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新時代的影響下,小學班主任要求在課堂上接受更多的教育。這要求小學管理人員在課堂管理中有效地道德教育,以進一步促進小學學生的全面和健康發展。然而,盡管學校班主任在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道德教育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課程對學生的智力和道德發展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在學校中,在精神和道德教育方面,學校與班主任的全力付出也為學校的學生提供了越來越大的能量,而在基本教育中,德育是學習的基礎條件,而在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班主任的責任更加重大。因此,班主任做為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從而有效地管理班級的道德教育,以提高小學學生的素質。
一、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現狀
1.德育教育理念比較落后
在把德育融入班級管理方面,班主任對學生道德教育的概念缺乏足夠的了解,只認為有效管理班級至關重要。由于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這導致道德教育無效。與此同時,這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質量;此外,受傳統班級管理影響的班主任繼續保留一些傳統死板的管理形式,只遵循道德教育教學表面的方式和形式,而不向每位同學進行德育教育。這將對班級管理和實施中的道德教育領域的運作產生嚴重影響。
2.缺乏有效的德育教學內容
在教育中,學生學習道德教育的內容,課堂中雖然包括許多教學技能和道德內容的學習,也有一些活動可以滿足對學生道德感情的培養及磨煉,完善了實踐的能力。然而,在這一行政道德課程階段,班主任無法有效地將班級管理與基于道德教育的教育結合起來,班級的教育、課堂管理和基于道德教育都是膚淺。無法有效滲透到課堂管理中,從而無法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許多班主任僅僅是把德育教學變得生活化和表面化,而且只將課本中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并根據他們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他們進行教育。傳授這種知識與學生的心理年齡不相符。這妨礙了課堂中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效果。
二、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學的策略
1.規范日常行為,培養良好習慣
班主任應嚴格承諾加強關于發展良好做法的培訓。例如,坐下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在寫作時拿筆正確,充分專心學習,在休息時做好眼保健操;再例如,回答問題前請舉手,回答問題時需大聲、清晰;說話的時候要有自信,聆聽時要有耐心。應該能夠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以及不能與同學打架,要講理。只有通過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能促進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養成。
2.耐心引導教育,有過改之無則加勉
在一些特別調皮的學生會引起老師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是,體罰和訓斥并不是良好教育的例子,這些頑皮的學生通常具有強烈的反叛心理。他們越是看到老師生氣,越是拿他沒有辦法,反而越開心。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可能是家長對學生的關注不夠,關注度不夠,導致學生做出錯誤的行為來尋找存在感,從而引起老師的注意。面對這種情況,老師不得不克服不好的情緒,要耐心地引導和教育他們,首先要支持他們的一些好的行為,稱贊他們,如果他們表現出一些不良行為,班主任應該用輕柔的語言詢問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是正確的嗎?頑皮的學生在面對這種溫柔的“攻擊”時,往往表現出不自然和害羞。這絕對是學生長期以來缺乏重視和肯定的表現。老師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告訴他們,用錯誤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并不能獲得別人的關心,讓他們分清是非,明白只有正確才能得到關注和關懷。
3.與學生之間做好密切的溝通和交流
對于一個小學班主任來說,要想做好小學生的管理工作,就需要班主任愛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學生也應該獲得照顧和關懷,應該經常詢問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是否有難題,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并用業余時間進行溝通討論。同時,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學生身邊的朋友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廣泛的研究和分析,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然后以友好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當學生在思想或行為上出現異常和困惑時,班主任還需要以誠實和善良打動每個學生,及時與學生交談,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當學生遇到困難并且無法解決問題時,班主任需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究,不斷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樹立教學信心。同時,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自卑心理,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課堂學習趨勢。
4.班主任要以身作則
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班主任站在學生教育的最前沿,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發揮帶頭示范作用。而且,班主任的言行對學生的課堂教學和日常行為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班主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學生才能在以后的學習中模仿班主任的優良品質,進而促進自身道德素質的提高。此外,班主任作為課堂學生德育的引領者和實施者,力求有效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為此班主任需要良好的德育素養,尤其是針對學生的德育素養,以換取學生學習正確的的日常行為。以含蓄的方法逐漸影響學生日常生活教學或道德教育的學習。通過這種長期的感染和影響,學生可以逐漸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這樣,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總體而言,班主任在學生德育管理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育現狀,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步營造校園文化,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生興趣小組、課堂知識競賽、講座等豐富有趣的活動,不斷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進而培養學生的高尚精神。鼓勵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之間競爭與合作的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素養。
參考文獻:
[1]魏春梅.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18,000(026):187-187.
[2]姚啟鳳.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的教學探究[J].才智,2018(18):153.
[3]李素霞.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好家長,2018(3).
[4]甘紅燕.幸福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新課程(中),2018,000(00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