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
行政事業單位是履行國家政策法規、執行政府行政管理機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窗口。但是,其職能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發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為其提供保障,而且科學有效的會計監督可以使行政事業單位呈現更高的管理水平和發展速度。為此,有必要針對這項工作中的現存問題及其解決措施進行系統化的研究,促進會計監督工作質量全面提升的同時,推動行政事業單位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目前,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的實質性內涵和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會暴露出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始終秉持著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工作態度,沒有對會計監督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各項工作流于表面形式,會計監督部門形同虛設。在這種情況下,各部門人員一旦受到外界不利環境的催化,難免會為了保全自身利益,而更加無視會計監督部門的存在,進而引發一些矛盾與爭執。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其次,在日常工作當中,由于單位領導及各級管理人員對會計監督工作缺少重視,致使各部門管理松散,很多工作人員養成不作為、混日子、蒙混過關等不良作風,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有些財務人員還試圖鉆規章制度上的空子,無視國家的政策法規,故意為上級領導的違規違法行為打掩護,這樣不僅將自己置于違法犯罪的境地當中,更使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受到損失;此外,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對會計監督的職能作用缺少認知,導致會計監督方法長期得不到更新換代,相關工作人員面對種類繁雜的會計監督類目,顯得非常吃力。由于工作難度和工作量都比較大,時常出現人為失誤,導致會計監督工作質量與效果十分低下,而最終受到不利影響的卻是整個行政事業單位。
從理論層面上看,會計監督應當是行政事業單位當中一個獨立運行的部門,而且在日常工作當中,需要肩負起對單位資金使用進行全程監管的重要職責。但事實上,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因為存在某種私心,只是在表面上迎合國家的策略要求,臨時從各部門抽調一些人員,組建起一個并沒有實權的會計監督部門。而且最終安排的部門負責人,要么由其他部門負責人同時兼任,要么通過非民主形式直接空降。總之,極有可能不具備會計監督管理能力,更談不上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在這種情況下的會計監督工作,顯然缺少必要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很多工作不僅需要層層上報,還要等待領導逐級審批,不僅嚴重拖慢了工作效率,還導致會計監督工作重心和執行標準嚴重偏離主航道,而會計監督的有效性與真實性自然難以得到保障;另外,同樣因為會計監督人員沒有實權,在實際工作中難免到處碰壁,還有些會監督人員由于缺少職業道德,在得到一些好處之后,就會對自身權責范圍之內的違規操作采用縱容或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最終導致會計監督工作名存實亡,更給行政事業單位的未來發展埋下巨大隱患。
要想讓會計監督在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管理與未來發展中發揮出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必須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為其提供保障與支撐,從而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監管工作。但事實上,有些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在解讀國家政策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進而沒有認識到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建立會計監督管理制度時,并沒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導致各項制度條款不具可操作性,無法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管理效力,致使最終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具體地說,會計監督制度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各崗位人員權責不明確、工作分工不合理、各部門協調性差這幾個方面。例如在工作分工不合理的情況下,會導致部分難度大、環節多的會計監督工作無人去做,而一些簡單的機械性工作又存在重復勞動現象,最終導致會計監督工作流于表面形式,由此造成工作失職現象頻發;同時,由于權責不夠明確,即便發現某一位會計監督人員存在失職或者違規操作現象,也無法依據管理制度對其進行懲處,外加工作范疇本身就比較模糊,給失職人員推卸責任提供了很多借口與說辭,最終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缺少一個良好的財務環境;最后,由于各部門之間協調性較差,導致部分工作人員即便想配合會計監督工作,又不知該如何去做,還有一部分人員直接無視會計監督工作,使得整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成效越來越差,非常不利于本單位的長遠發展。
會計監督本身是一項對從業人員專業水平、職業素養、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工作。也就是說,凡是在行政事業單位當中從事會計監督工作的人員,不僅要通過精挑細選才能脫穎而出,還要為其提供高質量的業務培訓,方可確保其個人能力能夠充分滿足工作需要。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首先,在引進人才時,缺少一個科學合理的選拔標準與準入機制,導致一些業務能力不過關的人員充斥到會計監督隊伍當中,從源頭了降低了人才質量;其次,由于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對會計監督工作不夠重視,憑借自己主觀判斷從其他部門抽調一些人員接管會計監督工作,而這些人員可能從來沒有從事過此項工作,更談不上深厚的專業知識基礎和工作經驗,導致會計監督工作難以得到有效開展;最后,面對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工作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卻沒有給會計監督人員提供接受業務培訓、提高其職業素養的機會,導致現有的會計監督人員不論在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專業技能還是工作經驗等方面,都無法做到與時俱進。最終導致會計監督工作缺乏先進性、時效性與有效性,不僅阻礙了這項工作職能作用的發揮,更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發展。

首先,從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開始,就要從根本上加強對會計監督職能作用與核心內涵的整體認知,同時結合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及指導方針對會計監督部門給予重新定位,使其在單位內部具有較強的權威性與震懾力,從而引導全體工作人員對會計監督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全力配合相關人員開展各項工作,從而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構建起一個和諧健康的工作環境;其次,單位領導要樹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在新的歷史時期,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要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盡快更新自身思想觀念、工作作風以及工作方法,在大家心目中樹一個良好的領導形象。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真正意義上的帶頭作用,帶領大家共同學習會計監督知識,了解這項工作的重要價值,使員工的思想境界得到全面提升,在優質高效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全力配合會計監督部門完成各項工作,從而在單位內部建立起各部門、各崗位協同配合的會計監督機制;再者,單位領導要加強責任意識。作為一名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者,要在責任意識的驅使下,不斷學習和研究國家推行的與會計監督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指導方針。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再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及未來發展需求,研究如何對其進行有效落實。在這個過程當中,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可以采取民主策略,召集全體員工參與到單位發展決策環節當中,鼓勵大家為如何開展財務監督工作建言獻策,在發動群眾力量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大家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程度;最后,單位領導賦予會計監督部門管理權限。要想發揮出會計監督的作用,必須樹立起會計監督部門鮮明而又獨立的形象。例如對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進行權利分割,并且明確規定會計監督部門的職責權限,使其從以往的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事務性工作轉變成管理部門,在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管理及發展中發揮出強大的管理效能。
