李修紅
摘 ?要:生物是一門研究自然現象的學科,教師的生物教學活動應該以培養使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學科素養發展為主。但是在現階段,眾多教師更重視學生生物應試能力的發展,在課堂上更偏重于對學生進行生物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學生在生物課程中的接受能力。在生物課程新課標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如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成為每個生物課程教師所要重點考慮的教育問題。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新課改理念下,初中生物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開展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為初中生物教學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初中生物;開展策略
傳統的生物教學以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應試技能為基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會抑制學生對生物的興趣,還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阻礙學生的科學探究之路。學習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主觀行為,而不是在教師逼迫下的不得已而為之。那么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就要轉變理論為主的課程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改進授課形式,讓生物知識有趣起來。
一、設計課堂情境,調動學生興趣
生物課程內容源于自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關聯。想要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培養其學科素養的發展,讓學生主動去探索生物世界,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就可以采用情境創設法,使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課堂導入,或者是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和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場景。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明白學習生物的作用,還能在趣味化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發現生物知識的趣味性,從“要我學”的思想轉變為“我要學”的思想。在具體情境創設時,教師不僅要結合具體生物課程內容設置每堂課的目標,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授《血液和血型》時,我先為學生準備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化驗單,讓學生通過單據中的數據去思考血液都是由哪些成分組成的?不同的成分在血液中都發揮著什么作用?為了學生自己去從化驗單中去探索這些知識,我在化驗單中為學生標注了病人驗血的原因。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化身成醫生,通過表征去推斷血液中不同成分的作用,對病人的病情作出診斷。這種通過生活場景引入并展開教學的方式,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思路,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生物知識探索興趣,促進學生生物學科素養的發展。
二、開展分層教學,形成針對內容
在傳統教學中,為了施教方便,也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滿足應試教育下的高分要求,教師通常都會采用一套成型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全班學生。但是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都是存在差別的,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盲目地要求所有學生必須達到同一目標,能力較強的學生會因為所學知識太過簡單,能力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但是生物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難以達到教師的相關要求,所以逐漸喪失了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在新課改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教師應該對全班學生進行綜合評估,為學生合理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不僅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還需要制定不同的實驗探究過程,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并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教師要求的目標。
例如:在教授《植物種子的萌發》時,針對高水平的學生,我讓他們跳過課前預習,直接通過實驗的方式去探究種子發芽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對于水平一般的學生,我讓他們先復習對書中的知識有了基本了解后,再進行實驗探究;對于水平較差的學生,我除了要求他們進行課前預習,在實驗探究時,我還循循善誘,讓他們通過觀察身邊植物的生長過程去探究,種子需要什么環境才能發芽。這種立足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分層教學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還能讓學生在生物的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三、推動信息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生物雖然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學科,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能通過實驗的方式展現出來。初中生對于神秘的自然現象,充滿著好奇心,為了將學生的好奇心培養成科學探究精神,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因勢利導,立足于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這樣不僅能將課本中的生物知識形象化,培養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還能快速展現出動植物的生長周期,讓學生在簡單的課堂中明白深奧的生物知識,激發起他們對生物的探求欲。
例如:在教授《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時,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是長期的,如果讓學生通過課上實驗或者課外探究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將蝗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通過動態的方式還原了出來。學生觀看中,很容易就理解了昆蟲的不完全變態發育這個知識點,除此之外,動態的視頻還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我講述完完全變態發育的特征后,學生很快就聯想到了自己在《動物世界》中看到過的蝴蝶發育過程,積極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
結語
生物本身是一門充滿趣味的學科,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學習生物知識,但是傳統的課堂抑制了學生對生物的興趣,磨滅了學生對生物的探索欲。在新課改下,生物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只需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稍加引導即可重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主動探索生物世界。
參考文獻:
[1]游桂林.多元化視角下初中生物教學改革探究[J].考試周刊,2021(66):145-147.
[2]柳應喜.多元化視角下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研究[J].學周刊,2021(1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