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格
摘要:自主學習是我國教育改革倡導的三種學習模式之一,可以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結合實際情況而言,部分初中生存在自主意識淡薄的問題,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應用有效措施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基于此,下文將分析合理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
關鍵詞:教學方式;自主學習;初中;班主任
引言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工作者需要堅持地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進步。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可以應用改革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評價、進行家校合作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改革教學方式,教會學生學習
“教學”顧名思義包括教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班主任需要以學生為本,培養其綜合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必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發揮自身職能,應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式,教學學生學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教會學生確定學習目標。教學需要具有方向性,確定明確、正確的學習目標,可以保證學生學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確定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可以按部就班地組織學習活動。對于自主學習而言,學生通常會設置符合其最近發展區的學習目標,具有一定挑戰性,是跳一跳可以夠得到的目標。通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設置學習目標,比如,在這節課要學會哪些內容,在這個學期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效果等。其次,需要教會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的科學結合就誕生了學習計劃,實現學習目標的愿望越強烈,制訂學習計劃也就越迫切。制訂好學習計劃后,就會使自己的每一個學習行為都和學習目標的實現聯系起來,使學習行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制訂學習計劃可以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可以磨練學習意志,有利于學習習慣的養成,還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因此,教會學生根據確定的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備條件之一。最后,需要教會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簡言之,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常見的學習策略有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等。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經之路。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具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學習策略的能力。只有掌握并應用學習策略,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有力支持。
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尋找合適的學習策略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屬于自主的學習策略,可以保證學習效果。結合實際情況而言,有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會應用教師傳授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英語和語文的過程中一般會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具有單一性,比較死板,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小組進行探究,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特點的小組成員,相互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可以發現并應用屬于符合自己學習特點的策略。組織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探索學習策略的方式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在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相互借鑒,學習其他學生的學習方法,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等多方面的因素合理改變學習策略,使其成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比如,對于語文寫作而言,一些學生會上網查閱優秀的文章,對于自控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就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可以翻閱一些書籍和名著,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防止其被網絡吸引,花費大量的時間。再比如,一些學生會看英語雜志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其他組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嘗試,可能發現英語散文更加適合自己。總之,在借鑒小組成員的學習方法過程中,可以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第二,通常情況下教師會為每個小組布置任務,這就需要小組成員結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來解決問題,逐步完成小組任務,有了學習的動機就可以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組織各個小組進行比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有助于其提升自我。
三、通過合理教學評價激發學生自主性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教學評價可以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動機。對于初中生而言,教師可以應用激勵式的教學評價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符合其發展規律。這就需要班主任時刻關注學習的表現,發現其進步的細節,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為其注入學習動力。此外,還可以在班級制作成長記錄袋,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收集一些生活和學習中的記錄,比如自己喜歡的畫、一張獎狀等。可以在期中、期末這種階段性的時期發放給學生,可以使其了解到自己的進步和提升,可有助于激發其主動性,實現主動學習的目標。
四、開展家校聯合,增強教育力量
事實證明,學校教育不能單槍匹馬,教師更不能成為學生教育的“孤膽英雄”。學校應積極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狀況,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現在很多學校開辦了家長學校、親子共成長、牽手兩代等活動,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了校內教師的指導和引領外,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和督促,在家庭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氛圍。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是具有活力、充滿朝氣的群體。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十分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可以應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培養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學生自己具備了學習動機,發揮主觀能動性,才可以保證教學效果,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學琴. 思維導圖及其對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王曉春. 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3]楊曉丹. 和龍市漢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現狀調查與分析[D].延邊大學,2016.
“本文系邢臺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編號2001158 《初中班主任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 》結題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