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容
【摘要】本文從挖掘教材與生活當中的聯系,創立生活化教學內容、充分的拓展課外資源,豐富生活化教學內容、合理的布置生活作業,提高生活化教學內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讓小學生感受到英語就在他們身邊、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促進課堂氣氛、通過合作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幾個方面展開討論,并提出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了解事物的初期,幾乎沒有生活經驗。教師應采取更多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并根據生活的場景和內容進行教學。因此,筆者將對探究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相關分析。
一、英語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現狀
(一)缺乏實踐活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語言學習和應用的沃土,沒有生活場景的英語練習活動注定會很無聊。當學生參加這些活動時,他們不會感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只有通過活躍小學英語教學,學生才能在活動中實踐學習,創新實踐,提高實踐學習能力。這不僅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需要。
(二)教師遵循傳統的英語教育理念,缺乏創新
實現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有明確的方向和方法,但這種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傳統,不適合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要深刻理解小學英語的重要性,并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敢于創新教學觀念,從而進一步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
二、探究小學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合理創建英語教學活動方案
教學活動的良好開端通常會影響整個教學活動。為了解決該問題,教師需要優化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引起小學生的注意。通過適當,真實的場景介紹,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互動,使學生可以自然參與,師生之間沒有心理障礙,心理壓力相對較小。在情境介紹過程中,教師應合理選擇策略。
例如,教學“ What would you like?”的句型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真實的相遇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并創造一個和諧宜人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師生互動,并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
(二)通過師生溝通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與學生進行英語對話,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聽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組合眼睛,耳朵,嘴巴和手,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英語課程Where is my car?教學時,課程內容完成后,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向學生顯示地圖,標記確切的位置,并向學生提問。我的車在哪里?然后讓學生用英語描述路線,以便學生將他們學到的東西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注意知識的傳播,而且要注意學生的口頭表達和運用能力。教師應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乏味的課程內容以輕松活潑的方式教學學生,使學生可以鞏固溝通中的詞匯,激發他們對學習和應用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三)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營造課堂氛圍
英語教學與語言環境密不可分,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英語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教師會影響學生,教師會在言行,態度和水平方面影響學生。例如,教師對英語的熱愛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英語。教師營造生動的英語課堂氛圍,以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以教學的第三單元為例。只有精心準備課程,教師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收集一些優秀的教學計劃,認真研究和制訂計劃,并牢記適合生活課堂教學的想法和聯系。在故事時間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的主要句型是“Where did you go?”讓學生們練習一些有關日常活動的單詞和短語。這樣,學生可以輕松理解課文并掌握本課的主要語言點。
(四)通過角色扮演模擬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通過角色扮演來創造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模擬生活,從而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年齡特點,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使小學生能夠在高度逼真的生活場景中進行英語交流,從而鍛煉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學習“shopping”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高度還原的模擬購物情況,讓學生分別扮演消費者和賣方的角色,然后使用英語對話來購買和出售某些商品。這樣既激發了小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他們的英語練習能力,有利于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類似于成語卡的游戲來檢查學生對單詞和詞匯儲備的掌握程度。當然,還應該建立一些獎懲制度,對成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并對成績差的學生可以進行處罰。小學生具有很強的競爭意識,激發他們下課后學習單詞的精神,使他們能夠在游戲中學習新單詞并增加詞匯量。
(五)與時俱進,不斷改變教學模式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傳統的教學觀念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并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而實行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分析具體情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方法,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例如,當教師講解相關語法知識時,這部分知識很枯燥,學生不容易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相關的動畫或小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又例如,在教授學生英語口語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課外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提高口語能力;再比如,當學生閱讀英語時,他們可以運用一定的情境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閱讀的一般內容。建議并希望教師們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
三、結論
簡而言之,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以前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理解和生活經驗積極開展基于生活化的教學,建立面向生活化的語言教學情境模型。教師進行語言交流與合作,在實踐活動中輕松學習英語,掌握英語,從而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玉琢.談談小學英語課堂的情境化生活化教學[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A),2014(4):206.
[2]黃蓉.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初探[J].新智慧,2018(23):79.
[3]謝芳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14):29.
[4]史慧娟.新課改下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