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穎
【摘要】雖然教學改革工作始終將減負作為改革方向,教材編寫者多次優化教材內容,教師反復調整課堂授課模式,但仍會聽到學生抱怨課后作業多、課堂聽不懂、英語學習難度太大等,可見我國的教育減負工作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許多地區的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著課堂灌輸量大,學生參與感不強,課后作業題量大、難度高,學生疲于應付作業等,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分析以上現象背后的原因在于課堂效率低,許多應該在課堂上消化吸收的知識被延伸至課下,導致學生雖然耗費了大量時間在學習和作業上,但英語成績卻始終無法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減負;課堂效率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可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也能緩解教師教學壓力。效率的提升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在逐步培養起班級“學困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一方面提升教學層次感,盡可能減少學生學習阻礙,另一方面則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知識點,爭取在當堂課消化鞏固,減輕課后的學習負擔,讓學生一步一腳印地提升英語綜合能力。本文闡述了減負背景下增強初中英語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緩解學生心理負擔
(一)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在與許多英語“學困生”交談后發現,因為他們對英語興趣度低,甚至有些學生害怕學習英語,導致了這部分學生在課堂表現不積極,覺得學習英語難度大、壓力重。為緩解學生的心理焦慮和壓力,教師應將興趣培養貫穿于課堂始終,并作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以寫作訓練為例,常見的訓練方法是教師先為學生分析寫作主題、寫作框架、羅列可能用到的詞語詞匯,學生完成兩輪寫作,一輪是學生自己寫作,二輪是學生根據教師意見修改。這種訓練模式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十分有效,但一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領悟性比較差,不容易跟上節奏,二輪修改訓練對其來說意義不大,相反自信心還會受到打擊。為改變這部分學生的心態,教師可以適當調整訓練的方式和步驟,讓基礎薄弱的學生有更多參與感,培養他們的英語自信和興趣。例如老師在一節英語寫作課中,將訓練分成了幾個環節:1.明確寫作主題本環節是教師為學生提供寫作題目或者主題,圍繞題目和主題探討可以寫作的內容。(設計意圖:明確后續討論和寫作方向)2.閱讀范文并交流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幾篇課下找好的優秀范文,讓學生先自主閱讀這些文章,找出里面的好詞好句,或者好的構思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交流環節中,教師有意識地點名基礎較弱的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一起分析語句精彩之處。(設計意圖:幫助基礎薄弱學生學習寫作技巧、方法,以表揚和肯定方式鼓勵這些學生說出自己想法)3.寫作訓練在批改基礎較差學生作文時,教師多標明一些較好的語句或者單詞,指出一些明顯性的錯誤,整體以鼓勵肯定為主。(批改目的一方面在于指出學生錯誤,另一方面更是為了樹立學生自信,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進而開始對英語感興趣)經過以上幾個環節,班級中原先對寫作提不起興趣的學生并沒有再感覺到寫作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逐漸地他們感覺到原來自己身上也有閃光點,進而更愿意去表現自己,這才是教學意義所在。
(二)減輕課堂內容教學壓力,注重英語思維培養
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培養思維。所謂英語思維,是指具備一定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運用英語的語言方式進行思考和分析問題,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較多運用應試教育模式,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將課堂教學時間塞得滿滿當當,既不考慮學生的知識吸收和消化能力,也沒有給學生留下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因此,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從根本上來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初中英語教師應該要轉變“高壓”教學模式,減輕英語課堂師生的教學與學習壓力,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討論的空間,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形成。
(三)減輕課后作業壓力,注重英語素質養成
課后作業的作用不僅會幫助學生鞏固深化課堂所學知識,還會要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后作業布置這一環節,往往都是讓學生做書本上或者練習冊上的題目,熟記本課的生詞,課后作業卻沒有涉及到課堂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這樣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往往只停留在紙面成績上,其能力就沒有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新一輪的初中英語基礎課程教育改革指出,我們不僅要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更要科學合理地布置課后作業,減少作業的量,提升作業的質,增強學生的課后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四)重視英語基礎能力培養,創新英語教學方法
英語基礎能力,是指英語的四大能力要求,即聽說讀寫。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為了追求升學率,往往采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即中考要求哪些能力,課堂教學就專門教授哪些知識,沒有將英語作為一門通用語言來進行英語基礎能力的培養,最后學生在聽和寫這兩方面的能力顯得較強,在說和讀兩方面的能力存在巨大的缺陷。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減輕學生的聽和寫兩方面的學習壓力,適當將聽和寫的教學時間分散到說和讀上,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學習難度大,成績遲遲無法提升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壓力。在高壓力之下教師會加大授課頻率、授課量,而這些都會給學生帶來學習障礙,進一步增大了學生的負擔,最終形成了英語教學的惡性循環。突破這種現象的有效途徑則是提升教學的效率,從改變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目標著手,增加對班級英語“學困生”的關注度,逐漸縮小班級內部差距,才是為學生減負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陳東品.初中英語教學中生活化教學資源的運用分析[J].人文之友,2019,000(002):120.
[2]郭舒宏.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J].科教文匯,2014,000(03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