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潮
摘 要: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重視環境問題,其已然成為每個國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保護環境是所有人類所必須擔負的責任,在小學科學的課堂上也要將保護環境的知識和意識傳授給學生,文章從小學科學和環境教育的聯系出發,對小學環境教育的實行和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環境教育
引言
怎樣在小學科學課堂開展環境教育,培養學生產生的保護環境的意識,讓學生樹立爭取的價值觀和科學館,用心愛護環境,保護家園,改善學生的環保觀念,已然是當前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最近幾年,小學科學課堂更加重視在教育內容上添加環境保護教育,也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在素質教育當中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內容之一,小學階段讓學生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十分必要,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作為小學教師就要擔任其自身的責任,將環境教育落實到實處,在小學科學課程當中有所體現,并且要結合當前環境出現的問題進行講授。
一、小學科學和環境教育的關系
小學科學課程時引導學生了解周圍環境,對世界有清晰認識,掌握科學知識的一門課程。教科書的內容是人和環境之間的聯系為主要事件串聯起來的,科學教科書當中有很多課文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具有積極作用。所以,小學科學課當中講解環境知識有諸多優勢,小學科學課要重點培養學生對待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觀念,讓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如今學校當中的中小學生,都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質,具備較強的環境意識,是否具有綜合能力,會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保證中小學生具備良好的環境意識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二、小學環境教育的實行和方法
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小學的環境教育逐漸發展成熟,已經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因為經濟基礎和應試教育的影響,環境教育的規范開展還有所限制,民眾對待環境教育的意識較低。并且小學科學課程本身決定著教學進程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環境教育,其具有較大的發展優勢。
1、開設環境講座,樹立環境意識
小學科學課程屬于自然學科,和自然界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例如自然資源的利用、可持續發展等,都是當前小學生比較好奇的話題,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所處環境,可以開展一些符合學生發展的環境教育活動,使小學生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例如利用和環境有關的節日進行相關的宣傳,地球自然災害等,還可以通過繪畫板報、組織環境專題的演講、組織環境辯論賽等,提升學生對保護環境的認知,從而提升維護環境的意識,教師自身也要明確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性,自身提升環境觀念,才能以身作則,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環境觀念。
2、結合課堂、滲透環境教育
第一,教科書中具有許多講述環境教育的知識點,正確講解知識點可以幫助學生認知環境問題、樹立爭取的環境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環境問題的討論當中。教師要將環境教育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要盡量貼合教科書當中提到的環境問題,從而使學生逐漸接受環境教育。比如,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幻燈片,幻燈片內容可以播放一些森林、草原等景觀,并且配合講授一些光合作用的優勢,進而讓學生舉例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光合作用,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引導學生積極發言。
小學生們積極的參加問題的討論,從而總結出生活當中自己感悟到的光合作用。教師通過教授環境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深入感知知識內容,還讓學生深刻的感悟到自然環境和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密切的聯系,人們有責任和義務擔負起保護環境的重任,是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第二,在日常的小學科學課程當中,還要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簡單易操作的環保小游戲增加學生對環境的理解,讓學生深刻感知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和威脅,讓學生了解到環境破壞的后果和危害,進而完善學生的環境保護觀念,從小養成正確的保護環境習慣。
第三,在教學當中除了要將教科書內的知識點講授外,還可以將課程內容外的環境知識結合到課堂中來,將課程教學的作用充分發揮,利用好每節小學科學課程。比如,有機物的制造節,不僅介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是人類和其他動物得以生存和發展。還應進一步引申到植物的其他作用(減少噪音、保持水土)以及保護綠色植物資源的重要性。
3、通過過課外活動強化環境教育
根據科學教學實際情況,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滲透環境教育,其力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將課堂教學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對學生實施全面的環境教育。首先,在校園通過廣播、板報、演講比賽等各種方式宣傳環境有關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另外可以訂閱了有關環境教育的雜志和圖書供師生閱讀。
其次,以實踐活動為途徑,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梢耘浜鲜澜绛h境日、地球日、愛鳥周、植樹節等節日開展些有意,義的活動;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在校園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態平衡系統,開展校內植物分類、樹種掛牌活動。
三、結語
總之,通過以上過程的實踐,在科學教學中開展環境教育,收到了可喜的成績。首先是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其次,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意識也增強了;再次,學生能自覺參與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積極參與做好學校的環境清潔保護工作,使校園環境更加優美,學生所掌握的環境教育內容對其未來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讓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是為祖國未來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春艷.小學科學課程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重慶大學,2019.
[2]李瑞敏.小學科學課人文價值體現的基本策略[A]. [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3]李真.小學科學課堂中問題化教學的實踐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20.
[4]馮麗.關于小學科學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A]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