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華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品質養成的黃金時代。《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強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要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加強與社會人文的聯系,加強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教育。因此,本文就核心素養視域下,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加以探究,希望給廣大教育一線工作者一些啟迪。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德育;融合
一、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中蘊含的德育元素
(一)愛國主題
愛國主題下的數學德育元素主要包括一些數學歷史故事、數學家故事等。主要可劃分為數學史料與數學問題的創設。數學史料包括:指南針的發明、祖沖之小數等。數學問題創設包括:以萬里長城為背景的“毫米和千米”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數學之美
數學是理想思維與想象的聯合,其具有邏輯之美、對稱之美、簡潔之美、和諧之美等。數學嚴密的邏輯之美起源于建筑,人們因為有了對美的追求才有了數學。數學的對稱之美有圓和球體、有人體的對稱、藝術品的對稱。數學的簡潔之美來源于簡潔的數字與符號。數學的和諧之美有如畢達哥拉斯稱贊的整數的和諧。
(三)優秀品質
小學數學中還蘊含著大量贊頌宣揚優秀道德品質的元素。比如:數學學習中倡導合作學習在于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分類》中蘊含著愛勞動、干整潔的習慣養成;學習加減中的“植樹”在于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等。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與德育融合的問題
(一)知行不一,教師德育實踐意識弱
大量的研究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教師都能意識到小學數學與德育進行融合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實際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會有意識的融合德育教育的數學老師卻占了少部分。尤其是在常規教學中,老師普遍“重智輕德”,僅會在公開課等情況下注重德育教育的融合。
(二)教材中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不足
小學數學中包含愛國主題、數學之美、科學魅力、優秀品質等元素。且大部分教師也能意識到小學數學中蘊含著德育教育資源。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難以捕捉到教材中出現的德育資源,尤其很難注意到插圖、例題中隱含的德育資源,無法敏感的感受到教材中元素能夠進行德育教育。
(三)德育實施方法與途徑比較單一
德育實施方式是影響學生道德教化的重要因素,但是對于德育實施方法的采用,大部分老師選擇通過直接知識講授的形式,主要依據教材傳授顯而易見的道德素材,雖然講授法快速直接,但學生難以真正得到道德教化。教師運用榜樣示范法、情景法、對比法等的較少。在德育實施途徑與方法中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培養。
(四)教學評價缺乏德育評價導向
教學評價對學生起到引導、鼓勵、診斷的功能。但是目前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很少老師將道德培養納入評價體系,可以看出教師對數學德育教育的不重視。其次,教師評價的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采用練習、考試為主,對學生的評價多是量化而不重視過程中的質性評價??傊?,教學評價中缺少對學生情感的關注,不重視道德素質的培養。
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與德育融合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數學與德育融合教學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思想,樹立正確的數學教育教學觀念,做到知行合一,把數學與德育融合的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其次,教師要用心鉆研數學教材,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對數學德育內涵要清晰明確,這樣才能在教材敏感的“抓”到德育素材。然后,教師還要加強專業學習,學習教學學知識、教學心理學。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為數學與德育融合的教學實施奠定理論基礎。
(二)加強數學教材中德育實施素材的建設
首先,教材編寫工作者要優化教材編排,為數學與德育融合教學實施提供平臺。增加數學文化板塊,比如:數學小游戲、數學日記、數學歷史故事、數學家事跡等。設計包含德育教化的圖片插圖,比如:文明禮儀、生態文明等主題。
其次,教材建設要突出時代特色,德育融合教學要與學生情感產生共鳴。比如:革命時代的歷史英雄人物很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教材中可增加航天事跡、英雄人物、當代道德模范故事等,以此為體裁進行數學問題的設置。
(三)豐富數學德育教學的實施途徑與方法
豐富數學德育教學的實施途徑有很多,比如,數學文化主要包括數學歷史故事、數學家人物事跡、數學中的社會與自然關系等等,利用數學文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化,可更好的發揮數學文化的德育價值。比如,小組合作是指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發現、集體的形式中進行學習,小組合作可以規避講授式課堂中的機械聯系,能激發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與情感的雙重感知,有助于數學學科與德育共同發展。
(四)加強數學與德育融合的有序組織管理
首先,要組織教師進行集體研究,明確數學教學的德育目標。目標的確定是進行德育融合有成效的重要依據,數學中的德育目標比較難確定,筆者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小學數學目標為基礎,認為小學數學德育目標可以包括: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與積極數學活動的態度;民族自豪感與責任心;科學創新精神;生態文明意識等。
其次,優化對學生、對老師德育教育的評價機制,發揮評價的引導功能。第一,對學生評價,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評價學生要注意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日常進行表現而不只重視成績的好壞。第二,對教師評價,強化德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比例,多組織優質課評比、德育融合課堂教學比賽等活動,通過將德育教學與學生表現結合在一起的方法,考核教師學科德育實施的質量。
結語
小學生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必然。本研究基于核心素養,對小學數學中的德育元素、融合的問題、融合的途徑進行探究。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引起教育工作者對數學德育教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