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
【摘要】在新的社會環境形勢之下,強化圖書館在群眾文化工作方面的功能拓展,第一要務就是需要找到著力點、立足點,全方位的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進一步拓展圖書館在群眾文化工作方面的功能拓展,提升圖書館的公益服務意識與能力水平,在圖書館內部展開形式多彩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的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與文化精神,為國內現代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圖書館;群眾文化工作;功能拓展;分析探究;著力點;立足點
引言:
圖書館,是我們國家文化事業的核心組成部分,如今的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從傳統的之于收集、整理、歸納、加工、處理、管理信息文獻資料的方法沖破出來,根據圖書館日常運營的實際狀況,以及圖書館的所在區位為出發點、落腳點,找準著力點,全方位的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方式,做好圖書館群眾文化工作方面的功能拓展,為圖書館的持續、長足、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一、始終堅持群眾文化的公益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群眾文化要想不斷地繁榮進步,就一定要秉承公益性,公益性文化事業實際上主要還是靠國家政府的資金投入,公益性文化建設與其他企業文化和經濟性的文化產業是完全不同的。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公益性文化存在的主要意義,就是培養廣大老百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態度,以此來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質。確保社會主義能夠一直朝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方向不斷發展。
科學的群眾文化,一定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實際上,發展群眾文化事業,一定要依托社會經濟。經濟是一切活動展開的基礎發展,文化經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社會經濟。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文化和經濟就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更新先進的理念,將改革發展與繼承盡可能的結合在一起。在圖書館內部的管理體系,設置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在圖書館的發展下不斷地進行改革,需要將傳統老舊的觀念撇棄,將文化的意識形態重新樹立,重視文化的經濟屬性,實際上,群眾文化產業本身就是第三產業,可以在圖書館中發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既然是一種產業,那么就永遠不可能脫離市場經濟的軌跡而存在。
二、圖書館展開群眾文化工作需找準立足點
(一)以圖書館具體狀況為立足點
實際上,圖書館的規模有大有小,無論是保存的文獻資料數量,還是范圍,以及內部的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管理能力水平、服務質量,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低之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圖書展開群眾文化工作方面的功能拓展,一定要立足于圖書館實際的運營狀況,以內部的館藏資源為前提與基礎,補充相應的社會力量,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二)以圖書館所在區位為立足點
一般來說,每個區域的圖書館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基于這種有特色的圖書館所展開的群眾文化工作功能拓展活動,也一定需要充分的考慮到圖書所在區位的實際狀況,圍繞著所在區域政府部門出臺的戰略發展方針政策,以圖書館特色的群眾文化為基礎,來不斷的拓展群眾文化的功能。
三、以不斷豐富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為基點
(一)以圖書館長久以來傳承的文化積累為著力點。圖書館存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國家傳統文化進行相應的收集、整理、保管、傳承,令我們國家的優秀文化能夠充分的得到有利的傳播、運用,以此來滿足群眾文化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實際需求。
(二)以圖書館的教育功能為基點
圖書館的教育功能與群眾的自身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說圖書館需要將文化、教育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在展開文化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融入一些文獻、咨詢、閱讀、講座等功能,
(三)以圖書館的諸項服務功能為基點
服務,是圖書館各項功能中最核心的關鍵部分,再加之圖書館又是社會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圖書館的設施建設、文獻資料,還是內部的諸多信息資源,都是組成這個公共文化體系的前提與基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圖書館的群眾文化工作,一定需要基于文化功能為基點,以圖書館長久以來的歷史文化沉淀、經驗為前提與基礎,不斷的為人民群眾傳輸公共文化產品、公共文化服務,以此來最大程度的滿足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
四、全方位的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
總的來說,文化的價值與作用沒有像社會經濟那樣更加直觀。文化主要是通過一種比較隱形的教育,使得老百姓的精神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振作起來,通過組織相應的文化活動,能夠令社會大眾在娛樂中感受到精神的快樂文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對于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與事業而言,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文化在社會大眾之間的傳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所以說圖書館要抓住這一具體的特點,豐富社會大眾的生活,為提高精神境界提供可靠的途徑。
(一)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圖書館
近些年來,信息時代的到來,推動了計算機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也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數字化、智能化圖書館,實際上就是以互聯網信息管理技術、數字化、智能化處理技術、信息資源建設為前提與基礎,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保存文獻信息資料,為圖書館展開更大規模的群眾文化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利用數字化服務展開群眾文化工作。
如今,大部分的讀者用戶都會選擇網絡讀書的形式,這種閱讀方式要比傳統的方式更加的靈活,便捷,有基礎條件的圖書館可以講館藏的書籍上傳至網站,這樣一來,就更能方便讀者在網上進行閱讀、學習。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性的下載,如果說小規模的圖書館沒有相應的條件,就可以利用互聯網與大規模的網站建立相應的聯系,實現資源的共享。除此之外,圖書館也可以將舉辦的講座通過攝影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制作成短視頻上傳至網站,這個時候就方便沒有參與現場講座的讀者可以通過網上觀看視頻的方式來學習,畢竟圖書館基本的講座規模都是有限的,很多時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參與進來,很多東西都是非常有限的。利用上傳攝錄視頻的方式,可以拓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功能。
五、拓展圖書館群眾文化的服務空間
(一)朝著社區方向拓展
實際上,很多有文化需求的用戶都在社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圖書館的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基于社區,基于基層的實際狀況,不斷的深入群眾、貼近群眾,根據社區的文化需求,來拓展群眾文化的諸項功能。圖書館可以與社區合作展開相應的保健、健康知識講座,也可以將圖書館的藏書送至社區,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二)朝著企業方向拓展
一般來說,社會上一些大型企業內部都是建有圖書館的,但是無論是圖書的類型,還是圖書的數量都是十分有限的,沒有辦法進一步滿足員工的文化需求,基于企業的這種實際狀況,就為圖書館提供了文化傳播最有利的條件,圖書館可以與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展開必要的員工培訓教育活動,不斷的豐富企業員工的文化需求。
六、拓展圖書館群眾文化的服務方式
(一)流動式的圖書館
流動式的圖書館本身就具有比較靈活,便捷,主動,節能的特征,是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一個全新方式,不僅能夠方便讀者去閱讀,也能夠在內部營造出傳播科學知識文化以及從事公共資源共享的主要目的,更能夠滿足社會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二)有針對性的開設特色的圖書館
這里所指的有針對性,實際上就是針對某種有特別需求的群體,比如說殘障群體,老年兒童群體。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在館內設置一個館,為這些特殊群體提供比較有特色的文化服務。
(三)建立各種業余的閱讀活動
為了能夠充分的調動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基層的圖書館需要將有文化底蘊,熱愛文化的群體抽選出來,利用專業的方式對其進行培訓指導,并且為這些群體提供免費的培訓場地,讓他們建立起具有各種特色的團隊,利用節假日或者是空余時間,可以在公園,社區等地方推廣閱讀活動。
(四)轉變基層圖書館的工作職能
基層圖書館需要將原有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模式轉變,首先,基層圖書館需要強化信息工作,注重調查研究,第一時間針對群眾的活動的效果展開交流,掌握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的具體動態,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引導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朝著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圖書館還要強化典型的引導作用,實行科學合理的目標導向,引導群眾閱讀活動更上一個臺階。
結束語
時代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圖書館的群眾文化工作模式需要貼合實際,不斷的豐富創新,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與質量,盡可能多的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為國內圖書館事業的建設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萬小榆.淺談加強圖書館館員服務意識,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9(03):110-111.
[2]楊少寧.基層公共圖書館與群眾文化工作關系淺議[J].圖書館論壇,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