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蘭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鑒于小學生這一群體年齡小、自控力相對弱、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等特性,在教學中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英語學科的自身特點也要求學生對該學科抱有充分的興趣與積極性。有心理學研究表示,英語學習興趣低下與各項英語活動,如聽、說、讀、寫、綜合運用均呈現顯著的負值相關。
【關鍵詞】小學英語;興趣教學法;培養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英語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習英語知識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更能夠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因此,有效的英語授課方式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興趣教學法是指在小學英語授課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采取有效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將根據自身多年的教育經驗,分享一些自己的觀點。
一、明確課堂目標,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發揮引導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有用的英語知識。為了落實這一理念,教師要明確課堂的授課目標,把學生作是發展的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究與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生積極性,進而實現課堂效率的最大化。例如,在學習“What do you want to eat?”一節內容的時候,課堂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want、eat、drink等單詞,熟練運用“What do you want to eat/drink?”句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首先,我通過回顧舊知的方式引入教學:“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了解了在美國快餐店點餐的全過程,你們還有印象嗎?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怎樣運用英語在中國的快餐店點餐,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接著我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跟讀,畫出重點句式,思考本課說的是什么內容。學生思考后我進行提問,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判斷學生的自學效果,然后我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單詞句式,并通過師生互動地方式來運用文章的重點單詞句式。最后我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如:“T:What do you want to eat?S:I want a hamburger,please.”,由此幫助學生深化本節課所學。這樣,我通過合理設置課堂目標,讓學生圍繞目標展開學習,有效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內容。
二、創設相關情景,調動學生興趣
對于任何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引導者,只有學生對英語知識產生興趣,才會主動投入進去,獲得更好的發展。情景教學指在日常授課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與之相匹配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獲得更好的理解。所以,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體驗,在日常授課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走進英語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與體驗。例如,在學習“When are we going to eat?”一節內容時,課堂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習文中的詞匯,鞏固be going to句型,尤其是對特殊疑問句的使用。首先,我通過帶領學生演唱上個模塊學習過的歌曲將學生帶入情景,進行熱身。接著我讓學生觀察教材的圖片,回答相關問題:“When do you usually getup?What is he going to do?”學生積極回答,由此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句型。然后我讓學生跟錄音讀教材,模仿語音語調,認識相關詞匯,并熟悉“be going to do”句型和天氣的描述方式,同時帶領學生勾畫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在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一定了解掌握后,我讓學生自由結組進行情景表演,進一步理解文中的片段。最后我帶領學生在情景表演中學習使用“When are we going to do...?”句型,試著用這個句型來詢問和回答時間,同時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這樣,我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課堂中,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相關句型與知識。
三、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氛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具有圖片、聲音、視頻、文字一體化的功能,對于豐富課堂內容、營造良好氛圍具有積極效果。所以,在日常英語授課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搜集相關資料,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課堂中,學習有用的英語知識。例如,在學習“The sun is shining”一節內容的時候,課堂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學習“be+動詞ing”的形式,并學會用相關句型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課前我進行了精心備課,并制作了相關課件。首先,我通過播放一些表現進行時的圖片導入教學(如下雨、下雪等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圖片的內容是什么,應該如何用英語表達,由此我引出“be+動詞ing”形式。用英語描述完圖片內容后,我通過多媒體進行匯總,讓學生觀察思考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由此總結出“be+動詞ing”的表達形式。接著我引入課文,帶領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學生基本了解后,我通過多媒體出示練習題,讓學生簡單描述,由此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最后我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獲。這樣,我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本節課所學內容。
綜上所述,英語是小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科目,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養培養具有積極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與發展,小學英語授課方式在不斷完善。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前小學英語老師一直探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娟娟.新時期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C].2019:353.
[2]彭佳麗.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C].2019:9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