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屏
語文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提高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語文技能,加強語文課的學習與其他學科的練習,深化對新知識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深入挖掘綜合性學習方法的優勢,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留出更多自由的學習時間,在實踐中展示自己的學習優勢,突出語文課程的魅力,讓學生受到濃厚的文學熏陶,推動學生更主動地完成語文課程的學習任務。
一、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履行自己作為引導者的職責,幫助學生在自己的興趣中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確保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保持足夠熱情。
比如,在學習初中語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課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制定學習計劃,更主動地完成這篇文言文的學習任務。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通讀課文,在讀的基礎上嘗試簡單地翻譯全文,圈畫出難以理解的字詞。接下來,教師要讓學生以同桌兩個人為單位完成工具書的查閱,更好地做好陌生字詞釋義的筆記。最后,在排除了理解的各種障礙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劃分這篇課文的段落,歸納概括每個段落的內容,并且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理清作者的寫作線索。針對其中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背誦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現自我的主陣地,確保教學活動的穩步推進。
二、引導學生根據學習內容適當調整學習方法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科學地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采取“自學—輔導”這一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方法,找準學習方向,有的放矢地完成課堂學習活動。
比如,初中語文《消息二則》一課,由于這節課程的學習內容與其他課程有著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學生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而調整學習方法,突出綜合性學習的優勢,更高效地完成這節課程的學習任務。在學習新聞這種新文體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也是初次接觸這類文體,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到新聞的特點以及新聞寫作的技巧。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兩則類似的新聞報道,讓學生在聽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明確這節課程學習的重難點。接下來,教師要深入地帶領學生分析這兩篇新聞報道,并為學生詳細地講解撰寫報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課堂講解結束之后,為了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仿寫新聞報道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根據這節課程的學習嘗試撰寫一篇新聞報道。在學生完成寫作練習之后,教師要讓學生交換修改寫作中的錯誤,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出新聞報道寫作中的不足之處。
三、幫助學生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有機結合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練習,找到學習的切入點,更好地突出綜合性教學的成效,讓學生愛上學習活動,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
比如,在學習初中語文《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探索更多的知識,在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中增加知識量。首先,教師在講解“蘇州園林”時要借助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更直觀地展示這一建筑物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勾畫出蘇州園林的特點和建造過程,找到作者的寫作技巧。文章寫出了蘇州園林建造的整個過程,其中也涉及傳統文化的融合,同時與地理學科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系。在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其中蘊含的其他知識,讓學生主動查閱資料,更準確地理解其中的知識點。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主體意識,主動根據教學內容調整學習方法,探究語文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找到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