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君
摘要: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環節的延伸,在以往的語文作業設計和布置中,家庭書面作業量較大,同質化比較嚴重,作業設計的形式相對單一,給小學生帶來了較大學習負擔。“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對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方式進行優化和改進,實現“減負提質”,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本文將對“雙減”背景下如何優化設計小學語文作業的策略加以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策略
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希望能夠通過增加作業量的方式,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強化和鞏固,進而造成語文作業布置量大,作業內容同質化嚴重等現象的出現,不僅給小學生帶來了較大的作業壓力,還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雙減背景下,以往的語文作業設計方式的優化和改進已經勢在必行。
一、加強雙減政策解讀,明確作業設計思路
2021年7月份,國家下發了關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培訓和校內作業壓力的相關通知,即“雙減”政策,意味著基礎教育將向“學校教育”方向回歸。同時,學校教育也需要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減負提質,改變以往作業設計方式,向著多樣化、彈性化方向轉變,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實現個性化學習、自主學習,讓學生自由、快樂的天性的到釋放。
二、主抓語文教學難點,豐富作業設計形式
(一)動手實踐題
雙減背景下,教師進行語文作業設計中需要充分抓住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靈活多樣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后時間對所學知識加以強化和記憶。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梳理,設計具有動手實踐效果的作業題。
例如:《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三點,其一,要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課文中的13個生字;其二,通過課文的細讀,了解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逐漸產生了哪些變化;第三,需要學生流利的閱讀課文;其中教學重點和難點在于“了解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形體上發生了哪些變化”。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難點,進行語文作業設計,比如:將“讀寫”課文中的13個生字作為隨堂作業,讓學生在課堂或自習課上完成;家庭作業設計中,主要針對教學目標的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展開,教師可以布置具有實踐性家庭作業,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課文,參考課文中的插圖,畫出“小蝌蚪”在遇到“鯉魚媽媽”、“烏龜”和“找到媽媽”時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樣的動手實踐類型的作業會讓小學生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們會自覺的對課文進行認真研讀,從教材中找到有關小蝌蚪形體變化的信息,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對課文加以回顧,利用畫描繪出自己對“小蝌蚪”成長過程的理解,從而達到家庭作業預期效果。
(二)游戲項目題
小學生天性喜歡游戲,教師可以將語文作業設計成游戲的方式,讓他們在游戲準備過程中自覺地對語文知識加以鞏固練習。
例如:教師在進行《我是什么》課文教學后,需要通過課后練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鞏固課文中所學的9個生字。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即將開展的“我來做,你來猜”的猜字游戲活動,需要每兩個學生為一組,其中一個同學根據卡片,結合生字的意義,利用肢體語言的方式進行描述,另一名學生根據同伴的描述,猜想卡片上是什么字,然后將這個字寫在黑板上,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寫完所有字用時最短,書寫最準確。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課后學習小組,由小組成員利用課外時間進行“游戲項目”的準備。學生對“游戲”的準備過程就是對生字進行強化記憶的過程,即將開展的游戲,其本質上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結果的檢測。
教師設計此類語文作業,突出了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主體性,學生可以自由規劃學習時間,選擇學習方式,學習過程更具目標性和趣味性。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
在以往的語文作業設計中,通常采用統一的設計標準,是一種“一刀切”式的作業設計。這樣的作業,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缺乏挑戰性;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他們又會將作業當成自己的負擔,影響到他們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采用作業分層設計的方式,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作業。
例如:教師在進行《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后作業設計中,可以將作業分成“基礎層”作業、“運用層”作業和“拓展層”作業三個不同層次。“基礎層”作業重在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練習和鞏固;“運用層”作業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拓展層”作業注重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能力。教師可以將不同層次的作業同時呈現出來,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能力進行判斷,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題。
這種分層式的語文作業設計,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相關題目,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而且,這種分層作業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挑戰精神”,在完成低層次作業后,會自發地對高層次作業發起沖擊,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提高語文作業的設計效果。
結束語:
雙減背景下,傳統的語文作業設計方式的弊端已經暴露出來。教師需要對雙減政策給予認真解讀,理清作業設計思路,豐富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形式,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實行作業分層設計,從而實現“減負提質”,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晏嵐. 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探索與應用分析[J]. 讀寫算:教研版, 2015, 000(019):140-140,149.
[2]張列榮. 如何優化設計小學語文作業的策略研究[J]. 神州, 2017(27):1.
基金項目:
蘇州市職教學會部省共建都市圈項目研究課題?基于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研究?Szzjlx2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