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下,對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經將文明禮儀教育提高到了國家教育的層面。從現階段我國高中生禮儀教育展開的實際情況來看,一部分學校的禮儀教育現狀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也嘗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高中學生禮儀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探索分析。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高中生;禮儀教育;途徑
在人們社會交往活動中,禮儀是重要的行為規范以及準則,同時也是社會道德規范中最為基本的組成部分,會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教養。對于禮儀教育來說,其主要是指根據社會交往活動中的禮儀規范來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受教育者進行影響。目前,禮儀教育已經成為了我國中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進一步加強文明禮儀的教育以及日常應用已經成為了提升中學生文明素養的關鍵,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中學生禮儀教育現狀分析
(一)大部分中學生對自身以及周圍同學的禮儀水平滿意度較低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來自不同地區的4所中學中的中學生進行了調查,其中有70.2%的學生認為自身禮儀水平較低,有待進一步提升;有82.6%的學生認為周圍的同學禮儀水平較低。從統計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現階段我國很大一部分中學生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對周圍人的禮儀水平滿意程度都很低。
(二)中學生的文明禮儀程度整體偏低
通過調查可以得知,有30%以上的中學生見到教師從來不打招呼;有20%以上的學生從不說“你好”、“對不起”之類的常用禮貌用語;有40%以上的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學習中經常會故意或者不自覺的說臟話。通過數據統計的情況可以看出,一部分中學生已經養成了不由自主的說臟話的習慣,這與教育方向偏重以及家庭教育缺失有直接關系,使得很多中學生的禮儀修養存在一些盲點,也正是因為這些盲點的存在使得部分中學生的文明禮儀程度較低,在很多中學生的身上很難見到標準的文明舉止以及優雅樸素的裝扮、迷人的風度。
(三)教師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影響程度偏弱
經過調查可以得知,有很大一部分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從來沒有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文明禮儀教育,總是忙于自己的教學或者科研事業。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的自身禮儀素質也并不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應用禮貌用語,并且很多教師往往不修邊幅,沒有實現為人師表,沒有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文明禮儀影響。正是因為上述種種原因的存在,使得中學禮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在學校的教學與環境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接觸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如果教師在文明禮儀方面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勢必會導致學生禮儀素質薄弱的情況出現。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中學生禮儀教育路徑探析
(一)對指導期進行嚴格規范
對于中學生禮儀規范教育來說,其是中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以及教師都應該充分意識到禮儀規范教育的重要性,要保證中學生可以“明禮”以及“達禮”。首先,明禮主要是指對學生的道德素養進行提升,從而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約束自己、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在做事情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利益,更加要考慮到自己的做法是否會對他人產生不利影響,從而使得學生形成寬容、厚德的內在品質;其次,達禮主要是指在明禮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具體的禮儀規范,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實現對這些禮儀規范的合理運用,使得學生可以更加清楚的將對別人的尊重以及友好表現出來,從而使得學生擁有優雅、得體的言行舉止,使得學生的文明禮儀更加規范,這樣也使得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得到培養以及提升。教師在對指導期進行嚴格規范的時候,應該注意對《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進行明確,以此來確定出初中生文明禮儀教育的主要內容,在對學生的文明習慣進行培養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對文明禮儀的意義有清晰具體的理解。應該將培養學生文明說話、文明辦事以及文明做人作為促進學生之間友好交往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對自身言行舉止的有效約束,并且使得學生的個人素養得到不斷完善以及提升。在對中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時候,應該對這一階段的教育目標進行明確,即讓學生有較為淵博的文明禮儀知識儲備,讓學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以及方法,提升學生合作、參與以及交往的能力,使得學生知道如何與人為善。同時,也應該注意培養起學生樂觀、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得學生可以形成對家庭以及對社會的責任觀。
