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洋


摘要:餐飲運行與管理為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酒店餐飲督導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關鍵課程。根據國家教學標準、酒店行業用人需求,餐飲運行與管理的課程核心職業素養為敬業、尊重、創新。餐飲運行與管理應以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為基礎,構建德育平臺,形成了“三結合五融入”育人模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著力將敬業精神、尊重意識、創新意識等思政元素結合課堂內外、校園內外、線上線下(三結合),通過知識講習融入、餐飲案例融入、專業任務融入、課堂活動融入、實訓活動融入課程教學(五融入),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尊重意識、創新意識、職業理想、職業責任等,培養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 ?餐飲運行與管理 ?“三結合五融入”育人模式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酒店管理專業應適應行業發展,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高等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重心是培養酒店行業督導層人才,所以教師應運用“三全育人”的理念,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改革,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學生的行業認同感,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一、案例概要
餐飲運行與管理是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師應以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為基礎,構建德育平臺,從情感、價值和職業認同、教學各環節進行融入,經過教學組織、教師引導、學生隱性參與,促進學生內動力提升,在強化專業人才督導力的同時,升華學生的情感,達到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德育期望和效果。經過多輪次課程實踐,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形成了“三結合五融入”育人模式,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樹立“四個自信”,著力構建“三結合五融入”新的育人格局。
二、主要做法
1.挖掘、選取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
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蘊含豐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有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團隊協作、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尊重意識、誠信意識、職業理想、職業責任、職業精神、環保意識等。課程團隊在廣泛開展企業調研的基礎上,重點選取了敬業精神、尊重意識、創新意識、職業理想、職業責任映射等融入課程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并選取合適的授課形式與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育人效果。
2.加強課程團隊成員思政能力培養
一方面,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團隊成員通過“黨建+金課”“身邊的榜樣(紅色教育)”等師德師風學習活動,全面提升團隊思想品質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專題培訓、專業研討、集體備課等多種方式,加強了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團隊成員的培養,切實增強了團隊成員的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在課程教學中養成主動研究和落實立德樹人的自覺意識。
3.凝練“三結合五融入”課程育人模式
在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逐步提煉了形成“三結合五融入”模式,著力將敬業精神、尊重意識、創新意識等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入課程教學。“三結合”是指課堂內外、校園內外、線上線下相結合;“五融入”是指知識講習融入、餐飲案例融入、專業任務融入、課堂活動融入、實訓活動融入。“三結合五融入”從國家社會、行業酒店、師生等多維度全面挖掘篩選素材,凸顯了思政資源有效價值;找準關鍵資源,通過“五融入”和課程育人環境創設,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形成資源庫,通過自媒體平臺、校園內外等傳播渠道,充分彰顯資源價值,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培訓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4.建設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
在整合現有餐飲經營管理課程資源的基礎上,課程團隊依托智慧職教平臺和酒店管理專業校級資源庫建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本資源庫包括了蘊含思政元素的課程標準、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案例集、學生作品集、課程思政特色校本教材等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料。
5.提煉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典型案例
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進程中,課程團隊銳意創新、用心實踐、精心論證,收集、整理課程思政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經驗,提煉并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典型案例。
三、效果啟示
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經過教學團隊多輪次改革與實踐,教師及時轉化教學成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育人效果,他們將酒店餐飲思政案例、“三結合五融入”課程思政育人模式,以及“制度化、流程化”運行模式和可復制的育人經驗,按照專業、專業群、學校和校外的進程進行有序推廣,并通過慕課和專業教學資源庫,使更多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受益。
在餐飲運行與管理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反思在課程思政角度運用“三結合五融入”育人模式,培育學生核心督導力還有更多可努力的方向:第一,課程教學團隊要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樹立專業課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責任感,隨時隨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課教學的融合,并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第二,課程教學團隊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守好課程思政主陣地,還要根據不同的思政元素尋找更為契合的教學方法,提升“五融入”的育人效果,特別是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對校外實踐活動制定指導、評價和反饋機制,減輕學生初入社會的恐懼心理,做好學生職業發展的引路人。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新時代高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三全”培育路徑研究,課題編號:XJK19BZY012。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