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萍
摘要: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單單需要對歷史基礎知識進行有效的講解,還需要幫助學生在歷史課堂之中,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在面對學習問題之時,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和思考,使得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認識到歷史知識的重要內涵。這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更加追求教學的高效性與創新性。因此,初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從教學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推動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之中,大部分初中歷史教師都愿意用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再以教材內容為核心之下,要求學生對所學習到的理論性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在強化學生記憶的基礎之上,也極大化消耗了學生對于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導致學生在歷史課上學習知識自主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大幅度下滑。而在現代化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影響之中,初中歷史教師除了為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以外,也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給予學生不同的教學引導,以推動學生學習素養的科學化發展。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現狀
初中歷史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的引導之中,不會像以往教學模式那樣更多的要求學生完成教師所要求的學習任務,而是通過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討和交流的方式,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并且初中歷史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主題,在符合教學要求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和自主探索的方式,對學習主題內容進行積極的挖掘,并能夠通過分析和思考的方式,與同學一起分享所獲得的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借助自主學習模式,能夠大幅度提升初中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習到的歷史知識點形成深刻的記憶和理解。從當下,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情況來看,初中歷史教師仍然未能全部落實自主學習模式的內涵和結構,由于無法將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導致實際的自主學習模式與教學目標之間無法形成完美銜接。而且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一部分初中歷史教師會擔心運用自主學習模式,將影響最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所以很難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無法給予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和學習平臺,讓學生只能在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課堂之中進行被動學習,始終處于壓制狀態,難以彰顯學生主體性地位。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指導
1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課堂氛圍
科學技術正在快速的發展之中,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創新優化過程中,也可以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技術,在運用信息技術為課堂增添活力的基礎之上,將視頻、圖片與知識點內容相互結合,從而使得直觀性、生動性的教學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畢竟初中歷史教學內容中過于枯燥和乏味,如果通過信息技術的結合,能夠為學生帶來較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始終感受到歷史課程學習的樂趣所在,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享受歷史課堂學習的整個過程,并能夠在歷史課堂學習之中投入自身的學習意識,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初中歷史教師在講三國時期的歷史,教師可以輔助視頻、圖片等,來講述三國背后一些比較著名的人發生的故事,這樣能快速地把學生的思緒抓回課堂,但是光是老師講課還不夠,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課下去查閱資料,查查三國背后還有什么故事,等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分享他們查到的故事,這樣也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得到鍛煉。
2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應該更多的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擺脫以往過于僵硬機械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歷史課堂中,更愿意投入主觀能動性,進行主動的參與和主動思考。并且初中歷史就適應清晰的認識到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重新把握學習主動權,能夠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設計,呈現一種新型的教學課堂。
比如,初中歷史教師在一些歷史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可以經常與學生互動,基于歷史知識,要求學生探索相關的歷史背景、闡述歷史人物特點、歷史事件對世人的警示等。在學生思考、探索過程中,其自主學習能力自然可以得到培養。久而久之,學生會樂于參與自主學習當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情境對話、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一系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其自學能力。
3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
初中歷史教師為了推動學生在歷史課程學習之中實現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需要首先創造一個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這樣學生在感受到自由的基礎之上,才能夠敢于在課堂中進行獨立思考和大膽質疑,并且營造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師生共同努力之下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課堂氛圍。
比如,初中歷史教師可以運用問題教學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的內容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具有充分的思考空間和機會。與此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感悟,幫助學生打破傳統思維,提出自己的創造性觀點。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單要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講解,還需要在教學優化和創新之中,盡可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在充滿趣味性和生動性的學習氛圍之下,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擺脫以往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生能夠在主動學習之下對歷史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和思考,使得學生構建系統性和完整性的歷史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楊文景.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17):73.
[2]蘇宏.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