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通
【摘要】童話文本具有滿足小學生理解能力的特點。將其合理應用于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分析童話文本的內涵和價值的基礎上,探討了童話文本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文本;策略
語文是小學的基礎學科,但小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因此,單純依靠課本的教學內容往往不能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而引入閱讀教學活動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積極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童話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合理優化學生的學習氛圍,提高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童話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能夠對學生成長進行科學引導,通常情況下,童話故事通常是以故事形式向學生傳達人生哲理,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具有較高的接受度。例如《云房子》的故事中講述了云朵和小鳥的故事,對其進行閱讀,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自然的奧妙,進而使其養成愛護自然、親近自然的良好習慣,強化學生人格修養。其次,能夠實現教師整體的進一步提升。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開展語文教學時,如果想要確保合理融入童話故事,需要科學編排教學內容,在此過程中,不僅需要確保童話內容能夠有效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同時還需要注意編排的形式和深度,確保學生對其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在此過程中,通過科學編排童話故事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而鍛煉教師專業技能,實現師生整體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童話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需要基于新課改要求,科學轉變教學觀念,合理優化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可以和學生之間進行更為有效的互動交流,使學生作用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進而保障學生更為高效地參與課堂學習,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更大的愉悅感和體驗感,保障學生對童話知識具有更高的興趣。例如在進行《烏鴉喝水》一課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進而使學生能夠更為高效地參與課堂學習。隨后教師還需要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引導學生共同交流,分析問題的答案。在結束討論之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播放相關動畫視頻。在此過程中,如果學生問題回答正確,則會產生一定的自豪感和喜悅感,進而使其對課堂學習具有更大的欲望;而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則受到好奇心的影響,學生會主動分析錯誤出現的原因,對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進而探尋正確答案。該種教學方式的合理應用,能夠使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完成教學任務。以此為基礎,不僅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大的成就感,同時還可以確保學生對童話學習具有更高的興趣,有效提升童話教學效果。
(二)正確選擇童話文本
通常情況下,童話具有較長的篇幅,但是在小學語文教材內,為了使其童話文本更好地適應教學需求,需要對童話原文進行修改。在此過程中,如果內容刪減較多,則會使童話原本的意義發生轉變,進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理解童話故事。基于此,在具體選擇童話文本時,需要確保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具體開展童話教學時,盡量不要改動童話的結構、任務塑造、句子和詞語,更不能使其主旨發生變化。其次,教師在具體進行教學活動時,還需要選擇比較精彩的段落,確保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童話學習。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教材文本進行有效擴充,確保能夠實現學生眼界的合理豐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分析學生具體狀況和心理需求,滿足學生課堂學習的各項需求,進而保障童話內容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生成長。例如,在具體開展丑小鴨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屎殼郎》,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擴充,實現學生良好品格的科學培養。童話故事的有效擴展,能夠使學生更為深刻地認識自我,進而實現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有效形成。
(三)構建教學情境
在小學階段具體開展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科學應用童話教學,進行童話教學情境的合理創設,確保學生能夠主動進入童話教學情境,對其相關知識和內容進行更為深刻的學習。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童話教學情境之后,可以和學生共同扮演童話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童話扮演活動的科學開展,能夠實現師生距離的有效縮短,進而合理優化師生關系,確保學生能夠更為高效地學習課堂知識,實現學生思想意識的合理豐富。與此同時,童話情境的合理創造,還可以為學生展示自我創造更大的平臺,進而實現學生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和表現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教師在具體創設教學情境時,還需要和教材內容有效結合,其進一步滿足現代教育需求。例如在進行《四個太陽》一課教學時,文章中分別講述四季的不同景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設置不同季節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基于此,不僅能夠對學生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進行更為科學的鍛煉,同時還可以確保學生更為高效地參與語文教學。
(四)改進教學方法
在具體開展童話教學時,教育人員需要科學應用聽、說、讀、寫四個環節。首先在聽說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講述童話故事,使其能夠進入童話世界,感受童話的魅力。其次,在讀寫環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根據課文進行或續寫,對其寫作能力進行科學鍛煉,確保學生具有更大的創造力。總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推行教學方式,進行合理優化,使傳統課堂得到有效突破,進而保障學生能夠進行更為深刻的思考。例如在進行《狼和小羊》一課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內容,然后組織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角色表演,通過角色表演,使學生對狼和羊具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繼而保障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童話意義,隨后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研讀本篇童話,感受文章中語言的藝術性和獨特魅力,進而確保學生能夠科學應用語言。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根據本篇課文進行續寫和仿寫,對其學習效果進行科學檢驗??茖W應用該種方式,能夠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其更為深刻地理解童話故事,確保教師能夠更為高效地開展后期教學。
三、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童話文本的積極引入,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成長起著多方面的作用。未來的教師需要合理選擇教材,豐富閱讀教學的發展形式,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手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郭倩.以讀為本返璞歸真——小學低段閱讀教學淺析[J].名師在線,2021,(01):57-58.
[2]朱兆彩.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童話故事的有效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