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燕
【摘 要】 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下,各個傳統行業中融入了互聯網技術,推動了行業的創新能力和生產力的提升,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眾多行業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模式。在這種形式發展下我國高中教育中同樣運用了互聯網技術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人們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進行學習和生活,然而其對人們的思想也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閱歷和經驗不足,并且他們的三觀正處于發展時期。如何正確地使用互聯網技術是當前重點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 高中生? 網絡文明素養
引言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已經進入到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中的高中學生對社會和互聯網的認識處于模糊狀態,沒有良好的網絡管理能力,對于網絡法治意識比較淡薄,因此高中學校要發揮出自身的教育作用,加強對高中學生網絡文明教育,采用有效合理的措施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
一、高中學生網絡文明的現狀
1. 高中學生缺乏甄別的能力
網絡文明就是人們要遵守良好的網絡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進行文明交流。高中學生的網絡文明就是要求高中學生在運用網絡的過程中要發揮出自身良好的道德行為和正確的價值觀和精神風貌,在文明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和交流,網絡認識能力、網絡行為和自我管理能力和網絡道德規范都是高中學生必備的網絡文明素養。然而當前的高中學生對網絡的認知不夠清晰,高中學生在篩選、分析和評價網絡的過程中沒有正確地分析和認知能力。可以從以下兩點表現出高中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認識模糊。其一,沒有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互聯網和時代的環境下,網絡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需要學生在多種多樣的信息中獲得有效的信息。然而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有些學生單純地根據自己的興趣隨意選擇瀏覽網絡信息,而這些多種多樣的信息很容易導致他們出現注意力分散的現象。由于他們的認知能力不足,無法正確地篩選出網絡上的有用信息,無法用自己客觀的思維去分析和分辨網絡信息;其二,沒有良好的甄別網絡的能力。網絡中包含著大量的先進思想、有利信息、正能量信息,然而也有許多膚淺、三觀不正的信息。高中學生沒有良好的甄別能力,判斷能力也非常有限,這就使得網絡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對他們正確三觀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響。尤其是網絡上出現的一些語言暴力、網絡詐騙和色情信息的傳播,對高中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不斷的沖擊和影響,導致他們在思想情感、心理素養、道德意識和分析評價上出現很大的偏差,對當代高中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2. 沒有足夠的網絡管理能力
網絡管理能力就是高中學生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對自身的網絡行為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規劃。首先當代的高中學生受到各色各樣網絡內容的影響導致他們容易沉湎于網絡這種虛擬的環境中。網絡上的聊天工具和各色的網絡游戲娛樂、直播等多種交流方式占據了高中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和精力。網絡與學習相比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高中學生的課程本身就比較緊張,并且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在缺乏管理的網絡環境下更容易讓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滿足,有些學生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網絡的虛擬環境中。網絡傳播具有快捷性和廣泛性的特點,在網絡的平臺上可以增大暴力事件傳播的范圍。高中學生的好奇心和叛逆心理較強,并且對于網絡有著較強的依賴心理,所以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互聯網+時代”高中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的培養與提升
1. 提高高中學生的網絡認知能力
在網絡時代的環境下,怎樣提高高中學生的網絡認知能力是當前需要進行思考的問題,高中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關系著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學校是高中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在學校的大環境下提高高中學生的網絡認知能力就需要學校遵循“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發揮出本身教育作用,讓高中學生在大環境下提高自身的網絡文明素養。學校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網絡教育活動,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能力融入一些網絡案例,通過網絡案例的方式讓他們學會如何正確篩選和獲取有效的信息。另外還可以將網絡教育和思想教育課程相結合,充分地利用政治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政治認知能力和敏感度,幫助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他們辨別和判斷網絡上的正確內容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把網絡當作一種教育的優勢和資源,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模式。