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首春
摘要:目的:對在內分泌科的護理中,對患者實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加以研究,并對其使用價值加以分析。方法:從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我院實施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中,篩選出一百例病人來作為研究對象,并把這些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每組各五十例。對對照組的病人我們實施常規護理,對觀察組的病人,我們對其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對他們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干預。然后,對兩種護理方式的效果進行觀察與比較。結果:在進行護理之前,兩組患者在血糖水平方面的水平大致相當,不具備明顯的差異性(P>0.05);但是在經過護理之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人在對血糖水平調節的成效上要好不少,且病人的總服藥依從度和病人對護理要求的滿足程度都要相對較高,而并發癥出現的概率也要小很多(P<0.05)。結論:在對內分泌科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對其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顯著,它通過增加患者對疾病及其相關知識的掌握,從而增強其對病情的了解程度,從而能夠幫助他們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使得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從而可以提高對病人的用藥依從性,從而提高了病人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使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很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并發癥出現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身體盡快恢復。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對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運用加以大力推廣和普及,以期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教育;內分泌科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均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改變,這將導致中國糖尿病的發生率日益增加,給人類造成很大的影響。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其難度比較大,目前尚不能做到完全治愈,需要患者依靠長期服藥來控制病情。但是很多患者卻因為杜該疾病了解不足并沒有對其有足夠的重視,用藥依從性較差,有沒有對飲食和運動等方面有很好的控制,因此對病情的控制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此,我們嘗試將糖尿病健康教育應用于內分泌科的護理之中。
1 資料與方法分析
1.1 臨床基礎資料分析
于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我院實施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中,共篩選出了一百例病人來作為研究對象,并把這兩組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五十例。兩組病人均是已進行過臨床治療并診斷的糖尿病,且無影響調研結果的其他相關疾病。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構成以及患者的其他臨床基礎資料大致相當,不具有明顯差異(P>0.05)。
1.2臨床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1)經血糖測定及各項檢查確診為糖尿病者;
(2)無其他重大疾病者;
(3)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者。
排除標準:
有精神病,無法與其進行正常溝通者。
1.3護理方法
1.3.1對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對對照組病人的基本護理。主要包括對病人實施的藥物護理干預、環境護理、營養護理和疾病監控護理等。
1.3.2對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之上增加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預
對觀察組的患者,我們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之上,還對其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
1.3.2.1成立專門的健康教育護理小組
為提高教育護理人員的專業性,我們要選擇比較專門的教育護理人員,組建專業的衛生教育護理小組。對小組內的護理成員,我們要有目的地針對保健教育方面來進行更加專門的訓練,從而使其能夠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服務素養與培訓技能,然后由他們來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1.3.2.2對患者實施全方位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護理
(1)通過給病人進行關于血糖知識的相關講座來提高患者對病情的了解程度,對糖尿病的發病誘因、血糖監測以及飲食和運動調理等進行深入的講解,這一過程也可以邀請患者的家屬來一同參加;
(2)通過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的方式來增加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將糖尿病的預防、治療以及日常護理方式等內容,都展現在小冊子之上,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便于患者對內容的理解,從而使患者能夠更積極地配合疾病的治療;
(3)利用現代化的資訊網絡平臺來開展有關信息的傳播,比如微信公眾號、論壇等等,這樣一方面能夠定期地將知識分享給患者,另一方面也為患者提供了互相交流病情與分享經驗的平臺。
1.4觀察測評指標
病人對與血糖疾病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病人的藥物依從性、對血糖水平的調控效果以及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等。
1.5統計學處理
對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利用SPSS18.0軟件來進行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進行護理之前,兩組患者在血糖水平方面的水平大致相當,不具備明顯的差異性(P>0.05);但是在經過護理之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人在對血糖水平調節的成效上要好不少,且病人的總服藥依從度和病人對護理要求的滿足程度都要相對較高,而并發癥出現的概率也要小很多(P<0.05)。
3 討論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等都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這將導致中國糖尿病的發生率日益增加,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危害。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就是:患者機體的胰島分泌功能發生了障礙,從而致使患者在體內蛋白質、脂肪或者糖的含量升高的時候,無法分泌相應的胰島素來使各種物質進行代謝,進行使得機體內的血糖過高。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癥狀是“三多一少”,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但是體重卻逐漸下降。糖尿病現在已經成為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我國居民疾病十大死亡因素當中排名比較靠前,因此我們應當對其防治工作高度重視。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其難度比較大,目前尚不能做到完全治愈,需要患者依靠長期服藥來控制病情。但是很多患者卻因為杜該疾病了解不足并沒有對其有足夠的重視,用藥依從性較差,有沒有對飲食和運動等方面有很好的控制,因此對病情的控制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在臨床上,糖尿病的病發率出現的幾率也比較高,這都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與身體的恢復。因此,我們正在嘗試著把糖尿病健康教育運用到內分泌科的護理之中,加強對患者進行疾病管理相關知識的科普教育,讓患者對病情的認知度逐漸增加,對血糖含量、飲食狀況以及運動習慣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以此協助其形成更完善的生活習慣,從而增強用藥依從性,減少并發癥。本文就對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使用功效和實用價值展開了研討。通過研究發現,在對內分泌科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通過對其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成效顯著,通過提高病人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從而能夠幫助他們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可以改善病人的用藥依從性,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使治療效果更加明顯,很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并發癥出現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身體盡快恢復。因此,我們應當對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運用加以大力推廣和普及,以期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1]于汶津.健康教育干預在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8):110-112.
[2]李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4):2561-2563.
[3]盧亞琳.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08):8+7.
[4]司艷波.全程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在內分泌科糖尿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5):122-123.
[5]沈梅芳,陳志朋,黃桂珍.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名醫,2020(12):159-160.
[6]韋春葵.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18):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