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鋼琴廣受人們青睞,鋼琴演奏者在表演過程中,通過肢體和表情將音樂中蘊含的情感表達出來,藝術效果顯著,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基于此,有必要培養鋼琴演奏者的音樂美學素養,進一步增強鋼琴表演效果。就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鋼琴表演與音樂美學素養之間的關系展開分析,具體探究培養鋼琴表演者音樂素養的有效路徑,進而提升表演者的演奏能力,展現鋼琴表演的藝術性。
關鍵詞:鋼琴表演;音樂美學素養;表演者;藝術性
鋼琴表演者自身的專業能力,直接關乎鋼琴曲目的表演效果。增強表演者自身的音樂美學素養,可強化表演者對鋼琴曲目的感悟能力,進而將曲目中所要傳遞的思想情感表演出來,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增強觀眾的視聽感受。因此,相關研究人員認為,有必要深入探究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作用,促使鋼琴表演者掌握音樂美學素養提升要點,進而不斷提升鋼琴表演者的水平。
一、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作用
(一)輔助鋼琴表演者詮釋鋼琴曲目
鋼琴曲目在創作過程中,飽含音樂家自身的情感。鋼琴表演者在演奏曲目過程中,需要深入解讀曲目內涵,了解音樂家的創作背景,進而加深對鋼琴曲目的理解,更好地通過鋼琴表演,將音樂中心思想傳遞給觀眾。因此,要求鋼琴表演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美學素養,并在此視域下,全面分析鋼琴曲目,明確定位曲目風格及表演節奏等,確保高質量地完成鋼琴曲目表演,增強觀眾的視聽體驗。
(二)促使鋼琴曲目與表演者情感的融合
鋼琴表演者在演奏曲目過程中,需要與作品充分融合,在情感上與作品產生連接,保證感情充沛地表演好音樂作品。這樣才能在陶冶觀眾情操的同時,提高觀眾對鋼琴曲目的欣賞能力,進而提升觀眾的音樂審美能力[1]。基于此,在情感和曲目融合層面,對鋼琴表演者音樂美學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三)幫助鋼琴表演者挖掘音樂作品的內涵
鋼琴表演者在曲目表演過程中融入較高的音樂美學素養,促進自身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能夠更好從音樂美學視角挖掘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促使鋼琴表演者準確表達出音樂情感,進而將鋼琴音樂作品升華到一定的高度,并通過自身彈奏技巧的融合,為觀眾帶來視聽盛宴。鋼琴曲目濃縮了故事情感,因此,鋼琴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的感悟和理解,適當融合肢體語言和表情,以更好地向觀眾傳遞內心的聲音,更好地展現出鋼琴表演者的音樂美學素養,為鋼琴音樂作品演奏夯實基礎。
二、鋼琴表演與音樂美學素養之間的關系
鋼琴表演作為音樂表演的代表性形式,需要鋼琴表演者基于音樂美學視角進行考量。擁有較高的音樂美學素養,是提升鋼琴表演效果的有效手段,能夠在鋼琴表演中起到輔助作用。鋼琴表演者在表演中,通過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融合自身的情感和理解,實現對鋼琴音樂作品的二次創作,忠實地傳達音樂內涵,整個表演過程對鋼琴表演者音樂美學素養要求較高。要求鋼琴表演者能夠準確地揭示鋼琴音樂作品的內涵,更好地塑造音樂形象,進而實現創作性演奏,有效將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融合起來,為觀眾帶來高質量的鋼琴表演。
三、培養鋼琴表演者音樂美學素養的有效路徑
(一)扎實表演者理論知識,促使知識融會貫通
音樂美學素養是提升鋼琴表演者演奏水平的關鍵,提高表演者音樂美學素養,可保證鋼琴表演的整體效果,充分展現出表演者的思想情感和藝術修養,將鋼琴音樂作品的風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因此,鋼琴表演者要積極學習音樂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確保在鋼琴表演中將理論靈活地轉化為實踐。鋼琴演奏的流派較多,鋼琴表演者表演風格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存在個性化差異,尤其在表現形式和技巧運用上風格迥異。為提升鋼琴表演整體水平,鋼琴表演者要系統性地進行學習,更好將理論知識融入鋼琴演奏中,實現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轉化,充分展現出鋼琴表演者自身的音樂美學素養[2]。同時,鋼琴表演者要積極學習優秀鋼琴家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表演經驗,逐步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表演風格,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演奏技能,實現對鋼琴音樂作品演奏要點的把控,實現情感與演奏技巧的融合。
同時,鋼琴表演者要提升自身對鋼琴音樂作品的分析,在充分扎實音樂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深入準確地體會音樂作品的內涵,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美學素養,更好地展現自身的職業素養。另外,鋼琴表演者可以借助互聯網載體,積極學習國內外優秀的鋼琴演奏表演,與時俱進,更新自身的表演理念,密切關注音樂的動態,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具有個人鮮明特色的鋼琴表演風格。
(二)積累豐富的鋼琴表演經驗