同時可以采用網絡技術了解當代高中學生的愛好、認知能力和網絡文明素養的實際狀況等,如此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網絡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 發揮引導作用,提高高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學校中對高中學生進行網絡文明素養教育和培養需要發揮出高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并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網絡是一個虛擬的環境,有些使用者在這種環境下由于不用受到他人的約束和管理,主要是靠自己行為管理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責任和良知,如此就需要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就是一種在需要他們約束和管理的情況下自發的一種行為,自覺地遵守社會上規定的一些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自我管理并不是根據一些條例和規章制度去約束的行為,需要在自我意識下進行的一種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教師要發揮出引導教育的作用讓高中學生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網絡文明素養的形成。網絡暴力和犯罪就是指在網絡的環境下用詆毀性、侮辱性的語言謾罵別人,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和散布謠言,網絡上實施的暴力行為會對受害者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傷害。要想提高高中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必然離不開法律制度的約束和管理,健全的法律體系可以更好地保證人類文明的和網絡文明的發展。所以在高中學校開展針對性的網絡法律課程非常重要。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就是為了給人們帶來一個積極向上、文明多彩的網絡環境,讓人們在網絡環境上能學習到一些新鮮有益的事物,所以有必要通過向高中學生傳授一些網絡法律知識讓他們可以認識到自身正確的網絡思想和權益,要讓他們知道在網絡中和現實社會中一樣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 掌握新媒體教育手段
要想加強高中學生的網絡素養教育體系,就需要高中學校建立一支針對高中學生的網絡素養培養的師資隊伍,并且要加強培養和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能力,尤其是要提高教師新媒體教學的方法和技巧,通過新媒體技術搜集和制作關于高中學生網絡素養的教材,在教材的支撐下提高高中學生對網絡的認知。其次需要開展專門的網絡教育課程,重點加強高中學生對網絡安全的認識,提高他們的網絡安全意識。學校還要重視開展安全教育的主題活動,比如傳授高中學生一些關于生理衛生常識和調節學生心理壓力的一些課程,從而使高中學生全面地認識網絡,提高網絡安全方法意識。學校還可以聘請專門的學生心理咨詢專家、情感分析專家開展具有特點的網路安全素養講座,從而調動高中學生的參與興趣。高中學校針對高中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需要構建出一支具有專業性的一線輔導教師隊伍,并且借助網絡技術加強高中教師的網絡觀念和使用方法,從而提高網絡文明教育的有效性。高中階段需要將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教育逐漸地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使學生們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加強對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的認識。學校應加強對學校學生的網絡教育,利用開展各種實踐活動給學生傳授一些如何使用網絡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放松自己心情的正確方法。
4. 家校合作提高學生網絡認知
學校要和家庭進行及時的溝通,共同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的生活環境。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和學生和諧相處,以平等姿態與學生協商,要避免使用粗暴的語言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并且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自身良好的網絡認識和網絡使用習慣去影響學生。學生家長要加強對孩子使用網絡的監管,并引導他們學會識別、拒絕網絡暴力和一些不良的因素,從而提高高中學生的文明素養。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一些關愛,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身心正在發展時期,他們的內心非常的細膩,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做到及時的溝通。家庭是對學生進行網絡和社會教育的最好途徑。家庭教育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一種自然成長和發展的環境。家庭在網絡教育中自始至終起到關鍵性的因素,然而家長所扮演角色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隨時地進行變化。高中處于青春生長期,心理非常的敏感,對于家長居高臨下的管教方式容易產生反感的情緒。家長在對自己孩子施教的同時要用理解的心理和態度,幫助其正確地使用網絡,吸收網絡上的優勢內容,從而在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網絡文明素養。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的環境下,要想提高高中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就需要充分地了解和認識高中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學校要結合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開展必要的網絡教育活動,并且要與各個學科所結合開展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育,同時要開展網絡法律知識教育活動,讓他們在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活動中認識到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促使他們用正確的方式使用網絡提高自身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萬桃濤.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培育探析[J].新余學院學報,2017(06):117-120.
[2] 劉繼強. 微時代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
[3] 張潔.市縣級普通高中學生網絡介入現狀的調查研究[J].考試周刊,2016(04):123-124.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GS[2019]GHB1222“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學生自身素養提升的方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