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鵬
摘要:為了響應國家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號召,需要從幼兒園教學階段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工作。基于此,本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對象,詳細分析了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實施意義、實施條件和實施步驟,以期能夠引起我國各地幼兒園教師的關注和重視,為豐富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形式提供基礎性的指導。
關鍵詞: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幼兒園
引言:由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著斷絕傳承的風險,需要將其引入到幼兒園教學中,并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系統地進行傳承。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幼兒園課程進行融合之前,幼兒園教師需要充分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意義、主要特點和教學優勢,這些對于幼兒園課程融合方向和重點都是非常具有指導性意義的。
一、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實施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作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有關的實物和場所。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幼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育階段不僅是幼兒智力開發的最佳期,還是幼兒人格健全的關鍵期[2]。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屬于幼兒教學活動中的非常規性課程,需要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又能夠給幼兒帶來歡樂,助于啟發幼兒智力,鍛煉幼兒手眼、四肢等協調能力,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幼兒的民族意識。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幼兒教學工作中應重視對幼兒全面發展的培養,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與幼兒園課程相融合。由于幼兒缺乏良好的思維邏輯,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需要得到幼兒園教師的有效引導。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盡量選擇具有明確教育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以自身為教育榜樣,努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拓展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教育支持,充分體現和發揮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蘊含的教育價值。
二、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實施建議
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有序實施,應從非遺傳承的實施條件和實施步驟的具體工作層面進行多維度調節,最終形成一個規范性、計劃性的課程結構安排。
(一)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實施條件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涉及范圍較為廣泛,需要注重教學資源的選擇,保障資源具有良好的審美特性,賦予教學資源一定的德育作用。同時,需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實用性,需要貼近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便于幼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進行學習。為此,需要采用常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教學資源的建設,吸引幼兒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受到其熏陶。其次,需要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樣性,使教學資源種類更加地豐富,避免出現教學資源單一化的局面,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教學效果。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較強的地域性,與當地的文化具有密切聯系,需要根據地域文化特點展開教學,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具有濃烈的地域氣息,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實施步驟
1.組建小組
在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教學時,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信息網絡進行收集、篩選更多豐富有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進行整合,盡量選擇能夠開發幼兒智力、鍛煉幼兒協調能力、訓練幼兒表達能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安排幼兒組建小組合作學習,將幼兒隨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人數相等。結合課程的實際操作需求,合理劃分小組成員分工內容,確保小組成員的職責分工明晰,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教學流程的規范性。
2.提出問題
在確定幼兒小組分工以后,教師就可以開始針對教學目標,將學習任務分解。通過拋磚引玉的形式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幼兒進行有效引導,以問答形式逐步向幼兒給予提示與線索,將幼兒們的注意力成功的轉移到課堂中。
3.交流討論
接下來,讓幼兒們相互討論。這一教學步驟不僅可以促使幼兒在討論中展開多層次聯想,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思維能力,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解題思維。還可以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更加積極地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教學。同時,幼兒園教師要在小組討論時對幼兒進行適當的引導,并及時糾錯。
4.成果展示
教學成果展示的順利進行,一般取決于幼兒對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成果展示的過程不僅可以促使幼兒集思廣益,增強幼兒的集體凝聚力,還可以使教學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從而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深化學生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理解。
5.歸納總結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探索期間,做好做實學情分析是開展好教學工作的前提,而做好課后反思與總結是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幼兒園教師需要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通過為幼兒提供一些線索或提示,來為幼兒創造自主探究的學習環境,促使幼兒在這種類似游戲闖關的學習氛圍能夠感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的樂趣,能夠在教學中實行有效性教學策略,充分發揮積極引導作用。
結束語:綜上所述,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圍繞教學資源方面對其展開建設,為方便幼兒所學習,實現良好的傳承效果,有助于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育人的目標。因此,幼兒園教師需要重視教學實施的條件要求與具體步驟,提高幼兒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課程教學的適用性,對其形成有效的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白海燕.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及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1(25):106-107.
[2]韓松蓉,陳靜.課程整合路徑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幼兒園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21(0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