要想從充分發揮出會計監督的職能作用,必須確保會計監督部門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與權威性。首先,在規劃單位內部組織結構時,要將會計監督部門從財務部門當中獨立出去,使其成為一個獨立運行的管理部門;其次,明確會計監督人員崗位職責權限。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優先加大對單位領導的會計監督力度。這樣一方面可以顯示出會計監督的權威性,二來可以有效加強領導干部的自我監督與自我管理,從而引導全體人員加強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為這項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從根本上提高會計監督部門的管理職能;最后,將會計監督部門納入決策層面。對于會計監督工作而言,需要參與到行政事業單位運行管理的各個層面當中,所以不論其所處高度還是看待問題的角度,都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統領性。因此,為了確保單位各項決策的科學合理性,有必要將會計監督部門納入決策層當中,在參與整個決策過程的同時,為單位領導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行政事業單位在國家經濟建設和保障社會穩定發展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越是這樣,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越容易陷入“夜郎自大”“唯我獨尊”等思想誤區當中,而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財務問題。要想從根本上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必須由單位領導牽頭,由會計監督部門組織其他各部門人員共同參與,制訂出一套與本單位實際情況相契合的、大家統一認同的會計監督管理制度,將各項與會計監督相關的工作全部納入正確的軌道上來,主動接受并且配合會計監督管理,確保其規范化運行。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工作內容:首先,充分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訂必須與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只有這樣,全體人員才能明確自身的工作標準和行為規范,一旦發生問題,領導干部才能依據相關制度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從而顯示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與適用性,從根本上防止各類違規、違法行為的出現;其次,確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度一經確定,從上到下各級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制度條款執行各項工作。不論發生任何違規行為,即便是高層領導干部也不能網開一面。同樣的,對于那些在工作中作出了積極貢獻,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的工作人員,同樣要按照相關獎勵措施給予表彰和獎賞。只有做到有獎有罰,才能在全體人員心目中建立起紅線意識,知道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從而在日常工作中加強自我監督管理,從根源上減少錯誤問題的發生;再者,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在制訂會計監督制度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針對這項工作本身出臺相應的管理舉措,還要注意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促進員工加強自我管理,從根本上減少工作失誤,避免員工出現思想腐化的情況。基于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圍繞著會計監督工作推出崗位責任制、績效考核制度、獎勵機制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充分激發起全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使員工在一種良性競爭機制下,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實現自身思想境界和責任意識的全面提升;最后,不斷優化管理制度。在新時期,不論是行政事業單位還是會計監督工作,都會時常面臨著一些發展變化。為了確保會計監督制度的整體有效性,有必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對各項制度內容進行重新修訂,最大限度地減少制度漏洞,確保會計監督工作的有序開展。
雖然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很多工作都可以借助計算機系統和專業軟件來完成,但會計監督人員仍然是掌握各項工作的主要載體。因此,要想發揮出會計監督作用,必須采用有效措施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制訂一個相對較高的人才準入標準,人力資源部門在吸納人才時,要針對應聘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個人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進行全面考核。哪怕有一個方面不過關,也不能盲目錄用,從根本上保證人才隊伍的整體質量;其次,在單位內部選拔人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本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責任意識,單位領導可以從財務人員當中重點選拔一些工作表現突出者,將其納入會計監督人才隊伍當中,使其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個人價值,以便現有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再者,建立人才培訓機制。不論是新吸納的人才,還是老員工,都面臨著不同的業務培訓需求。對此,行政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部門要建立起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人才培訓機制。例如面向新員工開展入職培訓,幫助其了解單位內部文化,了解工作環境,使其更快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而對于老員工則要保證培訓工作的長期有效性與針對性,避免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不但要定期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使其掌握會計監督的新方法與新技能,例如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網絡技術,使其掌握新型會計監督專業軟件的操作方法,促進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還要面向現有人員傳遞黨和國家的各項新法規、新政策,促進會計監督人員思想觀念的更新,使其更加客觀實際地看待自身職業發展問題,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實現自身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在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加強會計監督是保障單位資金有效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更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基于對會計監督工作重要性的理解與認知,建立起完善的會計監督管理制度,賦予其工作獨立性與權威性,切實做好人才引進及培訓工作,全面提高會計監督工作的先進性、有效性和針對性,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全面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