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燕
【摘要】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對兒歌的理解程度,學前專業教師要將情感表達做到極致,進而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加強幼兒歌表演教學力度,促使幼兒可以在歌曲的情感表達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幼兒歌表演教學不僅能讓師生得到聽覺和視覺的調用,還能拉近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所以在實際幼兒歌表演教學中,學前教育教師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為幼兒建立自信,使幼兒在歌表演的過程中能正確地將自身情感抒發出來。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歌表演;情感表達
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歌表演中的情感表達能力,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加強對幼兒歌表演活動的實踐教學的重視,進而達到豐富學生情感和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通過有效教學,幼兒可以將內心的情感用歌表演表達出來,使得幼兒不僅加深了自己對歌曲的理解程度,還進一步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本文通過對幼兒歌表演活動進行分析,提出幫助幼兒體會歌表演中感情的教學手段。
一、幼兒歌表演活動中的情感概述分析
幼兒歌表演是將最基本的動作和姿態,與歌曲的理解相結合,進而自然地對歌曲內容和音樂進行表達。所以幼兒歌表演教學對于提升幼兒自身的歌唱水平和舞蹈表演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并且通過幼兒歌表演教學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舞蹈、音樂的興趣,使得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表演將內心的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古往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源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可見想要提升學生學前教育的學習效果,首先就要從提升學生對歌表演的興趣開始。那么怎么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教師可以在生活中直接引入歌表演教學,讓幼兒在播放的音樂中感受音樂魅力,不自覺地跟著哼唱和舞動,進而提升幼兒對音樂、舞蹈的好奇心,促使幼兒可以具備一定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幼兒本性天真爛漫、天真無邪、活潑可愛,所以他們在學習中的表現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幼兒對節奏感強的音樂比較敏感,只要音樂響起幼兒就會隨著音樂蹦跳,將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歌表演中。幼兒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很容易對音樂產生興趣,并產生情感共鳴,精神世界得到豐富。因此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培養幼兒歌表演對提升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教師正確引導幼兒感受歌表演中的情感
(一)信息化教學
由于幼兒年齡小,對于歌曲中的情感不能進行很好的理解,而且幼兒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革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情感,進而提升幼兒對歌表演的積極性。信息化教學就可以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引進教學課堂,幫助幼兒與歌曲建立情感共鳴,讓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情感沖擊,激發出自身的情感。例如,教師在教授《讓我們蕩起雙槳》時,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出與本音樂相關的視頻影像,讓幼兒進行聯想,使得幼兒更容易理解歌曲中要表達的情感。
(二)正確引導情感表達
因為幼兒對于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處于最初級的階段,不具備較強的歌曲演唱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所以一旦教師沒有合理的教學計劃,就會直接影響幼兒對音樂的學習態度。因此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幼兒進行情感表達,讓學生可以獨自感受歌曲中情感的變化情況,并能根據情感變化做出相應的舞蹈動作。例如,在播放節奏緊湊的歌曲時,幼兒的舞蹈動作就要變得歡快,在播放悲傷的樂曲時,舞蹈動作就要變得緩慢。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歌表演教學時,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樂曲中要表達的情感,進而根據情感把握舞蹈動作和歌唱感情,最后引導幼兒表達出自己的情感理解。例如在歌曲《兩只老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老虎頭像畫出來,在歌曲播放前給幼兒佩戴,并讓幼兒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而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使得幼兒可以通過表演表達出自身的情感,進而更好地理解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在教授《拔蘿卜》這首幼兒歌曲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用歡快的情感進行演唱,再根據兒歌的內容用動作和表情表達出歌曲中的情感。兒歌表演中的角色扮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在幼兒學習歌曲時,可以將表演引入教學中,有助于幼兒深入感受音樂的變化規律,掌握音樂內容,使得幼兒可以從容地將兒歌中的情感表達
出來。
(三)情景化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為幼兒提供情景化教學。如在演唱動物相關的幼兒歌時,教師可提前在教室布置卡通動物的貼圖,并為幼兒提供如《森林動物》等益智類卡通課外讀本。幼兒通過閱讀課外讀本的方式,能夠增加對森林動物相關知識的理解,進而促進幼兒在今后與森林動物相關的幼兒歌表演活動中對于歌詞的理解以及表演時神態的把控。
三、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表演教學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提升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應時刻關注幼兒的情感變化,為他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歌表演學習氛圍。教師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換位思考,充分地考慮幼兒對兒歌的理解程度,然后正確引導幼兒抒發自己的情感。因為幼兒在學習中更想聽到的是教師對其的肯定和贊揚,所以教師在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也應不斷關心和鼓勵幼兒,以此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因為每個幼兒的性格不同,所以他們在歌表演中表達的程度也都不同,有的幼兒比較內向,在歌表演中可能會比較拘謹,而有的幼兒比較開朗,在歌表演中能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教師要將幼兒表達的情況進行總結,根據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開展針對性教學,對內向的幼兒多進行語言上的鼓勵,對開朗的幼兒進行表演上的指導,這樣不僅能拉近幼兒與教師的距離,還能進一步提升幼兒歌表演能力,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二)開展趣味性教學
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幼兒歌表演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對幼兒進行簡單的音樂知識傳授,而應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將情感表達融入歌表演的教學中,讓幼兒發現音樂學習是具有趣味性的,進而激發幼兒對歌表演的興趣,并且與教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拉近與教師間的距離,使幼兒在歌表演學習中能將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在選擇幼兒歌表演教學曲目時,教師要選擇與幼兒生活相貼近的兒歌,因為這樣能使幼兒感受到趣味,從而更容易理解兒歌內容,更好地將自身的情感表達出來。例如《丟手絹》這首兒歌中有一定的生活內容,所以很容易激發幼兒的歌唱表演興趣,讓幼兒感受到趣味,從而主動地融入表演中,完成對兒歌的深入理解。
