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文化感受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更好地解讀文本,了解豐富的文化知識,進而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跨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4-0025-03
作者簡介:王春芝(1983.4—),女,江蘇省響水縣第二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生學歷。
引 言
加強對高中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學生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以及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感和語言學習能力。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上,教師要認識到文化教學的重要性,不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與資源,還應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拓展[1]。這樣才能讓學生廣泛接觸各種文化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教師豐富自身文化積累
要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首先要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積累[2]。要實現這一目標,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開展跨文化交流培訓,為教師提升自身能力提供機會,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文化素質。同時,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經常閱讀一些時代感強或者反映西方國家文化習俗的書籍,開闊自己的視野,盡量降低文化背景差異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3]。
比如,在教學Unit 1 School life時,在為學生講解School life in the UK這篇文本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收集有關英國教育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紀錄片等視頻形式。此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主題,向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相關內容,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
教師應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從而更有效地講解教學主題,更好地為學生傳遞教學內容。教師應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從而更好地完成備課工作。在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提前結合主題閱讀相關材料,從而加深對主題的了解[4]。教師還可以制作課件,提煉相關內容,從而豐富教學素材。比如,教學Unit 2 Sports culture時,本單元介紹了和運動相關的文化知識,并對一些運動項目的形成和發展進行了論述。在教學前,教師應豐富自身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與主題有關的素材,如奧運會起源的相關文化知識。教師在教學前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對教學主體形成系統的認知,深入了解相關文化。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完成備課工作,構建優質課堂,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識,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識[5]。
二、在課堂上開展文化討論活動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文化討論活動,為教學融入開放性元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跨文化知識。在講到一些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從教學文本出發,設計討論環節,讓學生深入挖掘教學主題[6]。這樣的教學活動既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入文本中,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跨文化知識。這樣的活動可以為課堂注入更多活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感受[7]。在這樣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更深刻的學習體驗,從而形成跨文化意識。
在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某一文化主題為切入點,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以Unit 3 Tomorrow's world這一單元中Not just watching a film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新的觀影模式和觀影體驗,考慮到學生對看電影十分熟悉,教師可以從這個話題出發,讓學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高新科技,或讓學生談一談最近的難忘的觀影體驗。這類和學生日常生活貼近的話題能夠為學生提供討論的機會,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可以使學生養成勤于觀察的好習慣。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教師結合教學主題設計各種文化討論活動,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8]。教師在設計討論活動的過程中,應結合閱讀主題,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討論空間,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交流互動。這樣的活動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還可以適時融入跨文化知識,對學生的觀點進行補充。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更多跨文化知識,擴展討論的寬度。最后,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提煉討論的要點。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交互討論的過程中有更多收獲,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9]。以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的教學為例,結合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中外傳統節日。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等,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展示西方的傳統節日,如圣誕節(Christmas Day)、復活節(Easter)等,讓學生對各國傳統節日形成直觀的印象。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取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節日,給其他同學介紹這一節日的相關背景知識。這個環節是對學生知識積累和語言能力的綜合鍛煉。一開始,學生只能用簡單的一兩句話來介紹節日。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進行了更加細致的介紹。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識。
三、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
進入高中后,學生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知識,具備一定的文本分析解讀能力。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延伸教學內容,設計更多開放式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使學生在積累更多跨文化知識的同時,提高綜合語言素養,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有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10]。
開闊學生文化視野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聯系起來,如開展英語文化交流會、英語演講比賽或者英語文化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跨文化氛圍,為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此外,教師可以從教學主題出發,設計一些開放性探究活動,讓學生接觸更多跨文化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教學Unit 2 Language中的English and it's history時,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解讀這篇文章,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查找相關的素材和資源,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英語形成更深入的認識,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樣的訓練過程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在課下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自己仍然存有疑問的地方進行更深入的探析。這會帶給學生豐富的學習收獲,加深學生對學習主題的綜合認識,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四、合理利用網絡化輔助工具
在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過程中合理利用網絡輔助工具,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媒體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教學工具,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多元化課堂,讓知識的呈現更加生動,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網絡化平臺上有大量信息資源,可以成為學生積累跨文化知識的重要學習平臺。教師不僅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查找資源,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瀏覽相關網站,學習更多課外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學能夠更好地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利用信息化工具和媒介來輔助英語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工具的優越性,選擇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主題,讓學生利用網絡自主收集信息,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Unit 2 Wish you were here中的An adventure in Africa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給學生播放紀錄片片段,讓學生觀看真實的非洲的場景,使學生快速建立學習認知。這樣的視頻資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收集相關資源,在補充課文知識的同時,開闊文化視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豐富學生的跨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
五、設計良好的文化導入環節
要想更好地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就要對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優化,激發學生對跨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語言學習中。良好的導入環節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在設計教學導入環節時,教師可以融入學生感興趣的、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文化知識,以營造良好的教學開端,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學習文本,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
以Unit 2 Sports events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在導入環節講授Welcome to the unit模塊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現各類運動項目,為學生播放關于我國著名運動員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紤]到這一單元與奧運會主題相關,教師可以以簡單直觀的形式為學生介紹奧運會的發展歷程,引入一些相關的歷史知識。學生之前不了解這些知識,因此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觀看奧運會的精彩賽事片段。這樣的導入方式能夠有效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使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積累更多知識。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使學生快速理解文章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感受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六、構建清晰的文化評價體系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應從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入手,改變教學評價體系現狀,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跨文化意識。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通過評價了解整體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總結和反思。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持續性評價,繼而合理調整教學策略。這樣能夠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文本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從而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師生之間的持續評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在制訂和完善評價體系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設置評價機制,對學生進行分層次評價,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例如,Unit 4 Exploring lierature中的The Old Man and the Sea講述了一位老年漁夫與一只大馬林魚搏斗的故事。教師可以根據相關文化背景及教學目標,構建相應的文化評價體系。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檢驗自身學習成果,并對學習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這樣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還能使教師更好地優化教學策略,從而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構建完善的文化評價體系,對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非常重要。
結 語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夯實學生的語言根基,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這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基礎,也是對教材知識的延伸。教師應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延伸學習,廣泛接觸課外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跨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曉明.培養跨文化意識,提升英語閱讀能力[J].教書育人,2018(04):58.
[2]張安德,張翔.論外語教學的文化意識培養與文化導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6):25-27.
[3]關國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04):95-96.
[4]胡秀強.跨文化理解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天津教育,2021(06):127-128.
[5]陳麗萍.基于跨文化意識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5):83-84.
[6]程麗,丁振.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2):255-256.
[7]李為昊.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路徑[J].廣西教育,2021(06):126-127.
[8]孫昌標.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1(02):16-17.
[9]劉德華.跨文化視野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探究[J].英語教師,2020,20(19):22-26.
[10]劉靚.基于跨文化意識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7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