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在各科目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應用價值毋庸置疑,特別是對落實學科素養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然而,根據該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過程中,許多教師對作業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與“雙減”政策的要求嚴重不符,這給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不僅無法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的價值,還造成了學生學習效率低、興趣不濃等問題。鑒于此,本文就“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作業設計展開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作業設計
作業作為課堂的延伸,既能幫助學生有效預習新知,也能使學生鞏固所學,對提高學生能力與核心素養的良好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的作業設計中,仍有不少的英語教師對作業的認識不夠全面,尤其是在“雙減”政策被提出的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如作業形式單一、作業統一化、過于注重書本等,不僅無法充分展現作業的功用與價值,還阻礙了學生潛力的挖掘與個性的發展,同時也不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作業設計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力求通過有效的優化措施,實現“提質減負”的目標。
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作業設計現狀
作業作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高學生能力、落實學科素養培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部分教師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作業非但沒有精簡,反而變得繁雜,學生的課業壓力越來越大,這與最新提出的“雙減”政策嚴重不符,因此,為進一步完善單元整體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教師有必要對作業設計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現今,在作業設計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作業數量大,重復內容較多。單元整體教學,指的是將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從單元目標出發,關注單元整體的效益。與一課一教的方式相比,單元整體教學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科目標,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但在實際的教學中,許多英語教師為促使學生有效掌握所學的內容,會給學生布置非常多的作業,認為英語就應該“多讀、多寫、多練”,且作業內容重復現象嚴重,抄寫、默寫占比很大,這樣的作業設計必然會讓學生感到無味、厭煩,產生逆反心理,最終使得作業質量越來越差。
第二,作業統一化,未尊重個體差異。部分教師為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布置作業的時候通常會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這樣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然而,這樣并不是真正的平等與公平,反而會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潛力,同時與“雙減”政策的要求相悖。
第三,作業偏書本,與生活聯系不足。在“雙減”政策的實施下,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以“提質減負”為目標,讓學生可以快樂作業、高效作業,最大限度提升作業的質量,但不少教師都側重于從書本出發,為學生設計許多偏書本的作業,與生活聯系不足,以致于作業變成了讀書、背書,難以實現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育。
二、基于“雙減”政策的作業設計
在“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作業設計應當進行一定的改變,而所謂的改變,不只是作業的變動,而是要考慮如何進行綜合治理,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能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對作業設計進行深入研究。
(一)結合學生學習需求,讓作業“五彩繽紛”
判斷作業設計是否有效,主要看學生有沒有及時鞏固課堂知識,作業的效率是否有所提高。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英語作業基本是抄寫、默寫、做題等,作業既簡單又乏味。對此,應當結合學生學習需求,讓作業“五彩繽紛”。在作業設計中,教師要考慮到小學生愛唱愛跳、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為他們設計一些可以“動”起來的作業。例如,在How do you feel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確保學生可以掌握happy,sad,angry等幾個關于情緒的詞匯,所以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基于課堂的學習,用這些詞匯創編一些表情或動作,要體現出它們的含義。第二天學生帶來了他們的作品,并在課堂上進行了分享、展示,學生邊做邊說,不僅加深了對詞匯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注意的是,作業設計既要有趣、有味,還必須精煉。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科的特點,明確作業目標與練習方向,選擇作業內容時需要有的放矢,這樣才能做到趣練、巧練,提高作業質量。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作業“面面俱到”
“一刀切”的作業設計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個性與潛力的發展,很容易出現學困生無法完成,優等生覺得“無味”的局面。所以,為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在作業設計中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作業“面面俱到”。例如,在How do you feel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結束后的作業設計中,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將作業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重點、難點。在基礎層的作業設計中,主要是一些比較簡單、基本的作業,主要是以詞匯知識為主,通過“文配圖”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消除恐懼感,提升作業信心;重點層的作業設計,則是對基礎層的擴展與延伸,難度相對大一點,此類作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與思考能力,比如,閱讀課文回答問題、句子的仿寫等;而在難點層的作業設計中,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作業難度較大,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比如,讓學生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對Robin與小螞蟻的故事進行創編,并進行分角色表演,或者進行繪制思維導圖等。
(三)改變作業設計思路,讓作業“不拘一格”
為彰顯學生個性,激發學生作業興趣,教師還需要對作業的設計思路進行改變,讓作業“不拘一格”。首先,可以引入制作型的作業,此類作業可以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和激發學生的潛能。比如,在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單元主題,制作相關的手抄報;再如,在涉及詞匯類的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卡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掌握詞匯,還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其次,可以引入實踐型作業。英語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有效運用英語交流、解決具體問題,所以實踐型的作業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十分重要。常見的實踐型作業有調查型作業、采訪型作業等,以調查型作業為例,在學完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制作相應的調查問卷,了解班里小伙伴的交通工具使用情況。
三、結束語
在落實“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到英語作業設計的合理性,為學生布置有效的作業,以實現“提質減負”的目標。為此,授課教師需要從作業內容、作業形式等幾個方面入手,通過嶄新的作業理念,精心設計英語作業,改變機械化、傳統化的作業模式,從而最大限度提升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柳瑩.小學英語單元作業設計策略及實施初探[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15):1.
[2]俞一春.小學英語單元作業設計和評價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2021(19):3.
[3]韓兆媛,李輝.關于“雙減”政策落實的一點思考[J].山西教育(管理),2021(10):19.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