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強
摘 要: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開展,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教師管理轉向學生管理,由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及質量,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及進步的教育管理目標。文章以自主管理為切入點,注重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培養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為學生日后更好地成長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自主管理,充分地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做好自我約束,以實現自我超越,進一步提升班級管理質量,使學生真正地成為班級的主人。
關鍵詞:自主管理;班級主人;班級管理
一、 前言
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要求教師立足于新的教育教學發展形勢,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通過利用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規則意識,使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以促進學生的成長及發展。學生自主管理工作開展,要注重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推進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深入發展。在教學管理中,教師要積極創新班級管理理念,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掙脫傳統理念束縛,切實、有效地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及質量。
二、 新形勢下自主管理工作落實的必要性分析
自主管理注重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能夠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為學生更好地成長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下,中小學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開展,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突出教育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小學生有效地參與到知識學習當中。關于自主管理工作落實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踐行素質教育改革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進行學科教學以及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自我管理工作的落實,實現了對新課改理念及素質教育理念的踐行,真正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
(二)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培養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在落實自主管理工作過程中,引導小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并指引小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管理和約束自己的行為。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使小學生對學科知識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及掌握,有效地提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在新課改及素質教育改革背景環境下,自主管理工作的落實,對于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落實小學生自主管理工作,使小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及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科知識的內化發展。這樣一來,有助于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及進步的教學目標。
由此可見,在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自主管理,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顯得尤為必要。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需要對這一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并做好科學、合理的安排,不斷地提升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以實現小學生更好地成長及發展目標。
三、 新形勢下學生自主管理工作開展對策分析
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下,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要注重聯系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突出教育管理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提升學生自主管理的效果及質量。對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加強管理小組的構建,為學生自主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自主管理模式在中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要注重做好組織建設,以組織為基礎,推進班級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注重對班級管理小組進行構建,使班級管理小組與教師之間形成有效的配合,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班級管理小組構建時,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定位,根據學生的意愿,采取班級選舉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舉出班級管理小組,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通過這一方式,能夠使學生更愿意服從班級管理,使班級管理的效果及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班級管理小組構建時,教師可以結合班委會的情況,讓學生自主選舉出班長、學習委員、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勞動委員等職務,構建班級管理小組,行使班級管理的職責。在班委會選舉過程中,完全以學生自主的方式進行,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在學生面前進行演講,說一說自己想要選舉的職位。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選舉出班委會成員,幫助教師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學生們通過自主選舉,選出班委會成員,表達了學生的意志,有助于使班級管理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
(二)自主設計班級“規則”,突出班級管理工作要點
學生自主管理工作開展,對于班級規則的制定,要注重遵循學生的意愿,從而提升班級管理的效果及質量。新形勢下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要以“班規”為基礎,發揮班規的強制性作用,使學生的行為更加規范。通過班規建設,逐漸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養成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在班級自主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的方式,構建學生認可的班級管理制度。這樣一來,能夠使班級規則在班級管理中得到有效的滲透及實踐,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使學生的共同意愿在班級管理中得到有效的體現。
例如,班級規則的制定,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探討和分析,通過“群策群力”的方式,設計自主化的班級管理規則,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進行突出,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結合班級管理目標內容,突出管理目標,使班級管理工作有效地開展。班級規則的設計,圍繞學生學習、班級活動做好把握,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以學生指定的班級管理規則,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使班級管理的效果及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三)做好班級管理活動執行,使自主管理工作真正落實
班級管理工作對自主管理模式的踐行,要對班級管理活動做好把握,使其得到真正的落實,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自主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要突出人性化、針對性的管理理念,讓學生對班級規則接納后,對規則進行有效的執行,從而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及發展。新形勢下,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不單單要在規則制定、管理人員選擇上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更要讓班級自主管理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實和踐行,推動班級管理活動落地,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