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梅 楊婷 楊帆


關鍵詞:幼兒教師;課程游戲化;觀察記錄
一、幼兒教師觀察的內容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第29條提出,教師應該“掌握觀察、談話、記錄等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痹谶@里可以看出觀察是幼兒教師了解幼兒的一種方式方法。從了解整體的兒童的發展表現入手,到觀察兒童在具體事件中的具體行為表現。教師觀察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高。先是找到觀察目標與指南中相符合的行為表現,然后記錄他的表現方式。如在一個觀察案例中,觀察一個小朋友的健康領域目標,情緒安定愉快中“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這一條,通過觀察記錄到這名小朋友表達情緒的方式有:1.遠離同伴2.捂耳朵、眼睛3.大聲喊叫4.哭泣5.通過言語陳述不滿。記錄下這名幼兒的表達情緒的具體行為后,再去評價。
原先觀察記錄的方式是:根據觀察,他表現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不亂發脾氣。現在的觀察要提升為:在具體案例中,幼兒表達情緒的行為、方式有哪些,是什么樣子的。通過梳理記錄下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后再評價他們的行為合不合適。
一線幼兒教師的觀察不同于純粹的科研工作者。一線幼兒教師的觀察勢必要“功利”一些,需要針對性觀察多些,例如對“異?!钡暮⒆涌隙ㄐ枰嘁恍╆P注度,在關注幼兒生活的基礎之上,再進行幼兒學習、游戲能力的觀察。要提升教師的觀察能力,肯定需要讓教師把觀察變成一個日常的事情在做,而不是變成一個任務,變成一個觀察記錄的流水形式。教師在觀察的過程中可以先通過觀察幼兒出現的問題解決幼兒的問題,再慢慢地進行對幼兒學習方式的分析,提出對不同幼兒的因材施教。
剛開始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觀察往往出現這些問題:1.幼兒年齡不具體。2.觀察目的不明確。3.師幼互動的具體情況描寫不詳細。4.能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多。結合常州銀河幼兒園吳亞英的觀察成長歷程,梳理出對工作1-3-5年及5年以上教師的觀察能力要求。
1-3年教師(便箋條記錄)剛開始工作的教師可以先試著做觀察便簽,用白描記錄法進行文字記錄,目的是為了摒棄教師主觀的看法和觀念。白描記錄過程之后再展開分析。3-5年教師(圖片故事記錄)做有目的的觀察,會根據情況使用各種觀察記錄的方式,調整使用觀察記錄的手段。會分析并做出行為對策。5年以上教師(視頻、音頻記錄)(抽樣法)可以做群體性觀察,對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有敏銳且準確的落腳點。
三、一日活動中的觀察要點
1.根據觀察目的確定觀察的對象,選擇適宜的觀察方法。2.確保幼兒有充足的游戲時間和游戲材料,以呈現其真實的游戲狀態。3.應持續觀察,以確保能觀察到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和持續的發展過程。4.應盡可能較少教師對游戲的控制和干預,確保幼兒游戲的自然狀態。
幼兒教師需要具有兩種意識一是發展的意識,當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當前幼兒階段的發展。二是課程的意識,發現和利用可以影響幼兒發展的教育因素。每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觀察研究的方向也不一樣,但是落腳在幼兒身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參考文獻:
[1]朱家雄.紀錄,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