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芹
摘要: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改革,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也在不斷深入。在注重素質教育的當下,幼兒園的教育也由傳統式的教育,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育模式,為了使小朋友在幼兒園里能形成更好的學習品質,幼兒教師一定要探索有效的、適合幼兒的培養方式,讓幼兒在園所中通過學習,使幼兒的智力、體力、以及個人品質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讓幼小銜接完美過渡,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品質。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教育;幼兒學習品質;培養
引言
“學習品質”是近年來幼教領域一個新的關注點,幼兒時期是培養學習品質的關鍵期,在此階段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教育活動對幼兒未來的智力發育、學習習慣、個性品質等綜合素質都是十分有利的。幼兒園小朋友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對于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他們面對未知世界的態度甚至是成人都需要學習的。我們要知道,求知欲的激發對于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因而教師要講究方法,有針對性地去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因此,教師須做有心人,多多關心孩子們的成長,為其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幫助。
一、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幼兒學習品質培養的策略
(一)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改明確指出,在課堂上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要求不光應用在中小學的教育范圍內,幼兒園也應遵循這一教育原則,讓幼兒作為課堂的主人。作為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切教學方案都應該從幼兒的需求出發,幼兒教師要擺清自己的位置,將自己作為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自主探索,此外,必要的實踐也不能缺少,充足的實踐是孩子們鞏固自主學習習慣的堅強保障,這一點尤其需要注意。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時,為了幼兒能夠更快、更好地成長,教師要對幼兒在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讓幼兒切身感受到科學教育活動的現實意義[1]。
(二)提供多元的教學資料,培養幼兒學習的創造性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是好奇心最強的階段,因為他們的認知有限,所以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也是人之常情。而這一特點完全可以被教師利用起來,因而教師要想方設法找尋一些有趣的喜聞樂見的教學資料,從而讓他們對教學活動更加上心。這些教學資料主要包括PPT、影視作品等等。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可以為同一年齡段的幼兒們提供不同層次的教學材料,以滿足幼兒的不同學習需求,教學材料的差異可以激發出幼兒不同的興趣和潛能,這個刺激的過程是幼兒成長所需要的。
幼兒階段對于動手操作活動是十分感興趣的,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們的喜好,為幼兒設計一些有趣的主題操作課,并在課程中深入不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想象選取不同的材料進行動手操作,一旦習慣養成并堅持下去,幼兒的綜合素質就會明顯提高。
(三)創新教學方法,訓練幼兒的專注力
幼兒時期的孩子們,自制力相對有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不足為奇,尤其表現在對學習的專注力不夠,如沒有教師的及時幫助與糾正,孩子們的成長將會面臨不小挑戰。幼兒教師作為啟蒙教師,對幼兒的專注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例如:設計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在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進行操作和研究,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從而提高幼兒的意志力,讓幼兒在動手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專注力。
(四)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階段很容易被有趣的事情吸引,所以教師可以充分抓住幼兒的這一階段特點,為他們提供一些有趣的教具,從而讓其對科學教育活動產生濃厚興趣。由于幼兒生活及學習經驗不足,所以他們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不足,在參與教學活動時會出現不少錯誤,這種時候教師不要馬上對幼兒進行糾正,而是要一點一點的引導幼兒去思考,讓他們自己找到錯誤所在,加以改正。總而言之,作為幼兒教師,要給予幼兒足夠的包容和理解,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對幼兒多加鼓勵,讓幼兒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大膽的創新、勇敢的探索。另外,教師還要尊重和理解幼兒,對于幼兒錯誤的行為和想法,要耐心的講解和引導,不能用嚴厲的態度或犀利的語言斥責幼兒,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而幼兒遭遇失敗時,容易滋生負面情緒,這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并幫助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其戰勝困難,令其獲得成功感與滿足感。
(五)尊重幼兒的質疑,培養幼兒的資源利用能力
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得他們對很多未知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理。幼兒經常會提出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幼兒教師在面對幼兒的這些疑問和質疑時,不要第一時間就給幼兒解答,而應該引導幼兒對自己的疑慮進行探索,然后幫助幼兒將自己探索出來的信息進行整理,進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引導式教學,高度強調孩子們的主體性,并能激發幼兒的潛能,使其探索能力有所增強。當然,如果幼兒小朋友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惑,教師還要做到認真傾聽,不能出現不耐煩的現象打擊幼兒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要第一時間給幼兒反饋,多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來激發幼兒進行自發學習,進而使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2]。
(六)正確引導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們是十分渴望得到他人肯定的,所以教師要多運用正能量的語言來夸贊幼兒們的優點和突出表現,讓幼兒從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面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教師要引導他們自己找到自己的錯誤,讓幼兒能夠客觀的認識自己。另外,合理的自我評價對于幼兒來說也十分重要,采用提問的方式或者問答的方式,讓幼兒自己說一說自己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有哪些收獲?又有哪些不足?如果下一次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這樣幼兒的反思能力自然有所提升。
二、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時期培養小朋友們的學習品質,是十分有必要的。幼兒教師在進行學習品質培養時,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生活經驗,來設計出符合幼兒的教學策略。首先,幼兒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進而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其次,作為教師,我們務必要積極探索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開展學習品質培養的有效策略,這一點對于我們如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質意義非凡。最后,幼兒教師要給予幼兒絕對的尊重和包容,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總而言之,幼兒是我們國家的希望所在,所以,對其開展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應注重對其學習品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白孟秋.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J].孩子天地,2020,5(16):7-10.
[2]盧夢娜.在科學活動中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J].考試周刊,2021,4(9):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