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杰 郭蕊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連鎖超市也得到了比較迅速的發展,其中發揮最大作用的是連鎖超市的運營模式,連鎖超市主要依托于物流系統的完備。物流系統中最重要一環是連鎖超市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連接銷售商、店鋪和供應商的基礎和橋梁,是物流配送系統的關鍵所在。因此,科學的配送中心選址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以層次分析法作為理論依據,對G連鎖超市配送中心進行選址。
G連鎖超市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末,是周口市成立最早的一家連鎖超市,其服務包括商品批發、零售、物流配送、農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等,是一家大型綜合性超市。G連鎖超市在商水縣目前有一個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解決超市各個門店的商品儲存和配送問題。但是隨著日益發展的經濟和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人們也會越來越高的要求物流配送的問題,G連鎖超市有些七十多家商業網點,其中大賣場已經有了十二家,是一個規模相當大的零售連鎖企業,可是對于現存的僅有的一個配送中心來說,滿足不了各個門店的高效率準時的送達貨物的要求,如果新建一個配送中心可以比較有效的緩解這個問題。
一、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ic Hierarchy Proces, 簡稱AHP)是美國運等學家T.L.Saaty 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標的決策方法。它合理地將定性與定量的決策結合起來,按照思維、心理的規律把決策過程層次化、數量化,特別適合那些難于完全定量進行分析的復雜問題。它首先將所要分析的問題層次化,即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要達到的總目標,將問題分解成不同的組成因素,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系及隸屬關系,將因素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分析結構模型。AHP是對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簡便、靈活而又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
二、選取指標
(一)選址因素分析
根據G連鎖超市的發展現狀和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配送中心的選址有關理論和影響配送中心選址的因素,將這些方面進行綜合性分析,最后得出G連鎖超市在配送中心選址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經營環境
經營環境指的是G連鎖超市配送中心附近有關企業的運營方面因素。比如說G連鎖超市配送中心所在的地點政府對其有沒有優惠政策,所在地有沒有足夠的勞動力資源。配送中心選址應保證在降低企業物流配送成本的基礎上盡可能的靠近連鎖超市的各個門店。也需要考慮配送中心擴建的可行性,在連鎖超市的業務量足夠大時不用考慮配送中心搬遷的問題。
2.環保要求
對于配送中心的建設也應注意環保問題,避免將來因環保問題給配送中心造成困難??萍嫉牟粩噙M步也給物流行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隨著綠色物流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廣泛,環保問題也得到了各個企業的關注。因此配送中心就需要從能源上對其進行深度改善,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能源的成本問題。對企業所用的建筑材料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且對廢物進行合理化處理,以達到環保的效果。
3.自然條件
在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的過程中,自然條件也是需要考慮的,提前弄清楚選址地的自然環境可以降低配送中心建設時的風險。比如說地形地勢,降水量,空氣濕度,河流等都會影響建成后的配送中心存儲的貨物的品質問題。自然環境對配送中心的選址影響非常大,所以在選址前期需要特別注意。
4.人力資源狀況
配送中心的作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從而使得它對勞動力資源有著特別大的需求,因此選擇合適的配送中心需要保證在作業時有充足的勞動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配送中心的設施設備也需要更新換代,信息化的設施設備會逐漸被更多的引進,要求配送中心的勞動力素質也要有相應的提高,因此在配送中心選址時需要考慮人力資源狀況。
