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在當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各國經濟和語言之間逐漸交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漢語漸漸成為世界交流的一門重要語言,也是國家文化和地位的象征。為了更好地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漢語教師仍舊需要不斷加強對國際中文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實踐與質量,展現中華民族漢字語言的魅力。
關鍵字:國際中文;語言交際;能力;培養;方法
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下,漢語學習成為大部分國家學習的重要語言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環境中,國際中文語言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與創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國家中文語言交際能力的方法進行一番討論,希望能對廣大教師和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實現精細創新化漢語教學
隨著漢語學習的逐漸深入,不難看出國際間的中文語言培養與發展仍舊面臨一定的問題。在傳統的漢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國家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與指導,漢語課程教育教學理念與教育手段相對落后,漢語教學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不夠明確。為了有效解決這一教學弊端,教師在開展漢語課堂時,要注重將中華文化與漢語學習相結合,將學生作為漢語課堂學習的主體,以漢字文化和歷史為背景,增加漢語學習的樂趣,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的漢語課堂。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因材施教,創設積極有趣的漢字教學活動,創新漢語教學課堂內容,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在課堂中營造濃厚的漢字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發揮課堂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漢字學習和文化交流中,通過增加新的教學元素提升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
二、倡導教師行動研究突破對外漢語教師知識局限
為了實現高質量漢語教學,國家要不斷加強對漢語教師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漢語教學培訓制度,通過定期舉辦教學培訓活動增加漢語教師的專業度,打破傳統漢語教師的知識局限,培養復合型的師資人才力量。各個高校要不斷加強對漢語教學人才的培養,提升對漢語教學的重視程度,增進學生對漢語教學的興趣,吸引更多的本土教師加入到漢語教學中來。要提倡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創新和實踐,具備高度教育責任,建立過硬的語言本體知識,在教學中不斷滲透中華文化。
例如漢語教師在教授“祝你圣誕節快樂”這一部分的內容時,通過讓學生多讀多練發音之外,為了加深學生對漢語學習的印象,漢語教師在教完本課內容之后,可以為海外學生講解中國的春節文化,通過類比圣誕節,告訴學生關于春節包餃子、貼春聯、看春晚和守歲等關于中國傳統春節的相關習俗和文化,借鑒與眾不同、獨具一格的春節傳統,激發海外學生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進而從整體上促進海外學生對漢語的把握程度。
三、提高教師角色意識改變學生學習風格
在傳統漢語教學中,漢語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堂主體不明確,導致漢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拉低了漢語教學的學習效率。漢語教師在開展漢語課堂教學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身學習和發展的學習體系,確定自己的學習風格。教師要不斷調整自己單一的教學方式,增強自己作為中華民族人民的文化修養,掌握國際之間的開放思維,正確對待中國文化與國際文化的聯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漢語學習價值觀。
例如教師在教授“餐廳在哪兒”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創設情境,在真實情境中利用漢語交流和溝通,提升對漢語的把握度。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分角色飾演問路人與指路人,學生通過對實際應用能夠有效提升疑問句式的掌握,借助自身實踐提升對兒化音的認識與應用,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增加對漢語學習的利用率,有助于學生掌握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四、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彌補教學評價機制的缺失
完善的評價體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外驅動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轉變學生對待漢語學習的認知,師生之間互相溝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學評價機制的缺失,健全漢語學習的課堂教學環節,增進學生對漢語學習的整體把握程度。教師要杜絕將漢語學習考試和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標簽,要用統籌兼顧思想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的優缺點,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漢語學習,深刻了解漢語學習的實質和內涵。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我會說一點兒漢語”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漢語交流,通過對動詞謂語的掌握程度,對自己和身邊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評價中鞏固對該類謂語的學習程度,同時也能夠借助自評和他評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建立公正直觀的評價標準讓教師從多層次了解學生,增加對學生性格特點和學習方式的全面正確評價,成立適合學校發展的教學評價機制,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對漢語的學習興趣,增強漢語教學課程的課堂活躍度。
總而言之,漢語教學的發展,不僅承載著海外學生漢語學習的重任,更是中國文化和民族形象的象征與代表,打造高效的國際中文語言教學,有利于中國文化的滲透和漢語傳播,培養學生漢語應用能力與利用率,加大對漢語工作的推動力度,讓漢語學習推動人類歷程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調動國家力量,結合教育方針和目標,讓漢語學習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參考文獻:
[1] 李春寧, 崔美凌. 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簡析[J]. 2021(2013-6):140-142.
[2] 劉國萍. 基于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研究[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