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春 楊紅潔
摘要:教育不能只重視文化知識,而是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在心理素質方面和行為認知方面,才能真正發揮出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基于此,針對當前中小學生在生命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應該重點加強生命教育的力度、深度和廣度,用以幫助學生正確面對生命、重視生命和經營生命,繼而達到提高學生生命質量的目的。為此,本文立足于中小學教育開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想,系統性的分析了開展生命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希望對我國中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生命教育;必要性;策略
引言: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和體現生命價值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幫助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手段。現階段,中小學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核心內容,多表現在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和管理生命等方面,即通過生命教育要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和生命的價值,進而使學生更好的綻放生命與管理生命?;诖耍行W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根據中小學生對待生命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生命教育方式、內容,以此為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一、中小學教育開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中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和平、富裕的年代,很多學生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是最好的,生活中也不會受到一絲絲的委屈和刁難,這就導致部分中小學生猶如溫室中的花朵,一旦遇到打擊或者遭受逆境就會產生錯誤的認識和想法,甚至還有可能做出危害生命的抉擇。所以說,面對現代社會背景下的中小學生,大力開展生命教育具有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下面將從身心健康、道德品質和學習信心三個方面,詳細分析開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師、家長乃至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只有保證中小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才能使其成為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優質人才。就當前中小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而言,很多學生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問題,例如有些中小學生在面對挫折和打擊時,常會選擇逃避的解決方式,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不良心態、思想和行為,最終有可能對生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1]。為此,中小學教育有必要及時調整教育方向和模式,合理科學的借助生命教育幫助學生養成一個正確的心態和思想。此處以中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為出發點,系統性的探討開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第一,生命教育下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可貴,幫助學生形成生命至上的思想,進而使學生無論在面對何種困境或者挫折時,都能夠秉持著不辜負生命的原則去尋找其他解決方法,從而使學生養成一個健康的心理和思想。第二,生命教育過程中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像是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就有可能對生命造成傷害,所以通過生命教育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最終還給學生一個健康的身體。由此可見,中小學教育之中大力開展生命教育,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生命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必要性,還可以體現在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方面,隨著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教育將生命教育和德育教育融為一體,并創新出了適合中小學生的教育體系,繼而在保證文化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精神,最終為學生后期成長及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2]。之所以說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生命教育下不僅可以讓中小學生懂得保護自己的生命,還能夠讓學生懂得不傷害他人生命,進而使學生形成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和團結友愛的思想意識。第二,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體現生命價值,幫助學生形成“生命是一種責任”的思想品質,從而為學生適應自身與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中小學生命教育之中將革命先烈不畏犧牲的精神作為重心,突出先烈們為了后代子孫的生命和未來,甘愿將自己的生命作為支撐橋梁,促使學生深刻的認識生命的價值,以及讓學生感受到生命就是責任,最終助其利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所以說,生命教育對培養和提升中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素養精神,具有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意義。
(三)有益于強化學生學習的信心
學習是學生的根本義務,更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主要途徑,而中小學教育之中開展生命教育,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信心,繼而為學生成為一個品學兼優和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3]。例如,教師將霍金的事跡作為生命教育的出發點,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霍金在身心受到巨大打擊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利用有限的生命創造巨大的人生價值,反觀自己健全和健康的身體又有生命理由浪費和揮霍,最終使學生產生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意念。
二、中小學教育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基于中小學教育開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與之相符的生命教育內容,以及創新最為適應的生命教育方式,才能有效提高生命教育的質量與效率。為此,下面將從多個角度闡述開展生命教育的策略及途徑,希望可以為中小學全人教育提供良好的幫助。
第一,運用多媒體功能升華生命教育內容。為了進一步加深中小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可以將多媒體作為生命教育的手段,借此將單一、局限的生命教育內容,轉變為生動、形象和豐富的圖像信息。例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的生命都具有價值和意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功能為學生展示《長津湖》電影中的片段,使學生通過觀看“冰雕連”的英雄事跡,深刻感受生命的可貴、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價值,最終使學生正確面對生命、熱愛生命和尊重生命。
第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生命教育的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在此時段缺乏正確的引導,就有可能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生命認知,繼而對學生的生命造成威脅。因此,教師要將保護生命、保護他人生命等作為生命教育的基礎內容,促使學生養成生命大于一切的意識,從而使學生無論在面對何種逆境、挫折和困難時,都不會產生放棄生命的念頭。
結語:綜上所述,中小學教育中開展生命教育對保護學生生命,以及對促進學生長遠發展起到了必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中小學生命教育老師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致力于創新生命教育的方式和內容,用以為中小學生營造出更為適應、高效和全面的生命教育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石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命教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9.
[2]田嬌嬌.小學安全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3]劉德.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建構[D].北京體育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