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泳慧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互聯網;方式方法
在當前中職教育階段,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包括很多內容,如課上課下混合式教學、微課、慕課教學以及云平臺教育、課堂同步教育等等。當代中職教師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科學使用這些方法,不僅有助于中職教育新生態構建,推動當代中職教育智能化發展,更重要的是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節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一、互聯網+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一)引入互聯網技術有利于中職計算機現代化建設整體水平提高
創新學生學習與發展模式是我國當代學生教育建設現代化、規范化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國家以及學生科學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國家教育部門以及學校應通過對現有的學生學習與發展情況以及其構成方式與方法,布局和措施進行科學的研究和有效的論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認識和水平,有效推動和發展我國學生教育科學化的提升與進步,在有效提升其效益的基礎上,科學推動當代學生培養以及教育現代化發展工作的進步與提升,保證其培養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引入互聯網技術是學生階段基礎教育與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以及基礎教育的全面提升和深化改革,中職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與發展教育教學也從最初的“知識決定論”時代,逐步走向核心素養的全新時代。《學生職業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與發展教育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水平,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讓學生科學的掌握各種技能與知識的學習方法,全面提升他們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而在互聯網視域下,科學引入與使用數字信息技術作為當代教師教學與學生培養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其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也必須受到重視,使其能夠切實發揮出應有的效用,達到良好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在學生學習與發展教育教學中必須注重創新學生學習與發展教育策略的研究,進而增強其有效性和科學性,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最終目的。
二、互聯網+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
(一)構建情境教學模式
很多教育專家認為,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最大的作用是通過情境構建等手段為學生構建一個知識需求情境,引導學生在整個情境中,通過自我探究或者合作學習等手段,自我完成整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建構主義思想的核心符合當代教育的核心指導思想,就是對當代素質教育下學生科學培養思想的一種再現以及詮釋。因此,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借鑒這樣的思想和方法,科學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水平。此外,任何教學活動都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育優質效果的保證,只有讓學生這個主體自身對于即將學到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興趣,他們才會主動的調動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進而主動地投入到相關技能與知識的學習中。基于此,教師應注重學生技能與知識探究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積極采用情境教學等學生認可且喜歡的方法對學生展開教育,從而保證學生培養效果,增強學生技能與知識水平掌握。
例如在教授學生關于計算機的輸入設備相關技能與知識的時候,教師在教學初期,可以先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大家構建一個這樣的教學情境:你作為一個計算機安全工程師,系統出現了混亂,你需要查看并分析是哪里輸入設備出了問題或者是被人控制,情境設立完畢后,教師還可以利用語言來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以及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計算機綜合素養。如“如果是你們,你們該如何去做呢?應該從哪里入手呀?”等等,用問題引導和情境構建的模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不僅有助于學生探究意識的激發,保證學生培養效果,還能科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二)采取微課教學模式
微課教學是當代學生科學培養以及教師科學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思想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將需要講授的知識按照不同的教學需求,分為幾個不同的部分,并將這些部分分別錄制成一些較為短暫的視頻,讓學生在網絡上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進而在不斷反復學習或者練習中,有效掌握這樣的知識。教師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不妨積極使用這樣的方法。
如在教授學生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互聯網上的慕課平臺或者微課平臺,積極尋找一些關于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概念講解案例和視頻,接著利用微視頻展示操作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明確其具體知識和學習板塊,進而在探究活動中,利用微視頻同步講解的手段來幫助學生逐步掌握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具體方法,最后則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課后問題來進行獨立的操作驗證。教師還可以先利用一些有趣的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微視頻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接著再將一些學生熟悉的模式或者元素穿插進來,待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將學生分為幾個探究小組,讓學生在組內就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技能以及知識內容進行在線的深度挖掘和有效性探討,從而提升他們的探究意識,激發他們的探究思想,讓他們逐步構建出新的學習模式以及自身知識獲取策略,科學掌握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相關知識。此外,教師還應將這些短視頻知識傳到家校或者教育同步平臺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科學適當地進行定制化學習,在提升其自主素養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學習這些知識,嚴謹科學的完成對應知識的系統性構建。
(三)實施混合教學模式
混合式課堂教學是當代學生科學培養以及教師科學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科學掌握新技能與知識獲取手段,增強其知識獲取路徑以及效率,發展學生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數據表明,在當前各個教育階段,各級中小學教育實施課上課下網絡輔助教學的比例高達72%,通過網絡自主獲得技能以及知識的學生更是達到87%,甚至在一些發達地區,幾乎95%的學生都曾在自我知識需求下,主動通過網絡教育平臺來自主獲得對應的技能與知識。因此,當代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各大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引入網上網下混合式對分課堂教學等先進思想和手段,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培養效果,保證計算機技能以及知識的教授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無論是技能、知識還是獲取方法都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與發展。
例如在教授學生二進制與十進制相互轉化知識的時候,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自身學習素養,在最初的時候,先利用網絡在線模式來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導向性的作業并設計一些引導性問題,讓學生主動的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計算機課程專業知識有效性預習和主動型探索,進而找到自己學習的重難點,從而在課堂學習中,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探究,更好地掌握對應的知識。此外,在當前素質教育政策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變得尤為重要。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作為當代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較為先進的理念之一,教師在具體實施中,一定還要加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手段使用終端的監督以及管理,從而避免學生因自律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各種問題,直接給學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
(四)引入同步平臺模式
云平臺教育是當代互聯網時代比較先進的一種教育模式,其主要運作模式來自大數據的分析和解讀。其主要模式是指教師在完成基礎課堂知識與技能教授后,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好的云平臺上進行對應的練習,而這個云平臺根據學生對應練習的難度、錯題以及答題時間等綜合數據對學生的實際技能與知識優缺點進行科學分析和有效性探究,以此來幫助學生科學認知自己的所學缺陷,系統而全面的掌握所有知識。云平臺模式是當代互聯網輔助教學的一種全新方式,其不僅打破了原有的教育生態模式,還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綜合素養,促進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如在教授學生計算機基礎動畫制作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各種教學研平臺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激發學生對于即將學到知識的興趣,接著利用微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按步驟來進行對應知識板塊的學習和研究,并在互聯網實時交流系統支持下,進行小組合作在線探究分析,并科學掌握對應知識。預習完畢后,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對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答題 解惑,并根據大多數學生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以及對應練習。在課堂練習完畢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入對應的教育云平臺,讓學生利用平臺上的大數據分析模式,有效地進行針對性的測評和分析,進而有效增強自身的素養,完成對應技能與知識的全面掌握和系統性講解。此外,基于各種智能化教育平臺下的移動學習是當代多元化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在實際的中職計算機技能與知識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性引導,通過科學嚴謹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應用各種移動終端來對進行中職計算機課外知識的研究和學習,幫助他們在課程知識掌握后,有效進行自我突破和知識技能對外擴展,提升他們的學習綜合素養,優化他們計算機技能與知識的獲取路徑,促進他們全面發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技能與知識。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一些微課平臺或者慕課平臺,從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有效增強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和個人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科學引入不僅幫助中職計算機教學變得更加科學性和有效性,還有效打破了傳統課堂模式,有效構建了符合現在互聯網技術應用的中職教育新生態、新模式,有效推動了當代中職教育的先進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瑤.中職計算機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究[J].科技視界,2021(3):133-134.
[2]韋權.微課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3):241-242.
[3]林曉冬.基于“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