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奕豐
摘 要:作為鋼琴表演的終極目標,美學價值的實現依賴于鋼琴音樂表演實踐。鋼琴舞臺表演美學價值的實現必須堅持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技藝與表達相統一的原則,也要通過增強鋼琴節奏與節拍的協調性、豐富鋼琴演奏的音色、美化表演者的體態來提升鋼琴舞臺表演的藝術美感。
關鍵詞:鋼琴演奏;舞臺表演;美學價值
鋼琴舞臺表演作為音樂表演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集視覺呈現和聽覺傳達于一體,具有深厚的藝術審美價值。在漫長的鋼琴舞臺表演歷史發展過程中,無數鋼琴家為鋼琴藝術的發展奉獻了精力與智慧,鋼琴舞臺表演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價值。在鋼琴舞臺表演實踐的過程中,如何營造美的鋼琴舞臺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一、美學價值的概述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研究“價值”這一問題,往往是將涉及價值的主客體置于一個關系范疇內,在某一個關系范疇內,客體能夠滿足主體的需求時,那么客體便實現了價值。美國哲學家劉易斯將認為,當客體作為一種美的潛能與主體相結合時,產生的這種關系價值可以被稱為“美學價值”。從哲學視域下的價值論來看鋼琴舞臺表演,表演者與觀看者之間的滿足與被滿足的關系,表演者通過呈現鋼琴舞臺表演的方式滿足觀看者對鋼琴表演的欣賞需求,這樣便產生了鋼琴舞臺表演的美學價值。
音樂美學價值的實現往往需要依賴于人的情感體驗,人的情感需求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得到滿足,人的精神世界是愉悅的,那么音樂的美學價值便得以實現。《樂記》中有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音樂能夠表達人的情感,也能夠通過旋律來感染人的情感,情感之于音樂是必不可少的表演元素。從美學的本質屬性上看,音樂的美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能夠自由翱翔在藝術世界中,倘若音樂美被局限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空間,那么音樂的美學價值便無法得到真正的展現。美學的價值在于通過音樂的呈現讓觀眾感受到自由超脫的感覺,帶給觀眾一場精神的洗禮,能夠讓觀眾親身感受到音樂藝術的自由魅力[1]。探索鋼琴舞臺表演美學價值,也是為了能夠展現鋼琴舞臺表演獨特的美,引領觀眾感悟鋼琴藝術的超脫的魅力。
二、鋼琴舞臺表演美學價值的實現路徑
(一)遵循鋼琴舞臺表演的美學原則
1.主觀與客觀相統一
鋼琴舞臺表演屬于二次創作,二次創作就意味著鋼琴舞臺表演必須能夠協調原創者與表演者之間的關系,即要能夠兼顧主觀表演與客觀創作,既要尊重原創者的創作思想和主題思路,也要能夠展現出二次創作的新穎之處。首先,鋼琴舞臺表演者遵循客觀性的美學原則,也就是要求表演者能夠尊重原創者的作品,能夠依據作品的客觀內容進行二次改編和創新,需要能夠傳達出原創者的核心思想以及音樂作品的內核,不能夠憑空想象原創者的音樂美學思想,也不能憑空捏造不屬于作品本身的音樂情感。原創者作品的藝術風格、表現形式、音樂思想和美學價值等方面經歷了時間的洗禮和實踐的打磨,二次創作理應遵循原創者作品的客觀實在。倘若表演者脫離原創者作品的樂譜,那么這個表演就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無法扎根實踐,也無法真正展現音樂的美。不僅如此,表演者對于原創者的作品來說,其實也屬于旁觀者,表演者應該保持作為一個旁觀的姿態,用客觀的眼光去發現原創者作品的核心思想。這樣既能夠讓表演者剝離出舞臺表演的環境,更好地感悟原創者作品的魅力,也能夠讓表演者沉浸在原創作品營造的音樂世界中,從而啟發表演者進行二次創作。
其次,在遵循客觀性原則的基礎上,鋼琴舞臺表演也要發揮表演者的主觀能動性。鋼琴舞臺表演是通過藝術表演的形式,向觀眾傳達作品的思想和內涵。只有在表演者與觀眾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觀眾才能真正地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思想價值。這就需要在鋼琴舞臺表演中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表演者個人創作的熱情,將表演者個人的理解與原創者作品的思想結合起來,從而優化鋼琴舞臺表演。正如蘇聯音樂家謝羅夫所認為的,正確地理解音響語言的書寫記號不等于是真正的表演,必須發展自己理解音樂語言的含義的藝術。
2.感性與理性相適應
鋼琴舞臺表演作為感性與理性結合的產物,鋼琴舞臺表演既有負責情感渲染的感性因素,也有承擔展現鋼琴表演技術的理性因素,感性與理性相適應,保障鋼琴舞臺表演呈現出穩定和諧的氛圍[2]。鋼琴舞臺表演通過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和豐富的舞臺環境,傳達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提升鋼琴舞臺表演的美感。鋼琴舞臺表演強調情感的渲染,但是盲目強調情感而忽視理性,可能也會導致情感與表演的失衡。在鋼琴舞臺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深入分析音樂作品的內涵,并通過嫻熟的鋼琴技藝傳達出作品的核心思想價值。但是在鋼琴舞臺表演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理性的把控,所表達的情感不能超越人的情感接受范圍,否則便會失去鋼琴藝術作品的美感。表演者通過運用熟練的鋼琴技巧,適度地傳達音樂的內在情感,將鋼琴表演的進度與情感渲染的程度相結合,避免情感不受控制,從而展現鋼琴藝術作品的深刻魅力。
