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妮 田榮富
摘要:日本護理保險采用的是賦課方式,在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和經濟增長緩慢的狀況下,護理保險財源存在明顯的不穩定性。受保險費約束和財政負擔加劇的背景下,護理保險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巨大挑戰。日本護理保險制度面臨的財源危機對于我國構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日本護理保險制度;財源問題;賦課方式;可持續性;啟示
一、日本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財源結構
日本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于2000年4月1日開始實施,該制度采用社會保險方式,作為日本的第五大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加入和普享原則的特征。日本護理費用由護理給付和利用者本人負擔部分構成。護理給付是由護理保險財政支付,財源由公費50%和護理保險費50%構成。公費是指以稅收為財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負擔金。50%的公費負擔是由中央政府、都道府縣、市町村的三級政府按一定比例負擔。其中,居家護理服務給付費的負擔比例分比為25%、12.5%和12.5%。護理保險設施等的給付費負擔比例是20%、17.5%和12.5%。
另外50%的保險費由第1號(65歲以上)和第2號(40-64歲)被保險人分擔,根據3年制定一次的《護理保險事業計劃》,按照人口比例決定保險費比例。截至2021年兩者保險費的負擔分別為23%和27%。根據人口比例決定保險費負擔,即使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也能夠保證第1號被保險人和第2號被保險人的人均保險費維持在同等水平上。因此,使用該種方式決定保險費負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負擔的公平性。
二、日本護理保險財源面臨的問題
1.護理給付費用持續增加
老年人口的大幅增加以及老年人的高齡化現象導致護理服務需求大幅增加。并且獨居老年人以及夫婦老年人家庭數量持續增加,削弱了家庭自身提供養老、護理服務的功能,從而促進護理服務社會化需求的增加。在諸多因素的疊加作用下,護理服務需求持續增加,護理保險給付費用也相應增加。護理服務總費用由2000年度的3.6萬億日元增加到2019年度的10.8萬億日元,其中護理保險給付費用從3.2萬億日元增加到9.9萬億日元。在此期間,第1號被保險人人均護理保險給付費由14.5萬日元上升至27.3萬億日元。平均壽命的增長將進一步促進人均護理保險給付費的增加。預計2025年護理保險給付將達到15.3萬億日元,2040年為25.8萬億日元。保險給付持續增加必然加重政府財政負擔和被保險人的保險費負擔。
2.政府財政收支持續惡化
2021年度日本政府的一般財政預算達到106.6萬億日元,其中稅收為57.4萬億日元,占一般預算的53.8%,不足部分采用增發國債進行籌資。預計2021年度末一般國債累計余額將達到990.8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在一般預算支出中,社會保障支出為35.6萬億日元,占整體預算的33.5%,位居第一,第二為國債費支出達到23.8萬億日元,占預算支出的22.3%。在2000年度至2020年度期間,社會保障支出增加了96.1% ,而稅收由50.7萬億日元增加至63.5萬億日元,增幅為25.2%。在長期經濟增長停滯,稅收增長緩慢的背景下,社會保障等剛性支出持續增長,為了填補財政赤字,結果導致國債發行余額大幅增加。在此期間,國債累計余額達到985萬億日元,增幅為167.7%。2020年度末政府累計債務余額超過1216.5萬億日元,債務規模是GDP的237.6%,是發達國家中財政狀況惡化最嚴重的國家。而且,新型肺炎疫情對日本經濟增長產生了巨大負面影響,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面臨巨大挑戰。
3.被保險人的保險費持續上升
護理保險給付中被保險人負擔的50%部分由第1號被保險人和第2號被保險人根據人口比例決定負擔比例,現行負擔比例為23%和27%。2021年度第1號被保險人的每月人均保險費的平均金額是6014日元,較2000年度的2911日元增加了106.6%。第2號被保險人保險費從2075日元上升到6310日元(厚生勞動省概算),增幅為204.1%。然而日本2人以上工薪家庭收入從1997年的峰值減少了約5%,在此基礎上醫保、年金保險費的大幅上升進一步減少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約61%老年人的家庭收入的80%以上來源于養老金收入。這說明護理保險費的持續增加成為各個家庭的沉重負擔。此外,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預測,預計2025年第1號被保險人的每月保險費上升至7200日元,2040年達到9200日元,相對2021年分別增加19.7%和53%。因此,保險費上升將進一步加劇被保險人的負擔,在保險給付持續增加的狀況下,如何確保護理保險給付中50%由保險費負擔部分的穩定增加,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三、日本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財源問題對中國的啟示
日本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采用社會保險方式,具有強制加入特征,屬于現收現支的賦課制。在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加,經濟穩定增長的情形下,該制度具有較佳的穩定性。然而,在人口結構急劇惡化,老年人口持續大幅增加,經濟增長緩慢的狀況下,財源的可持續性面臨巨大挑戰。我國在十四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內構建并完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是促進共同富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舉措。然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及速度與日本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日本護理制度面臨的財源問題對我國具有如下的啟示意義。
第一,采用固定財源收入確保護理服務財源的穩定性。一是導入普及長期護理保險,老年人必須繳納一定保險費。二是征收財產、遺產稅,按固定比例用護理服務運營。三是設立中央和省級調劑基金,對人口老齡化嚴重和財政薄弱地區進行調劑。
第二,進行中長期規劃抑制需求過快增長,減緩財政負擔。一是根據人口結構變化每3年或5年制定一期護理服務規劃,維持需求總量和供給總量的合理增長幅度。二是強化地方政府前瞻性規劃的約束力,實現年度護理財政支出平衡。三是加強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護理部門的監督職責,提供和滿足基本護理服務需求。
第三,導入激勵機制,促進個人健康維護。一是開展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及健康維持的科普講座,培養利于健康生活的習慣。二是,加強護理預防知識及服務的普及與深入,通過預防降低重癥化風險。三是對健康老人采用保險費減免或現金獎勵方式,增進健康維持動力。
參考文獻
[1]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後の社會保障改革についてー 2040年を見據えてー,https://www.mhlw.go.jp/content/12601000/000474989.pdf
[2]田榮富,勵利.準市場としての介護保険サービスの需要と供給についての分析[J].久留米大學經濟研究會 經濟社會研究,第60巻,2019(1):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