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坤
摘要: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這一現象,老師要制定一定的教學方案,對學生的德育意識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以及發展方向,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德育意識的相關方案進行探究,以期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網絡平臺;小學數學;德育
引言:
在學校教育中,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內容。筆者就此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德育融入數學教學的方法。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十分重要,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老師在教學時,運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提高德育素養。
一、阻礙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因素
(一)老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老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一堂課中,老師對于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教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對于學生的實踐并沒有花費一定的時間,這樣一來,學生就不能及時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德育精神的培養十分不利。此外,老師很難改變教學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一直是“聽課、做習題、糾錯”這三種模式的循環,對于這三個環節的最終判定結果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為成績是最重要的事情,而相關的能力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這樣的錯誤理念也使得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對學生的反思和總結不能起到一定的帶領作用。老師在教學時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學生被迫接受知識,對于數學的學習沒有較多的興趣,其相關能力以及數學的綜合素養停滯不前。
(二)學生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家長起不到示范作用
傳統的課堂模式下,老師通過學生的數學成績對學生的等級進行劃分。老師在這樣的課堂中,擁有著絕對的主導權。學生在這樣的模式下,很難進行自主的思考,學生相關的數學能力也得不到一定的培養。此外,很多的老師由于迫切地想提升學生的成績,經常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學生在硬性的作業當中沒有時間進行思考,腦海中也只有作業,缺少一定的思考意識。而家長在學生空閑的時間里,也會讓學生去補習班進行補課。這樣一來,學生在學校和課外的時間都沒有一定的環境以及一定的時間去進行反思,學生缺乏一定的實踐和反思總結,這就使得學生的思考能力逐漸退化。
(三)教學重點不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不高
第一,老師在教學前,對于教學的內容沒有明確的制定。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常常會摻雜一些其他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抓住學習的重點內容,這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十分不利。第二,老師在課堂教學之后,對于課堂教學內容難以進行總結和反思,缺乏一定的工作和教學方式的意識,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漏洞不能及時地發現和解決,教學的目標就難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難以得到提升。第三,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對于學生的數學基礎情況沒有進行了解,盲目地制定一些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對知識的運用情況并沒有過多的關注,這就會造成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不能被學生充分吸收掌握,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較差,學生的德育發展也停滯不前。
二、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學的途徑
(一)構建數學學科的德育滲透知識平臺
在數學教學中,穿插德育教學,就需要校方以及老師建立起相關的教學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老師可以互相分享教學的資源。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在各個教室內安裝信息技術產品。例如在教室內安裝交互式的電子白板,安裝多媒體、投影儀等信息產品,為老師進行教學創造條件。其次,老師和學校可以共同聯合建立一個特色的教學網站,對學生的特長以及潛能進行分析,為老師的特色教學奠定基礎。通過開放式的網絡平臺教學,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相關潛能,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十分重要。
(二)利用網絡平臺傳遞數學思想,豐富教學內容
數學的教學方式多樣,老師要學習新的教學方式,在適當時間與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取長補短,合理選擇教學手段。這樣一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心理負擔,同時還可以使得學生充分了解數學,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教學統編的新版的數學教材《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三年級下冊)時,施教者要用多媒體技術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演示,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區別以及圖形面積的區域。除此以外,還可以對教學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擴展,向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以及相關的概念,幫助學生儲備知識,開發學生的數理思維。同時,老師要講解數學在生活實踐中的運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探究數學中的知識,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賞識教育下滲透德育教學
賞識教學是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促進學生在走向成功。筆者的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很樂意老師對他進行賞識教學,這樣既能促進它熱愛學習數學,還能與教師構建融洽的學習關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賞識教學的功能,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它。如提問時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老師要運用表揚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如當學生有了錯誤的回答時,老師除了要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地方,還要鼓勵學生不要灰心,努力進步。在老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時,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老師要給與肯定,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要及時地分析原因,對癥下藥,及時地更改教學方案,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此外,還要注意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思想意識的變化,積極進行德育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實踐證明,這樣的賞識教育對于學生的德育精神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改變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德育精神
小學生年齡較小,對于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對于沉悶的事物沒有過多的關注。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要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了解,根據學生的興趣,找到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構建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老師也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倡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大膽認識,提出教學的不足,以讓老師改進教學。對于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地提出,這對于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愉悅、民主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在進行新課講解之前,老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預習,發現自己不懂的用筆勾出來,上課時請教老師或同學。在愉悅民主的課堂上,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合作與交流,探討數學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德育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結論:
德育意識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意識以及思維方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適當的改變教學方案,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鵬. 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4}(11):173.
[2]吳雅雙. 小學數學課堂與德育元素互融教學策略探析[J]. 新教師,2020,{4}(10):59-60.
[3]司剛娜.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J]. 考試周刊,2020,{4}(8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