3.技巧與表達相結合
技巧在鋼琴舞臺表演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光有鋼琴演奏技巧,而缺乏藝術表達能力,則會讓技巧流于形式,而無法真正展現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意義。鋼琴演奏技巧是完美舞臺效果呈現的基礎,但并不意味著技巧勝過一切,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表達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是促成完美舞臺效果必備的條件。鋼琴舞臺表演既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也需要表演者具備深厚的表達能力,能夠將演奏技巧與藝術表達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給觀眾帶來一場音樂盛宴,也能夠讓觀眾感受到精神的愉悅。鋼琴舞臺表演技巧與表達融為一體,相互成就,才能實現鋼琴表演獨特的藝術美感[3]。
(二)優化鋼琴舞臺表演的表現形式
1.增強節拍與節奏的協調性
節奏是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有規律變化的外在體現,用反復、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后連貫的有序整體,也可以稱之為節奏。從音樂領域來看,節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是音符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的長短關系。不同的節奏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給人的審美體驗也是不同的。舒緩的鋼琴表演節奏能夠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而急速的鋼琴表演節奏則會讓人感到緊張和激動。節拍則是指一個小節里音的強弱關系,節奏與節拍相互配合,共同呈現出具有韻律美感的鋼琴演奏。
2.表現鋼琴演奏豐富的音色
音色根本上是由鋼琴琴弦的振動狀態所決定的,每個音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泛音和波形,也是因為鋼琴的振動狀態不同。鋼琴的音色既會受到鋼琴原本材料的限制,也會受到鋼琴舞臺演奏者的個人技藝、藝術風格、年齡資歷等方面的影響。音色對于表達音樂情感、營造現場氛圍、塑造藝術形象、展現音樂風格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鋼琴舞臺表演者在演奏的過程中,能夠調動多元的技巧和豐富的情感創造出具有對比性與層次性的音色。不同的音色能夠營造不同的音樂意境,能夠帶給觀眾多樣化的音樂審美體驗[4]。在鋼琴舞臺表演過程中,表演者運用超凡脫俗的演奏技巧,能夠極大地豐富鋼琴的音色,提升鋼琴舞臺表演的藝術美感。
3.美化鋼琴演奏者的表演體態
鋼琴舞臺表演者的體態是傳達音樂情感的一個媒介,觀眾能夠通過觀察表演者的表情、姿勢等方面,深入地了解音樂作品不同表演階段的情感[5]。鋼琴舞臺表演者在演奏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出的體態展現出各種情感,或是緊張羞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所呈現的鋼琴藝術美感是極具有感染力的,能夠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從而增強鋼琴舞臺表演音樂效果。
三、結語
鋼琴表演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音樂藝術,在傳承音樂文化和弘揚藝術思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鋼琴表演美學價值的實現路徑在于實踐和創新,要求鋼琴舞臺表演者能夠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運用多樣化的鋼琴演奏技藝,傳達出深刻的音樂藝術情感。在鋼琴表演實踐過程中,表演者也需要堅持美學理念,將美學價值作為鋼琴舞臺表演的追求,提升鋼琴舞臺表演的音樂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星妤.論鋼琴演奏藝術美學價值的實現[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2]郭曉芳.聲樂演唱中的舞臺表演藝術[J].黃河之聲,2020(3):20.
[3]段馳.審美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性[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16.
[4]張軼夫.鋼琴演奏中觸鍵與音色的處理[J].當代音樂,2021(5):129-130.
[5]嚴雅豐.探析鋼琴演奏中提高表演能力的具體策略[J].黃河之聲,2020(3):52.
作者單位:
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