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仁
摘 要:傳統文化作為高中歷史教材當中非常重要的資源,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教師對初中歷史課堂的優化完善,進一步整合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可以充分發揮歷史課堂與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從多個角度對學生展開引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綜合素養。
關鍵詞:初中歷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有效策略
民族文化當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精華,體現出人民的智慧,也是民族文明逐漸進步的重要表現形式。當今社會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成為能夠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歷史作為非常重要的人文課程,與傳統文化之間承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涉獵環境,幫助學生實現對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初中歷史教師在展開授課的過程中必須關注時代發展需求,深刻意識到民族傳統文化自信建設任務的緊迫性,在教學實踐中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一、挖掘教材內容,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任何科目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材展開的,教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最為基礎的教學內容,在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要深入剖析課文內容來發現歷史知識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有效推動歷史知識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例如,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材的章節篇目自身就包含了很多傳統文化,在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一部分內容講述了當時“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基于當時的文化背景,各學派的學者對國家發展與百姓生活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古代社會雖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這也并不代表著其他學派在當時社會當中沒有任何價值,只不過是由于儒家學派更加符合當時的社會發展需求。中華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正是由于其在爭論與質疑中不斷進行完善,各種思想的交融使傳統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演變和發展。歷史科目的學習主要是帶領學生來認識社會并體悟國家發展歷程,要用現代的眼光重新回顧經歷過的歷史事件,在時代背景下了解傳統文化的優良品質,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價值。
二、優化導入設計,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初中歷史學科當中包含非常多充滿趣味性的故事和歷史事件,這些內容將會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但這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優化設計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從而真正做到有效滲透傳統文化。素質教育下,教師開始越來越關注課堂導入,利用課堂導入的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有效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對相關文化知識的了解,確保學生可以快速融入課堂學習,有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加深文化感悟。例如,在講解“兩漢與匈奴的戰爭”這部分歷史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前幾分鐘為學生播放一些事先整合的抗擊匈奴視頻或影片,借助這種生動形象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幫助學生結合視頻深刻感受到當時的氛圍,有效加深學生對歷史內容的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積極深入到文本內容展開分析和探究,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積極參與歷史內容的討論和分析,結合學生在歷史課堂的具體表現情況,幫助他們突破學習重點,從而真正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教學情景,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一種常見教學方法的情景教學方法,教師通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課堂情景,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深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討論探究,分享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觀點,這將大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傳統文化與歷史課堂的融合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講解有關“輝煌的隋唐文化”這節課內容時,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方法為學生播放課件,讓學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相關藝術形式,通過課件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敦煌莫高窟的魅力,促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其所蘊涵的藝術魅力,讓學生認識到中華傳統民族所具備的偉大創造力。通過播放課件的形式,讓教學內容變得更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提高藝術欣賞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豪感,更好地培養出學生的藝術性,推動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情景教學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得到更好滲透。
四、開展實踐活動,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進一步傳承并發揚傳統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彌補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教師在進行實踐活動當中要先明確活動主題,內容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生活展開。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組織學生參與到誦讀經典、書法競賽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借助這種豐富的實踐活動挖掘中華漢字文化的精髓,使學生感受到古人文風墨彩的深刻表現力,通過書法大賽幫助學生以漢字為基礎來了解傳統文化。漢字的應用助力了中華傳統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也給世界文化發展帶來了更大的影響,主動展開上述活動幫助學生提高漢字能力,體會漢字的魅力,把傳統文化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進行結合。初中歷史教師要保持高漲的愛國情懷,樹立起堅定的理想信念,通過歷史課堂教育對學生展開愛國主義思想的引導,激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引導學生保持堅定的信念,樹立起學生正確的三觀觀念,承擔起艱巨光榮的任務。
綜上所述,通過對文本的探究可以使教師對傳統文化與歷史教學結合產生更加清晰的理解,還能夠幫助教師對平時的教學方法展開深刻的反思,能夠從中找到存在的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樹立起學生正確的傳承傳統文化的觀念,幫助學生在成長與學習過程中獲得自身價值的提升。僅僅注重知識而不注重文化,單一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有掌握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才能滿足國家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馬永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文化產業,2021(02):156-157.
[2]潘巧珍.初中歷史教學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分析[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0):115-117.
[3]王紹文.初中歷史課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法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39-40.
[4]夏斌.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百家爭鳴”教學為例[J].時代教育,2016(2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