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鎮楷








摘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改革為研究個案,在順應職業院校學生技能認知規律的基礎上,以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以技能大賽為引領,以項目化課程模塊建設為載體,構建以校企協同,學訓賽一體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并選取《建筑工程測量》項目化課程模塊“框架房屋建筑測量定位放線”為實施案例,通過對同一年級實驗班和對比班的測評成績為橫向對比、不同年級各級各類技能大賽成績為縱向對比,通過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得出了三段式這一教學模式遵循學生技能成長規律,激發建筑類專業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是有效深化職業院校建筑類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有力舉措這一結論。
關鍵詞:三段式 ?技能實訓 人才培養 項目課程 漸進式
一、職業院校專業技能教學的現狀
當前,職業院校院校建筑類人才培養面臨專業設置滯后于市場需求,技能型人才培養與行企業要求脫節等困境,使得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因專業技能無法適應企業崗位不得不通過再培訓后上崗的尷尬難題,人才培養中技能錯位和技能脫節已成為建筑類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發展能力上升的主要阻礙,主要體現在:
(一)專業教學與企業崗位技能人才培養脫節。學校的人才培養滯后于企業崗位發展,其專業教學內容和方式無法同當前科技產業現代化發展與時俱進,實踐教學使用方法和手段遠遠落后于現代企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觀念;
(二)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建筑類專業實踐教學具有連貫性、統一性、實戰性等特征,但是校內的實訓場地建設往往缺乏整體性規劃,學生在規劃不當的場地下參與實踐教學,缺乏對真實項目過程性、整體性的認知,難以促進學生專業工程素質和核心能力的培養。
建筑類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需順應技能型人才的成才認知規律,全方位探尋契合學生技能成才規律的育人模式,通過技能的層間漸進遞升,促使學生職業發展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形成【1】。
二、崗位核心能力為主線三段式項目教學內涵
三段式教學,遵循學習者的心理體驗和認知特點,將崗位核心技能的知識點、技能點、思政點進行層層解構、重構,由易到難,由點到面,形成階梯漸進、逐級提升的項目課程模塊,學生在參與技能實訓時,只有完成了低一層級的技能實訓,達到考核要求后,方可進入高一層級項目課程的學習。該模式遵循以“基礎、拓展、綜合提升”三個層級的技能養成、技能提升為主線,圍繞著施工員、測量員等就業崗位的核心能力(識圖、計算、實操、驗收、評價)構建為主線,著力將職業技能大賽的標準、規程、內容等元素融合進專業學科、課堂教學,以大賽標準為課程標準,以賽項集訓為常規教學模式,以大賽考評方式為教學評價的方式,實現學賽訓一體化教學,培養學生崗位核心能力與發展能力。
建筑施工、工程測量等建筑類專業作為多學科交叉、綜合性和實踐應用性復合型專業,項目化、任務式特征凸顯,每個生產崗位均需通過多人協作、團隊配合完成,建筑業崗位的項目化特征為三段式教學在建筑類專業的實施提供必要性和可行性。
職業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應順應人才學習認知“階梯漸進”規律,三段式教學是建筑類專業教學的基本單元,其環環相扣,層間逐級提升的知識技能培養特點,切合職業院校土建類專業學生學習特點,為建筑類職業院校專業技能教學改革提供了嶄新的視覺。
三、校企協同、學訓賽一體三段式項目教學實施策略
筆者基于所在單位近五年專業建設及技能大賽的實際為個案,通過對專業教學存在的產學訓脫離等突出問題和規律進行深入揭示,提出以崗位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基礎、拓展、綜合”技能成長為主線,以建筑類專業“三段式”模塊化項目教學為建設載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實施對策。
(一)以崗位核心能力為導向,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筆者所在單位建設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建設,課程項目融通,考評方式等緊密圍繞工作崗位任務要求和大賽標準,通過校企協同育人,由筆者單位邀請當地建筑企業、監理企業工程師、行業專家與學校經驗豐富教師共同研究制定、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編了《建筑工程測量》、《建筑構造與識圖》等核心課程相關實訓指導手冊,優化實訓基地,打造內業計算、數據平差、地形圖測繪的三位融合的“理實一體化”實訓室。
(二)以職業核心能力為導向,設計別具特色的三段式項目教學模塊
以職業崗位人才核心能力為導向,將技能大賽核心知識點、技能點、思政映射點進行解構,將賽項涉及的專業技術融入建筑類相關專業課程體系中,設計漸進式的實訓技能訓練模式,即三大模塊,十大實訓項目。
第一模塊:基礎模塊,第二模塊:提升模塊,第三模塊:綜合模塊,該技能模塊既交叉又彼此獨立,各項目間體現了從基礎、拓展提升、綜合提升的層間遞進關系,每個實訓階段又滲透課程思政以及職業素質的提升,涵蓋團隊協作與敬業精神、勞模精神的孵化,形成了“鞏固、提升、創新”的技能進階循環模式(見附表1)。
(三)以大賽為驅動,構建“階梯漸進”項目實訓模塊教學模式
該項目課程以項目真實項目、真實任務為載體,遵循崗位工作標準,根據課程標準進行優化,課程內容設計在層層進階的項目任務中,完成了從“設計-實施-驗收-優化”的過程,伴隨學習的深化,技能呈現進階“螺旋漸進式”上升,達到提升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目的。
(三)側重“客戶標準”的三段式教學考評體系
客戶滿意是最大的源動力,而客戶標準則是最高質量標準。圍繞以客戶驗收標準為中心,以高于課程標準的大賽標準為指引來設計立體考評體系。融合大賽考評標準,以客戶驗收作為標準的首權重,結合項目完成過程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各級權重構成了別具特色的“三維立體考核評價體系”。
四、三段式教學的實施
項目案例的設計是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項目教學內容則是重構事關教學效果。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圍繞以學生崗位核心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重構,其原則是:堅持由簡入手,由易到難,層間遞進的階段技能漸進性為建設目標。筆者在項目的選擇上進行了細致策劃,包括前期提供給學生必要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庫里的微課、CAD繪圖、實訓操作錄屏等,讓學生盡快能適應三段式項目教學的節奏。
