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圍征 北京師范大學
信息技術是當今時代最為重要的技術之一,因此在戰略層面上充分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并且為了培養信息技術后備人才,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此外,信息技術教育所面向的對象也逐漸向低齡化發展。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除學校教育外機構對于創新創造活動的熱情。由此,創客運動開始活躍在歷史舞臺上。創客的英文是“maker”,意思為創造者。創客教育的參與群體從社會人士漸漸拓寬到了學生群體,因此如何開展系統化的、高質量的創客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極大提升、社會創新意識的覺醒、以及人們對于科技進步這一事情的關注,創客教育方興未艾。在美國,創客教育率先發展起來,隨著2009年11月美國總用奧巴馬再一次教育大會中呼吁“Educate to Innovate”,讓每一個人,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名創造者。由此可見,早在2009年,創客教育就已經成為美國教育體系里面重點關注的部分了。在我國,社會上一大批創客空間的崛起,比如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也推動了我國的創客教育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支持 “創客教育”的概念,許多評論人士歡迎將這些創客教育工具和技術轉入正規學校,以解決當前的一些教育當務之急。將創新和創業思維帶入課堂。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在課堂上使用創客技術可以加強學生在適合當代工業、高等教育、創新科技課程等相關STEAM課程的學習效果。
創客逐漸從創客空間蔓延到學校空間中,越來越多的學校學生和教師加入到創客大軍中。目前,創客教育在我國已經被納入到課程體系建設中,比如近年來開展的各種機器人課程、編程課程、開源硬件課程等。同時,也舉辦了各類相關比賽,比如信息學奧賽等賽項。
何克抗老師在談到創客教師培訓時的觀點強調創客活動雖然是自主探索,但也需要爭取的引導。[1][2]從他的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想要大力發展創客教育,首先需要優質的師資力量。創客教育需要創客教師具備優秀的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專業能力。在知識儲備上,每一名創客教師對于計算機編程、工程力學、美術設計、3D打印等方面具備講授的水平;在組織能力上要能夠很好的組織教學過程、組織學生進行創客內容的學習;在管理能力上,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同理心,幫助學生成長。
因此,較高的創客教育教師門檻導致能達到教學水平的老師寥寥無幾。為了能夠培養足夠數量的創客教育教師,展開高質量多頻次的教師培訓很有必要。
本研究擬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Q1:影響到創客教育教師的培訓課程的效果主要有哪些因素?
Q2:創客教師培訓的效果應該如何獲得提升?
1.研究對象選取
本文的主要調查領域在中小學,因為中小學信息教師為主要對象。其中,包括來自北京,河北、江蘇山東、河南的15名教師。這些教師統一參加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的mixly創客教育公益培訓課程。
2.課程設計
公益培訓課程的主題是micropython,涉及到pthony語言以及圖像化編程的學習。培訓時長為2天,培訓形式以實踐為主。
3.問卷設計
通過文獻梳理后得到理論支撐,結合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特點,以職業發展中的自我學習情況、對教師培訓看法、STEM課程看法、學校支持、職業信念這5個方面為影響探索方向;與此同時面結合已有文獻研究結論、問卷前的專家咨詢以及問卷后的訪談等方法,編制及修正研究工具,編制五個量表,同時對量表進行驗證性與探索性分析,信效度分析后修正量表。
1.因子分析
本文量表是結合以往研究理論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特點的基礎上編制的,故而量表的維度劃分以及題項設置是需要佐證的。本文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對量表結構效度劃分,再通過驗證性因素對因子結構做出的假設進行驗證。
2.可靠性分析
通過因子分析后,確定各量表的維度和題項,本研究采用SPSS22.0 分析以保證問卷的信效度達標,依據科隆巴赫系數判斷量表的可靠性。
3.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22.0 做描述性統計分析,主要對量表中工作單位、教授科目、教授學段學段等變量做統計。
4.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探索各變量之間的影響關系以及所占比重,本研究采用了回歸分析的方法。
通過統計可知,在本次參加培訓的教師中,33.33在教育類公司工作;46.67%在公立學校;13.33%在教研機構工作;6.67在私立學校工作。證明教師所在工作環境多樣,數據來源多樣。
此外,教師的教授科目也不是來自單一的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還包括了STEM形式的社團以及一些參賽課程等。
經過檢測,問卷的信度是0.822。該數值大于0.8,屬于信效度良好的問卷,因此在正式發放問卷時采用該問卷內容。
分析可知,將“學校大力支持培養STEM教學人才作為自變量”,而將“如果遇到困難,我會尋求其他人的幫助來解決問題”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可以看出,模型R方值為0.141,意味著“學校大力支持培養STEM教學人才”可以解釋“如果遇到困難,我會尋求其他人的幫助來解決問題”的14.1%變化原因。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學校的政策性推動對于教師自我建設與學學習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知,影響到創客教育教師的培訓課程的效果主要因素包括了教師的職業信念感的高低、學校和社會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及教師培訓主辦方的培訓順水平。
一方面,在政策層面,需要自上而下進行積極的政策導向,設置一些相關的創客活動,創客比賽以及創客獎學金等來推動其發展,激發學生參與到創客教育活動中來的熱情。
另一方面,通過訓前充足的需求分析了解受訓教師的學習需要,確定信息技術培訓重難點以及共性問題,將教師需求分析作為引導培訓活動的中心,為培訓方案設計提供了依據。一是,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培訓內容對培訓遷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參加培訓的教師中將其視為影響主要因素。創客教師參加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提升自我進而促進教學質量,它們最想獲得的是與實際教學相匹配的內容。同時,在培訓過程中授課教師要將培訓內容彈性化,培訓內容做到詳略得當,理論與實踐穿插適當,針對部分知識可以弱化理論強化實踐操作,給予受訓教師充足的操作時間,切忌刻板生硬沒有變通。
另外,培訓機構可以按照學科類型進行小組劃分學習,再將培訓內容分為不同模塊,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教師進行學習內容的選擇,教師能夠在滿足自己學習需求的同時進行延伸學習,更好的發揮了培訓的功效,實現培訓內容個性化和多樣化。培訓機構做好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的整體設計與安排工作,科學規劃、合理實施、及時反饋才能夠較大程度提升教師對培訓的滿意程度。同時,培訓教師的教師需要較高的專業水準,如其知識儲備、專業素質、教學能力等方面的質量會顯著影響到培訓效果,他們既是培訓的傳播者,也是培訓的引領者,在培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結合理論知識,結合實際的調研訪談,遵循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準則的基礎上,進行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遷移影響因素的模型構建以及影響因素調研。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本文調查對象以及調查區域的局限性,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本文主要以北京、河北、江蘇、山東等地區的教師為主要調查對象,尚未將調查對象擴大至更大的范圍內,難免會對研究結論產生影響。在今后的研究中會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增強調查結果的代表性。
其次,本研究的樣本量還需要進一步擴大。
拓寬調查樣本的區域,將調查對象延伸更廣的區域,關注少數民族地區和信息化建設薄弱地區,調查對象拓展到全省各個地區參加過信息技術培訓返崗半年以上的中小學教師,確保調查結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