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霞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積極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促進學生理解我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是我們當代一線教師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當代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擔負著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歷史使命。基于本人的實際教學經驗,結合現階段小學生的特點,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前預習、創設情境、加強交流。
一、合理促進課前預習
預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步驟,教師要對預習階段進行合理的把控,在保證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同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方向。具體來說,就要運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地按照教師給定的方向進行預習。比方說,在學習《從軍行》這首唐詩時。引發學生思考,偉大的祖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唐朝的軍人是懷著怎樣的情懷戍守在邊疆的?軍人的情懷對今天的我們有怎樣的啟示?通過這樣的問題,為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確應該如何去預習,怎樣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會自發的去尋找對應的文獻資料。通過閱讀對應的史實,將會對輝煌的唐朝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從而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推薦一些網站,傳授學生自行通過這些網站查找資料的方法。讓學生自行去選擇閱讀哪些資料。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掌握閱讀檢索的知識,從而可以實現優質的自主學習。另外,學生在進行合理的預習后,會認識到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的聯系,知道語文學習是一個復雜而艱辛的過程。學生為了學習好語文,將自發的對關聯學科進行學習,并在生活中收集有關資料。這一過程將會讓學生自發的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知識網絡,從而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儲備。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現階段,我國的語文課本一般都配有彩繪插圖,這對于學生理解相應的文意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要想學生真正的身臨其境的感受到語文課文所描繪的內容,就需要老師運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人生閱歷、飽滿的情感創造出一個貼合文章的情境。學生將通過對這種意境的感悟,在無形間理解文章的主旨,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比方說在講解《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文中,教師可以用語言描繪出戰爭的殘酷。讓學生體會到百姓的顛沛流離、軍人的浴血奮戰、文人的惆悵彷徨。教師要聯系當今的社會實際,讓學生認識到維護國家的穩定、民族的團結、社會的安寧關乎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同時,教師更可以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播放相關的歷史電視劇,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戰爭的殘酷,認識到什么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的史實發表自己對英雄事跡的看法,對和平的看法。繼而總結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學生理解諸多歷史人物對國家的憂思。通過以上的的教學活動,學生必然會對文章的主旨有一個深層次的認知,從而自發的去探究文章深層次的現實意義。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文章中所關聯的史實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在結合文章的意義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要及時對這種思考加以引導。需要明確的是這種思考,將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探究作者在寫作中表達的家國情懷,并思考如何將這種情懷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加以運用。
三、加強師生閱讀交流
現階段,閱讀教學多是在課堂上開展的。教師一般都是將文義進行解釋和闡述,讓學生記錄對應的筆記。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缺失了自身的思考過程,也不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問題。為此,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讓學生表達出自身對文章的思考。教師依據學生表達的核心意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科學的分析,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系統化的培養。同時,要依據學生所表達出的內容,調整教學方式,逐步尋找最適宜學生的方法。例如:在講解《四時田園雜興》一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表達出對文章的思考。當然,因為小學生本身的年齡問題,需要設置一些淺顯易懂的問題,引導學生表達自身對文章的思考。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么季節的呢?這個季節有哪些特點呢?通過這種詢問,讓學生答出:初夏,教師可以移庫這個答案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季節有哪些特征。通過和學生的探討,帶領學生回憶自己在夏天里的有趣經歷。這種思考,將拉進學生和教師的距離,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促使學生主動向教師反映自己的學習問題,讓教師可以為自己的下一步教學設定合理的計劃。通過這種溝通,學生會逐步的形成自己的閱讀思維,從邏輯關系上理解古文閱讀的方法。明確作者索要表達的內容的關系是什么。教師要明確的是,不論教學理念有何種變化,古詩文的地位是在逐步增強的。學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詩人,更不可能對所有的文學流派有一個深入的認知。這就要求教師傳授給學生一套可以方便學生對文章意境進行感悟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對主旨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會方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使得學生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更加容易的接受教師的建議。
結束語:
小學閱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體系中的基石。它擔負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的使命。探索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世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毛東輝.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學生信息素養培育[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1,23(06)
[2]李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J].新課程,2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