鋼琴表演者在演奏音樂曲目過程中,不斷對作品進行品讀和剖析,并融合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能夠在提升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在作品表演過程中進行創新,能夠基于音樂美學視角,將音樂作品內涵與自身的表演風格進行充分的融合,展現出良好的音樂美學素養,確保觀眾的視聽感受是美好的,是具有意境美的。因此,鋼琴表演者在日常學習、練習過程中,要善于學習和總結鋼琴家的演奏技巧,不斷提升自身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更加全面地詮釋鋼琴音樂作品。
(三)提高鋼琴表演者的文化藝術修養
鋼琴表演者通過不斷學習,能夠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增強見識,開闊眼界,有效提升自身文化藝術修養。為更好地實現鋼琴表演本土化目標,鋼琴表演者需要不斷學習多學科領域的知識,如歷史學科、哲學學科等,更好地了解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經歷。同時,鋼琴表演者要不斷提升自身對鋼琴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增強自身對音樂作品內涵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而準確地把握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技巧。融合自身主觀感受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感知能力,并展開豐富的聯想,將抽象化的音樂轉化為具體化的藝術表演形式,優化觀眾的視聽體驗,提高觀眾的審美能力[3]。另外,鋼琴表演者要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驗,掌握不同鋼琴音樂作品的演奏要點,切實提升自身的音樂美學素養。
(四)加強鋼琴表演者技巧訓練
要想充分發揮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鋼琴表演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加強對彈奏指法的訓練,有技巧地進行練習,確保在短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效果。鋼琴表演者要明確技巧訓練和指法訓練的最終目的,確保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不斷提高日常練習質量。部分鋼琴表演者通常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練習時間,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訓練,在訓練前,熟讀樂譜,不斷嘗試不同的演奏風格,并聆聽彈奏效果,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改正,必要時,請教專業的鋼琴老師進行指導,進而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難點問題,確保不斷提升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展現出良好的音樂美學素養。
鋼琴表演者在日常練習過程中,要靜心、用心練習,培養良好的演奏習慣,全面分析鋼琴曲目的不同曲式,把握曲目的主旋律,進而在實際表演過程中,更好地把握表演節奏和速度。同時,鋼琴表演者要明確曲目前后樂句之間的關系和銜接性,找出樂段的重點。另外,在日常練習過程中,鋼琴表演者要巧用無聲練習法,集中精神,也可嘗試做無聲的練習,找到肌肉運動的感覺,確保鋼琴音樂作品表演的流暢性,不斷提升訓練效率。尤其在指法訓練過程中,要結合鋼琴曲目具體的演奏差異,找出指法規律,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彈奏指法,保證日常訓練的有效性。在具體進行指法訓練過程中,鋼琴表演者要從實際出發,反復練習和嘗試不同的彈奏指法,創新設計出適合鋼琴曲目演奏的指法,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并在鋼琴表演中展現高品質的表演。
另外,鋼琴演奏者要規范踏板練習,在日常練習過程中,要正確運用踏板,確保能夠熟練運用踏板,不斷強化訓練效果,促使踏板與琴鍵之間完美配合,確保在基礎表演的基礎上,為觀眾展現花式的表演。踏板練習是提升鋼琴表演水平的關鍵要素之一,鋼琴表演者要清晰掌握踏板的作用,通過反復練習,加深記憶,不斷提升鋼琴表演整體水平,展現自身較高的音樂美學素養。
綜上所述,鋼琴表演融合了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情感,通過藝術表演形式的呈現,更好地向觀眾展現了內外情感的統一。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提升鋼琴表演整體水平,鋼琴表演者要不斷學習先進的表演理念和表演技巧,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充分掌握鋼琴表演要點,促使自身音樂美學素養的形成,進而為觀眾呈現完美的鋼琴表演。
參考文獻:
[1]陳晨.在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0(4):153-154.
[2]戴曉立.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作用[J].藝海,2020(7):44-45.
[3]高姝玥.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作用分析[J].戲劇之家,2020(10):56.
作者簡介:
尚艷,碩士,長治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鋼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