(一)以綜合實訓模塊三項目七子任務3:結構住宅樓測量定位放線為實踐案例
1、學情分析
該專業學生基礎薄弱,學習缺乏主動性,但好奇心強,動手能力強,對項目外業學習上表現為較大興趣,甚至部分學生有過建筑施工實踐經驗。
2、教材分析
以項目真實任務為載體,以技能大賽標準為指引,以施工員、測量員工作崗位能力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參照課程標準、項目技能點等方面確立項目教學主題:建筑物定位測量放線的項目模塊教學。
3、課程目標
通過《建筑工程測量》知識學習、實操技能訓練以及綜合實踐,達到如下目標:(1)了解建筑專業的職業崗位群,激發學生專業興趣;(2)掌握識讀、繪制工程施工圖的技巧,培養學生工程意識;(3)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測量儀器操作,能進行房屋建筑施工測量定點放線;(4)通過課程綜合實踐,培養學生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定位測量的能力;(5)掌握《建筑測量放線精度規范和標準》,培養學生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意識,即標準化意識;(6)通過引入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和新時代工匠精神【3】。
4、課程評價
學生通過本次真實工作項目的學習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需要靠評價環節來判別。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評價,才能掌握教學目標實現的效果以及明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明確今后的方向。
6、三段式項目模塊化教學的展開
(1)選擇對象,確定策略
筆者選擇所任教的建筑專業2個班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班采用三段式項目模塊化教學,對比班采用“先理論后實操”的傳統教學法。實驗班人數48人,對比班人數46人,筆者擔任兩個教學班課程教學,對學情了解深入,對項目模塊教學的實驗開展思路較為清晰,兩個班級在教學進度上始終保持同步,讓本次項目的實驗數據、實驗效果更有代表性、時效性。
(2)確定時間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第三模塊:綜合技能實訓之項目七之24學時“建筑物平面測量定位放線”為實施案例(見附表1),在教學中將以模塊中的任務3“框架結構住宅樓測量放線”為個案進行課堂實施,以行業標準和規范,崗位能力要求,融合技能大賽標準,制定各學習任務的教學設計。
(3)項目實訓流程設計
(4)三段式教學的開展 ?該班六個學習團隊根據預先的任務點以及測量小組人員分工、進度計劃、展開了項目教學的現場實踐。
(5)驗收標準 ? 三段式項目課程評價源自客戶,項目模塊課程質量、項目成果是否經得住實踐的檢驗,最重要的評價是滿足業主的驗收標準。本次項目模塊教學包括主控項目,標高、主軸線間距允許偏差均在允許范圍之內,精度標準復核達到《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2009》規范規定要求,由業主根據學生技術層級,精度質量,服務態度,給予評分,在此基礎上,進行測量小組內及組間互評,教師的考核評分,讓每位學生三個維度的考核合格,方能通過該項目真正驗收。
(6)“三段式”項目實訓學生成果展示
五、課程三段式項目模塊教學實施效果對比
為了更客觀全面對此次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定,充分掌握實驗班和對比班的學習效果,筆者通過嚴厲把關本次項目式教學各個環節,對本次兩個班設計了一次項目綜合能力摸底測評,并在評測基礎上集中選拔優秀的學生代表參加廣東省主管部門主辦的專業技能大賽,以凸顯與歷屆參賽學生的技能水平對比情況。其中:實驗班考核方式采取:“閉卷考試+項目成績+省技能大賽”方式,考試成績占40%,項目成績占60%,對比班則采用傳統的“閉卷考試+技能實操”的方式,考試成績占40%,技能實操占60%,通過成績考試系統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通過圖4及表3、表4的數據可直觀看出:
(一)計算能力方面 ? 以閉卷成績達到80分為優秀,那么參與項目教學的01實驗班47%的優秀率遠高于02對比班的9%,同時,47%的優秀率遠創本課程成績新高。
(二)綜合技能 ?項目教學實驗班超過80分的人數及合格的人數明顯多過于對比班。
(三)競賽方面 ?通過對15~19級學生代表參加省市各級各類競賽成績對比分析,19級實驗班的學生參賽所獲獎項成績明顯優于之前各級學生參賽成績,雖暫未榮獲省級一等獎的殊榮,但是作為農村邊遠地區的職業學校,在各方面條件比較艱難能榮獲二等獎殊榮已算是突破,這也進一步凸顯了三段式項目模塊化教學的優越性。
結語
實踐證明:基于職業崗位核心能力的三段式項目教學,以創設項目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實現崗位、大賽與教學的深度貫通,能充分激發地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動力、實踐潛能。對于同一個知識點、技能點及思政映射點等方面考量,項目模塊化教學的實驗班要遠優于對比班,這從另外一個側面體現出:以施工員、測量員等建筑類崗位核心技能為中心,將大賽標準融合到專業知識技能傳手中,能更好地營造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良好育人氛圍,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和職業素養等問題,突破一直以來困擾職業院校學校為賽而教、產學訓脫離的老大難問題,全方位推動專業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是一種值得職業院校推廣和嘗試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秋琴.建筑施工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1):88-89.
[2]吳幼章.遵循青年成長規律,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J].四川勞動保障,2013(03):27-28.
[3]王瑋.立德樹人視角下建筑施工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2021(04):93-97.
課題來源:該文系汕頭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測量技能大賽視覺下的學訓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重點課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