5.交通運輸條件
交通運輸條件對門店所需的貨物能否高效率從配送中心送達至各個門店起著關鍵性作用。選擇配送中心位置時,首先要滿足交通便利的條件,最好在交通樞紐附近,在一定條件下使配送中心盡可能成為物流過程中的節點。配送中心的周圍道路要寬廣,給配送車輛留有足夠的停車轉向空間。
6.用地條件
用地條件的影響包括土地價格的形象與土地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配送中心選址需要考慮與政府城市規劃是否相符合。配送中心的附近環境在選擇時應該盡可能的簡單,需要適當的避開混合居住區,因為混合居住區不方便車輛的出入,而且可能會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在地形選擇這個方面,配送中心的選擇應該高于周圍地形,有利于排水,防止積水問題的發生給配送中心帶來的不便。
(二)確定評價指標體系
在對配送中心選址的影響因素分析后,結合G連鎖超市的配送現狀,確定對G連鎖超市配送中心選址的影響因素,根據其影響因素分析結果建立G連鎖超市選址問題的目標層次結構圖,如圖1所示:
(三)構造判斷矩陣
層次結構所體系的是因素之間存在的關系,其中,方案層中的各目標所體現的對準則層中的影響因素的權重可能存在不一樣的地方,不同的決策者因為受到的主觀因素影響不一樣,所以他們認為的比例也會存在不同。因此在層次分析法中我們采用的是兩因子之間相互比較,由此建立了成對比較矩陣,再次使用yaahp軟件得出了表1中間層中要素對決策目標的排序權重,其中權重越高說明這個要素越重要。
從表1中間層中要素對決策目標的排序權重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中間層要素經營環境的權重為0.4014是在這六個中間層要素中權重最高的,也就說明了在G連鎖超市配送中心選址的過程中經營環境的相對于其他要素而言是最重要的。中間層要素用地條件的權重為0.0388,在各要素的權重中是最低的,也就說明了在G連鎖超市配送中心選址的過程中用地條件相對于其他要素沒有那么重要。
(四)一致性檢驗
由yaahp軟件可以得出一致性檢驗的結果為:中間層要素用地條件的一致性比例CR:0.0036; 權重:0.0388; λmax:3.0037。其中CR=0.0036<0.1, 一致性檢驗通過。在交通條件方面對于P1、P2、P3三地兩兩相比的重要程度和三地權重的高低與表2有類似的表達意義。
因為在所用到的層次分析法中,所計算到的權重越大就說明此方案的可行性越大,結合上述表格,我們可以看出各方案的權重排序為P1(0.4191)>P2(0.3653)>P3(0.2156),從而得出P1項城市西北部第一,P2扶溝柴崗鄉韭園鎮第二,P3沈丘東南部大刑莊鎮最差排第三。綜上得出,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的選址,P1項城市區西北部成為了三地中的最佳選址,相對來說符合G連鎖超市的實際,這樣就有利于提高G連鎖超市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結語
(一)經濟效益評價
在配送中心面積和配送及時性方面,原來G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小,使得G連鎖超市與各分支供應商建立形成了獨立的經濟聯系。在配送成本方面,G連鎖超市在建立新的配送中心前,主要的分銷模式是供應商直接送貨上門,這樣就會導致信息的相互封鎖,空載運輸現象經常發生,這就導致了配送中心需要在配送成本中消耗更多的財力,從而所獲得的利潤也會有相應的減少。如果是重新建立了配送中心,G連鎖超市就會安排各門店在配送中心系統線上訂貨,這些信息傳遞到配送中心系統后,就會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負責安排車輛統一送貨的各個門店,集中統一配送就降低了不滿載、空載現象。有利于提高G連鎖超市在整個行業的競爭力。由于配送中心可以滿足各個門店隨時訂貨的需求,說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各分店的商品庫存,有利于提高倉庫利用率。因此,G連鎖超市建立新的配送中心后,擴充了配送能力,根據其自身的發展狀況,協調超市配送的系統和計劃,給G連鎖超市帶來可觀的效益。
(二)社會效益評價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超市在經濟中也逐漸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G連鎖超市當然也不例外,G連鎖超市在建立新的配送中心后,提高了超市的規模效應,超市的銷售量在周口市不斷的擴大,使周口市民眾的就業壓力得到了緩解,從而使G連鎖超市的產品結構得到調整和發展,為超市和配送中心員工提供大量的培訓機會,促使人員素質和市場覆蓋面都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配送在物流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越來越明顯的社會效益。配送中心的建立,大幅度提高了配送效率,增加了整體的配送量,利于合理的利用社會資源,是G連鎖超市的浪費現象越來越少。同時銷售也被擴大了,在客觀上拉動了周口市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