(三)開展角色扮演教學
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通過角色扮演也能充分體現幼兒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用正確的情感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而提升幼兒對兒歌的情感理解。例如在兒歌《五只小青蛙》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一個個小組,小組中每個人依次扮演不同的青蛙。幼兒可以模仿青蛙跳躍尋找食物的動作,表現出青蛙靈活的特性,進而提升對這首兒歌的理解程度。如此開展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會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兒歌的學習中,充分地展現了幼兒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使得幼兒的情感能更加巧妙地在歌表演中展現出來。
(四)引導幼兒感受兒歌中的情感變化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想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歌表演教學,自身的歌曲分析能力就一定要強,只有教師自身掌握了歌曲的主要情感,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并且教師應當準確地分析出不同歌曲中的情感變化,讓幼兒可以更準確地感受情感變化。同時,只有激發幼兒豐富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因此學前教育教師一定要正確地激發幼兒的情感,使得幼兒在歌表演中能正確地進行情感表達。例如,教師在教授《一閃一閃亮晶晶》時,就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幼兒領會兒歌中的情感,并通過多媒體手段將星星閃爍的樣子展示出來,使得幼兒可以進行模仿,進而做出相應的舞蹈動作,表達出自己對星星的喜愛之情。
(五)加強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在授課活動中加強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教師在授課時通過多媒體屏幕為幼兒播放相關紀錄片或者益智類動畫短片等。如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授《天空中的鳥兒》這一幼兒歌曲時,首先可在互聯網上搜尋天空以及鳥兒的相關圖片,并且為學生播放有關在天空中飛翔的鳥兒的益智動畫短片。教師在教授幼兒搖籃曲時,可利用多媒體屏幕為幼兒播放母親懷抱寶寶睡覺的相關圖片或視頻,教師在視頻播放過程中可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提供良好課堂氛圍以及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綜合視覺、聽覺等多方面改善幼兒學習體驗。
(六)建立線上教學平臺
傳統的幼兒歌表演教學工作中,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僅通過課堂表演的方式,讓幼兒對相關歌曲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這種教學方式不能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建設線上教學平臺的方式,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可為幼兒拓寬學習渠道。幼兒在學習幼兒歌或演唱幼兒歌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解答課堂上出現的問題。
(七)建立學習小組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通過建立學習小組的方式,讓幼兒更好地接觸和學習幼兒歌表演。例如在教授《天空與月亮》這首幼兒歌時,教師可讓幼兒分為兩個學習小組,一個學習小組扮演天空,一個學習小組扮演月亮。教師可通過為兩個學習小組分別教授天空和月亮兩種角色在歌唱時不同的表演內容,以此來提高幼兒對于整首歌曲的認知水平。
此外,建立學習小組的教學方法,還可讓幼兒提高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在開展某一幼兒歌表演的教學時,組織學習小組大評比的活動,根據幼兒在幼兒歌表演過程中的表現情況進行打分。最后,對評分最高的幼兒學習小組予以鼓勵或獎勵。由于人在幼兒時期身心特征主要表現為活潑好動、爭強好勝,這種教學方式可讓幼兒更加專注地學習幼兒歌,表演相關知識。
(八)優化評價體系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對幼兒開展幼兒歌表演的教學活動中應優化幼兒歌表演的評價體系。傳統的幼兒歌表演評價體系,主要觀察幼兒在表演過程中是否出現歌詞缺失、神情不符等狀況,這種評價標準不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因為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思想、認知和經歷,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學習狀況。因此,教師應優化幼兒歌表演評價體系,將幼兒歌表演評價體系的重點作用在幼兒身上。教師可對幼兒在該次表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再觀察幼兒在下次表演中是否還出現相應的問題,來綜合判斷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或者通過觀察幼兒與其他孩子之間的交流合作,觀察該幼兒是否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合作精神,并以此作為評價依據。
四、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表演中的情感表達的目標
歌表演對于培養幼兒和激發幼兒的情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表演中,教師要幫助幼兒找到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
(一)領會形與神
形與神是幼兒歌表演中幼兒必須領會的內容。其中領會“形”是指幼兒能準確地掌握兒歌的節奏和規律,觀眾能從幼兒的表演中能感受到兒歌的意境和內涵。而“神”是通過形展現出來的,只有幼兒將兒歌中的神韻展現出來,才能提升幼兒舞蹈表演的靈活性,使得幼兒出色地完成歌表演。
(二)實現虛實合一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引導幼兒自主分析兒歌情感,并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技巧和情感的表達方式,實現虛實合一,讓觀眾體會到音樂的感染力。同時,在表演中幼兒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情感,感受歌表演帶來的快樂,進而提升自身的情感表達能力。
五、結語
總之,為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學前教育工作也應及時做出改革,不僅教學設施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也要進行不斷更新,使得幼兒在歌表演的教學中能將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幼兒的歌表演教學,使學生可以真正地理解兒歌中的思想情感,進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張倩.“翻轉課堂”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兒歌表演唱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9):119-121.
李夢瑩.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課堂分層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J].文存閱刊,2020(21):142-143.
范興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教學探究[J].讀與寫,2019,16(9):13-14.
張瑗.互動教學法在高職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9):114-115.
張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幼兒歌曲的彈唱教學思路淺述[J].新課程,2020(30):176.
陳丹純.論學前教育專業如何提高幼兒歌曲彈唱能力[J].科技資訊,2019(2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