此外,教師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學習過程進行規范化的指導。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禮儀教育非常重要,同時也是中學生入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體一年級的學生應該統一學習《中學生守則》以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對學生尊師重道的人文理念進行培養,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生活中遇到教師都應該主動打招呼,并且注意應用禮貌用語。在上課預備鈴響起之后,學生都應該盡快回到教室坐好,安靜的等待教師來上課。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候,學生應該嚴格遵守課堂紀律,不能交頭接耳、說閑話,更不能隨便打斷教師。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應該先舉手,回答問題的時候要起立。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以及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對學生今后的影響是長期性的。
(二)注重對教育方式的多樣期進行體現
對于中學生來說,禮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為了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進行培養,通過引導學生親身實踐的方式來使學生反復積累生活經驗以及德育經驗,從而使得學生的外在行為與內在行為達成統一,這樣也提升了學生自身的綜合品質。首先,學校方面應該專門開設禮儀課程,對學生進行滲透性的禮儀教育,這也是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的主要途徑。在對課程內容進行開發設定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深入發掘,并且要將自身較為客觀的情感狀態加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這種滲透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優良品行得到有效塑造,這樣也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取得了更加理想的效果,并且提升了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以及德育素養;其次,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榜樣作用。無論是任課教師還是班主任教師,勢必都會對學生的日常行為以及學習習慣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應該以身作則,對中學生現階段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點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往往好奇心較重,并且有較強的模仿意識,尤其是喜歡模仿成人的言行舉止,如果教師自身文明禮儀素質較差,勢必會對周圍的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出榜樣的作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內部組織“文明之星”評選活動,并且對評為“文明之星”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這樣也有效起到了鼓勵學生形成良好文明禮儀素質的作用,通過這種榜樣的力量來帶動學生產生集體榮譽感,可以使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得到有效激發,從而使得其自身文明禮儀素質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教師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謝謝”、“你好”等禮貌用語進行應用,當學生養成長期應用文明用語的習慣之后,便可以與同學以及教師之間進行更加和諧友好的交流,這也使得學生獲得了較為理想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
此外,教師還要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實踐禮儀活動,并且要保證活動的集體參與性,集體活動可以使班級的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使得禮儀教育得到有效加強。例如,在學校舉行藝術節、校園運動會以及班級文藝晚會的時候,學生良好的言行舉止可以使活動的氛圍更加理想,同時也使得活動的整體風貌得到了更好的體現。同時,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積極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可以在觀摩以及參與的過程中學習文明禮儀相關知識,這樣也使得教師的禮儀滲透教育效果更加理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對中小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應該注重對學生個人禮儀素質進行培養,禮儀教育已經成為了提升中小學生禮儀修養的關鍵。教師應該清晰意識到良好的禮儀修養可以使一個人的思想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中學校園應該專門開始文明禮儀課程,通過這種方式來將禮儀教育落實到每一個班級以及每一個學生中間,從而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言行舉止習慣,從而使得學生綜合禮儀素質得到提升。只有保證禮儀的培養以及教育具有持續性,才能使得中學生不會出現禮儀示范的情況,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中小學生的組織教育活動展開,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德育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鄧軍.淺談如何利用禮儀教育提高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J].現代職業教育,2018,20(6):207
[2]張正蓮.加強中職學生禮儀教育提高中職學生思想素質[J].科學咨詢,2013,1(3):6-8
[3]吳永生.建設德育兼職教師專業隊伍,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對初高中起始年級學生進行禮儀教育的實踐[J].考試周刊,2015,28(63):12-12,5
[4]魏曉娜.禮儀教育對提高中職旅游專業學生素質的作用及途徑[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8,11(1):117-117
[5]楊正本.試析高中禮儀教育的作用[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20,24(7):41
[6]曾佑惠.為生命書寫“文明”底色:禮儀教育的區域一體化探索[J].中小學管理,2018,27(9):50-51
[7]劉彥均.禮儀教育在職業高中開展的意義及未來發展前景[J].現代職業教育,2019,2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