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其能夠充分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促使職工在工作時更具有積極性、主動性。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有效應用,為高校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因此,如何通過激勵機制激發職工工作熱情,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高素養的專業人才,是高校面對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
前言
人力資源管理對教師和學校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教師隊伍可以得到優化,這能夠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激勵機制是實現有效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應當充分重視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一、激勵機制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實施存在的困難
1. 激勵機制存在不均衡情況
2. 通常情況下,高校職工的工資由基礎工資和補助兩部分構成[1]。高校在分配職工工資時,通常會根據教師職稱發放工資,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不公平現象出現,即教師工資高,后勤職工工作量大、但工資低。這種不公平現象,會導致兩方面負面結果的產生:①后勤職工具有消極情緒,其不能盡心盡力開展相關工作。②教師通常以學術為主,重視職稱評定,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有極大忽視。這既不利于學生吸收知識,也不利于學校長期發展。基于此,在構建激勵機制時,應當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即激勵機制應當包括教師教學成果、教學質量、科研項目和專業能力等。將多方面因素融入激勵機制,才能夠充分發揮激勵機制所具有的作用。
3. 2.物質獎勵大于精神獎勵
4. 部分高校在對教師進行獎勵時,一般會采取物質獎勵,這種重視物質獎勵輕視精神獎勵的獎勵方法不能夠滿足教師需求,也不能夠幫助教師實現職業發展規劃[2]。高校教師通常處于更高的精神層面,其更加注重政治地位提升和教育成果展現,但學校重視物質獎勵的獎勵手段會導致教師沒有成就感。
5. 3.激勵機制與績效考核存在不匹配情況
6. 有效的績效考核是實施激勵機制的重要手段。但高校在對教師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時,通常不能夠對教師進行有效的績效考核,即高校沒有重視教師個性化發展。一般高校對教師的考核方式,往往是一張考核表,這既不能夠充分了解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也不能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這種不合理的績效考核方式,往往會導致教師對學校和教育工作具有不滿心理,這不利于績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開展[3]。
4. 忽視培訓活動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未來發展保駕護航。但部分高校并沒有充分重視教師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素養的提升,并沒有對教師展開培訓,這導致教師教學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長此以往教師會對學校產生失望心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會有所降低,這不利于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
二、激勵機制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1. 激勵機制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激勵機制主要面對的對象是教師,因此在實施激勵機制時,應當以教師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深入挖掘教師渴望得到晉升的意愿,并為教師創造晉升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作用,促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更加積極、主動、認真。激勵機制的科學應用可以促進教師良好發展,并有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但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在評定教師是否可以得到晉升時,應當尊重客觀事實,不應當存在包庇行為。晉升機會一旦失去公平性,那么便會導致激勵機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既不利于教師教學活動開展,也會導致教師不具有積極向上心理。這無論對教師自身而言,還是對學校發展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
2.構建完善的基礎制度
競爭機制是激勵機制中十分有效的一種激勵方法,其不僅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熱情,而且還能夠督促教師不斷完善自我,使自己具有比較高的教育水平。競爭機制還能有效培養教師競爭意識,從而使教師實現更好的自我。薪酬理論是競爭機制能夠得以開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應當完善基礎薪酬制度,即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薪酬水平應具有直接關系,教育教學能力高、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教師,薪資水平自然要更高一些。受到薪酬的刺激、考慮到養家糊口的壓力,教師自然會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與此同時,高校還應當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充分尊重教師所付出的努力,并為教師提供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舞臺。除此之外,學校的監督部門還應當制定完善的基礎監督制度,這不僅能夠有效避免不良行為出現,而且還能對人力資源管理做出正確引導,使其能夠在符合相關規定的情況下開展管理工作。
3.獎懲制度的優化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獎懲制度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其能夠促使教師更加規范自身行為。但高校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教師實施懲罰制度時,應當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這不僅能夠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嚴格要求,還能夠產生良好的激勵效果。在對教師進行獎勵時,不應當只從物質方面進行獎勵,還應當從精神方面進行獎勵,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獎勵效果。
4.充分重視以人為本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人員過于重視用管理機制約束教師行為,這不僅對教師產生了極大約束力,也不利于教師發展。新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應當發生改變。應當從管理機制轉變成以人為本,強調教師個性化發展。與此同時,為了充分保證教師發展,人力資源管理還應當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使教師能夠深切感受到學校的關注和認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教師為學校發展付出更多努力。除此之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于表面,還應當深入了解教師實際發展現狀以及在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切實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
結束語
激勵機制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夠有效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因此,高校應當加強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激發教師積極主動工作,并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張亞萍. 激勵機制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踐探索[J]. 才智, 2020, 000(004):239-239.
[2]張波. 激勵機制在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實踐運用[J]. 現代教育論壇, 2021, 4(8):3-4.
[3]詹瓔子.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運用激勵機制的有效策略探討[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9, 2(20):2-2.
作者簡介:李虹(1983-04-01) 女、漢族,遼寧省大連市人,大連工業大學學士 、中級、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