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要:傳統應試教育讓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隨著教育的革新發展,“增效減負”成為了人們對教育的新態度。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增效減負打破了束縛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和負面影響,這對保證學生學習質量、落實素質教育有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從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創新課堂授課形式、豐富課后作業形式等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希望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增效減負;方法探究;課后作業設計
語文是小學教育體系中一門基礎且重要的學科,因而,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教法常常沒有新意,而且總是強調學生要多練、多背,這種教育方法為學生帶來了嚴重的身心負擔,而且還讓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事倍功半的情況。近年來,增效減負的一系列相關舉措,讓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成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施增效減負策略,既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科學習效率,而且也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教育教學多個方面入手,通過多樣的增效減負教學方法,為小學語文教學創設全新的局面。
一、主動轉變教學觀念,促進增效減負課堂建設
教師先進的教學觀念對建設增效減負的課堂十分有利。正確、先進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活動有指導作用,這也是開展高效教學活動的思想理念基礎。無論教師處于哪個學段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都不能放棄自身專業修養的提升,教師要積極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通過改變教學觀念來促進增效減負課堂的建設。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拋棄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教法,通過多種方法渠道,學習、運用先進的教學觀念,為增效減負的小學語文課堂做好基礎工作。
舉例來說,在不同學段的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在校時間,或者是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專業技能培訓活動,參與多樣的教研活動,與各學科優秀的教師討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學習同事增效減負的理念與策略。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其他線上渠道,學習有關增效減負的教學觀念。以此積極的態度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更好的教學觀念開展增效減負語文教學活動。
二、創新課堂授課形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授課方式的創新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單一的教學方法沒有新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不高,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較高的學習熱情中實現積極有效的學習,讓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順利,更有質量可言。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現有的資源條件,結合課文內容,采用多種措施提高課堂授課創新力度,以多樣的語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學習語文,領悟課文情感,以此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讓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有質量。
舉例來說,教師教學《觀潮》一課的時候,教師提前在課下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圖文視頻資料,將其做成精美課件,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播放,讓學生對錢塘江大潮有整體認識,激發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作者用什么順序描寫的錢塘江大潮,在閱讀的時候,腦海中想象了什么畫面。教師讓學生跟前后左右的同學進行相互交流,增進對本課的理解。如此,通過激趣導入與課堂生生互動,學生在整體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態與領悟能力會非常良好,教師的課堂質量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豐富課后作業形式,強化學生作業完成效果
課后作業的創新是為學生減負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要實現本質的變化,教師要以多樣的、有層次的、豐富的作業內容,幫助學生深刻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不再反感做作業,反而使學生能在積極做作業的過程中,以更高的質量完成作業。為來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具體實際,設計豐富多樣的、有價值的課后作業,以此激發學生對寫作業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完成不同的作業,實現不同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更加理想。
舉例來說,教師教學《海上日出》一課后,教師依據本課內容與特點,讓學生在生活中自己觀察日出,結合自己看日出的體會,結合自己看到的日出景象,寫一寫作者描寫日出的精彩之處,也可以將自己的所看所感記錄下來。此作業形式比較靈活,也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既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寫景特點,也能適當鍛煉學生的觀察、寫作能力。而且作業難度適中,不會給學生造成較大的負擔,利于學生更好的完成作業。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的分析探究,教師的增效減負策略不僅能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而且能更好的實現創設增效減負的語文教學目標。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在不斷發展,增效減負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革新,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堅持努力學習、探究與創新,才能讓語文教學活動不斷完善,讓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不斷增強,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曉敏.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策略的實踐應用[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05):53.
[2]劉春霞.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策略的實踐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20(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