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梅
摘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路與方法有很多種,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目的就是給予學生更多有價值、有實踐性的課程知識,而通過不斷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信息。因此,本文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展開如下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方法;分析
引言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育領域中,能夠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路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都是前人做了很多的實踐研究才總結出來的經驗與方法。為了將這些有用的課堂教學方法運用于語文課堂實際教學之中,文章將從教學內容的準備、教學情境的設計、教學訓練的安排等方面,一一探索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路與方法,以期通過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給予學生更多有價值的學習建議,從而促使學生能夠高效地學習語文課程知識。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遇到的問題
(一)過于片面追求效率
受到教學大綱壓力的影響,很多教師都習慣將課本中的語文知識直接灌輸于學生,而學生將面對著大量的課程知識學習與作業的完成,這無疑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壓力,反而會影響到語文課程教學的效果,從而促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過于片面追求課堂教學效率,反而會帶來不好的教學影響。
(二)教學技術運用不當
當下許多學校都具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設備,而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有效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效率。但是,在運用過程中,也發現不少教師的運用方式不恰當,將很多無用的素材信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出來,這不僅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擾亂學生的學習思路,促使他們不知道哪些知識信息是學習的重點。
(三)教學理念仍需更新
雖然當下我國教育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很多創新的教學理念也逐漸滲透進了語文課堂教學之中。但是,也有非常多的教師深受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習慣運用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開展課程教學工作,以為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信息。可是,隨著知識的深入,不斷灌輸課程知識只會讓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而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與動力[1]。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做好語文教學內容的課前準備
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做好語文教學內容的課前準備,以圍繞學生想學習的語文知識來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使得語文課程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那么當教師講授語文課程內容時,學生也會愿意去聽、去學習其中的知識道理。其中,對于如何做好語文教學內容的課前準備,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以學生為核心,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以及思維思考方式,融入一些較為生動形象的語文教學內容,以使得學生能夠被直觀地內容所吸引,從而主動去學習與探究語文課程知識,進而取得學習上的主動。二是,將收集到的課外素材內容與實際課程教學內容相互融合,尤其是在講解一些文章內容時,可以加入適當的圖片、音樂素材,以構建一個良好的語文閱讀氛圍。三是,利用相關文件處理軟件,對素材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形成具體的教學課件,從而有效將教學課件內容講授于學生。
(二)落實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工作
以情境來帶動學生的語文探究興趣,也是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途徑。其中,在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引入一系列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教學素材內容,并針對情境提出適當的課程探討問題,以使得學生能夠結合課文知識來解答課程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情境的創設也要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即創設出來的情境應該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不因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氣氛而創設一些與課文內容不相關的情境,也不要為了讓學生產生質疑而設計一些無法解決的情境問題,只有充分依據語文教學內容、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才能有效創設針對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情境的學習。
(三)重視語文課后訓練的設計與安排
對于學生新學的語文課程知識,也要重視引導學生做好及時地復習,唯有這樣才能做好知識的鞏固,并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那么在課后,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語文作業,讓學生能夠及時地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同時,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以針對性地安排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課程作業,這樣才能有效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展開課程知識的查缺補漏。此外,教師也需要注意課后訓練內容的實踐性,即安排一些具有實踐性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可以圍繞任務開展語文課程實踐,以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深化對語文課程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三、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案例分析
下面本文以部編版初中語文寫作“學習描寫景物”內容為例,就如何引導學生高效參與到語文寫作知識學習展開如下案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一)課前
寫作“學習描寫景物”是初中語文教學階段的重要寫作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將所學的景物描寫方法運用于實際的有效途徑,因而組織與開展景物寫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寫作中,發現一些學生對寫作老是提不起興趣,缺乏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時間,將學生之前學習過的寫景類課文內容歸整起來,以幫助學生集中記憶寫景的普遍手法、詞匯運用。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的方法,按照模塊將已學文章中的詞匯、句式以及寫作手法展開整理,讓學生可以利用課前時間學習與探究。然后,為了增強學生的文章創作靈感,還可以從網絡收集不同的自然景物圖片,并將其融入到教學課件之中,從而讓學生可以看到更多的自然景物,進而由此促使學生產生寫作的信心與動力。
(二)課中
為了提升語文寫作課堂的教學氣氛,使得學生都能加入到寫作大隊伍之中,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創設的手段,圍繞多媒體引入的圖片內容,設計不同的寫作學習問題,以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寫作問題的學習與探究。比如,可以提出下面這些問題:
1.請看一看多媒體設備上的景物圖片,并以簡單的詞匯對“物”的特點展開描述。
2.一般描寫景物會運用到哪些寫作手法、詞匯句式呢?
3.請談一談你對景物存在哪些獨特的思想情感?
通過借助一些實際景物圖片,引發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在思考如何描寫景物的過程中,逐漸增強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有效創設出良好的文章內容,最終促使學生的語文寫作學習效率有所提升[2]。
(三)課后
由于語文寫作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課后時間,組織一次關于景物描寫的實踐探索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并利用已學的景物描寫方法,對景物展開有效寫作,由此鍛煉學生的寫作運用能力,從而在寫作當中,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更能有效提升語文寫作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照相機,去拍攝自己想要描寫的景物,讓學生在拍攝過程中更為了解景物的特點,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寫作欲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情境以及教學課后實踐等方面,一一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實施創新與優化,以促使語文課堂教學工作變得更為的高效,從而幫助學生有效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之中,進而在語文課堂知識的學習與互動之中,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思維。
參考文獻:
[1]郝瑞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方法[J].新課程,2019,21(3):74-74.
[2]王會娟.關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讀與寫,2018,15(7):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