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曉芳


新時代的思政工作,面臨新的環(huán)境和特點。為傳承邵逸夫捐資建校的善舉,2017年我校提出“尚善教育”辦學主張以來,逸夫小學著力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科學構建了“1+4X”尚善德育工作體系,“1”為目標,“4”為內容、路徑、推進、評價四大板塊,“4X”指每個內容板塊采用多種形式的創(chuàng)新實施策略。
一、德育工作目標
學校德育工作目標:“完善自己 行善他人 善行天下”通過“三心 四講 八能”來達成。
1.三心:“心胸寬廣、樂觀豁達”的進取心;有“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責任心,“認知性實踐、社會性實踐、倫理性實踐”和諧心。
2.四講:“對己講儀表、對人講禮貌;回家講孝道、社會講公德”
3.八能:“守責、明理、善思、勤學、能動、合作、耐勞、創(chuàng)新”
二、德育工作內容
1.家國情懷教育系列;2.習慣養(yǎng)成教育系列;3.誠實守信教育系列
4.傳統(tǒng)文化教育系列;5.尚勞篤行教育系列;6.善學勵志教育系列
7.環(huán)境保護教育系列;8.珍愛生命教育系列
三、實施途徑
1.理念文化引領人
“尚善教育”的意蘊
“尚善教育”的意思是用尚善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人尚善品質的教育。也就是通過“尚善”的教育,讓每個人的道德、身心、情感和智慧像水的品性一樣至善盡美,成為有善心、愛行善、更完美的人。
2.環(huán)境文化熏陶人
物化”尚善“理念,重構校園空間。理念是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tài),只有以環(huán)境、物品等為載體將理念物化,才能讓其以具體鮮明的形象被師生銘記。學校將“尚善”辦學理念、校標、校風、教風和學風分別鐫刻在逸夫樓正面醒目位置上,讓全校師生把“尚善”理念印在頭腦里,落實在行動上。學校以“綠色校園、尚善樂園、溫馨學園”為著眼點,精心布置校園靜態(tài)環(huán)境,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
3.管理文化感化人
1、制度管理
在制定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實施“六化”管理:行政管理精化、教學管理常態(tài)化、隊伍管理人性化、學生管理精細化、后勤管理優(yōu)化、文化建設系統(tǒng)化。實行“學校班子巡查制”“隨堂聽課制”,改變坐班式管理為走動式管理、變被管理者為管理者,變教育者為教育者;變“換位思考”為“改位實踐”;變“以校長為核心”為“以學生為核心”等管理模式,努力抓好學校內部管理。
2、文化引領
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彰顯人文關懷,行政后勤人員當好“四員”“五度”“六心”教師,“四員”即要求校級班子、中層干部做教師的管理員引領員、協(xié)調員、服務員;激勵人人爭當“五度”“六心”教師,“五度”即要求教師有氣度、有深度、有溫度、有風度、有高度,“六心”即要求教師有責任心、有愛心、有細心、有寬容心、有自信心、有耐心。
4.德育課程培植人
學校德育處堅持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對標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不同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課程,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建立起“五維三自”德育課程體系。
“五維三自”課程以“尚善教育”為課程理念,以“完善自己 善行天下”為學生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知、自律、自主”的三級層次的認知性課程和活動性課程。課程內容從一個中心,三個層面,五個維度,八大素養(yǎng),二十四種品質,百種特色項目,培養(yǎng)千名優(yōu)秀學生進行建構。具體內容為:
5.活動文化塑造人
開展“尚善八月”德育實踐活動。
我校將活動育人、實踐育人有機結合,通過節(jié)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活動、校園節(jié)(會)活動、團(隊)活動等扎實開展“尚善八月”德育實踐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全面發(fā)展。以爭“八善”(善品、善禮、善學、善行、善美、善體、善創(chuàng)、善孝)為抓手,確立“一月一主題”以時間為序,以主題為引,以活動為基,對學生尚善品質進行培養(yǎng),并做到有計劃總結,有過程資料,有成果展示。
6.心健教育感化人
小學生身心正處在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yè)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或問題。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我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尚善教育理念里,貫徹在尚善教育的全過程,積極構建符合我校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7.“三位一體”成就人
逸夫小學深化家庭教育改革,以學校教育帶動家庭教育,對孩子實現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的初衷。
一、政善治,“三位一體”正其心誠其意
家長學校的活力來自嚴謹的管理機制,我們通過完善“三落實”(制度落實、時間落實、師資落實),有效保障家長學校工作開展。近年來圍繞石宣教授編寫的《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系列書籍的讀書活動。近五年來有三萬多人次參加學習,舉辦家教大型專題講座30余場次,讀書沙龍80多期。
二、事善能,陶冶情操潤物細無聲
通過每周“一法”、每月“一篇”、 每期“一課”的專題教研活動,教師學習家庭教育理論,提高業(yè)務水平。
三、動善時,合力育人隨風潛入夜
家長從事不同的職業(yè),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特長、職業(yè)優(yōu)勢,合理加以運用,就能使其成為我們最佳的教育教學資源。我校還有一項舉措得到家長們的支持,社會認可,市交警大隊極力推廣的“五位一體”護學模式,由護學隊員+學校保安+教師+小交警+家長組成。現已全面輻射開,每個班級輪流值崗,筑牢校園周邊安全防線,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四、支持保障
1.行政主導、專業(yè)指導——雙向互動
2.科研引領、人才培養(yǎng)——多元保障
3.保障支撐、技術支持——同步推進
4.多方聯(lián)動、合力育人——互促善行
五、德育評價
1.評價原則
(1)方向性+針對性。評價要與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要求相一致,與尚善德育的目標、內容、途徑體系相銜接,與學生道德發(fā)展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相適應。
(2)定量評價+定性評價。突出評價內容全面化和評價指標分層化。
(3)科學性+人文性。遵循學生身心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立足德育工作實際。
(4)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注重評價過程的調控與改進功能,突出檢查德育工作目標達成水平。
2.評價對象
評價對象包括教師和學生。
3.評價內容
(1)教師德育建設工作評價。制定了《尚善之師評價標準》。對教師有效德育工作實行等級評價。評價的四項一級指標,各項指標總分為200分,評價結果分為4個等級:優(yōu)秀等級,180—200分;良好等級,150—180分;合格等級,60—150分;不合格等級,60分以下。堅持一票否決原則。凡學年內查實有嚴重違反師德師風事件及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區(qū)、校,在當年德育工作評價考核中一票否決。
(2)學生德育發(fā)展狀況評價。
我校建立了“三心 四講 八能”為核心的尚善德育評價體系,把“三心四講八能”貫穿到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每一個領域。制定《每日:一星》《每月:一善》《學年 “尚善好少年”》三級評價,對孩子日常行為規(guī)范進行考核,鞏固尚善品質教育的成果。
通過“1+4x”德育工作體系的落實與踐行,實現我校“以善立身、以善做事、以善治學”,“教師成師,德能兼?zhèn)?學生成才,德才兼?zhèn)洹钡脑妇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