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雪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育成為高職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大課題,如何實現好學校于學生之間的重要發展關系是hide每一位教師去思考的重要問題,針對問題的提出,教師應當對此具有自身的解決方案,這些都是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看待的。基于此,本文從課程思想政治的角度研究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以供教師們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想政治;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引言
中國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經濟文化發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然而,在這個新時期,大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還不成熟。沒有積極的是非觀和辨別力,很難清晰地識別社會上許多相互沖突的價值觀,難以在這種環境下做出準確的選擇和抉擇。因此,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新時代下,高職院校英語要緊密聯系語言文化,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將語言知識講解、技能培養與思政課充分融合,探索英語課程思維發展路徑,真正發揮高職英語育人作用。
一、課程思政的具體內涵
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新課程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內容,是新課程改革各環節的要求。既要實現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同時又要及時掌握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內容,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加以落實,以學科間呈現滲透的方式整合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內容。
二、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首先,英語基礎薄弱,語言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受教育程度不同,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同時,這些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薄弱、口語表達水平差的問題,尤其是單招和五年制高職學生,這些學生英語學習困難重重。其次,學習興趣低,厭學心理強。大部分英語教師過于急于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務,通常在有限的課時內將全部注意力放在課本課文的講解上,從而形成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讀、學生記的固定教學情境。另外,注重專業課,忽略基礎課。根據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一些高職院校尤其是理工類院校在實際教育體系中過早強調專業課的重要性,導致大部分學生形成基礎課不重要的誤區。尤其是英語課程,大部分學生都說只要不出國就可以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面臨諸多困難,也將對思想政治課的實施產生負面影響。
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學實施路徑
(一)利用時事熱點開展教學活動
為使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特點,使高職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使學生們更加關注一些社會時事熱點。目前,網絡媒體已經成為各類新聞信息的主要載體,但也存在一些真假信息,甚至有媒體以添油加醋的方式擾亂公共信息秩序,導致一些新聞內容真假難辨,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多元化的視角正確對待西方文化問題,以公平、公正、客觀的視角進行分析比較,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避免出現過分崇洋媚外的現象。
(二)加強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進工作
為促使學生形成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的優良習慣,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其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小組討論活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討論得出結論,從而幫助學生養成互相幫助的好習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情景對話練習,既能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技能,又能讓學生通過真實的情景體驗提高適應能力。比如在餐廳就餐時,老師可以利用這個場景,學生充當服務員與顧客交流,同時提出交流要求,讓學生思考用什么詞匯句型來表達禮貌和尊重。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英語句型的理解和應用,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當對方需要幫助時,老師也可以要求引導學生思考用什么樣的語氣詞進行溝通,從而給對方有效的建議,實現有效的溝通。類似的情景教學模式有很多,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掌握思想政治意識,將思想政治理念無聲無息地滲透到整個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從而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樣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三)建立思政教育情境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對話、頭腦風暴等方式。讓學生用英語表達或展示自己的思想政治內容,從而將課堂語境化,讓學生成為主角,讓英語學習過程更有趣,激發學生的課堂意識和參與度。引導學生在情感上、思想上、行動上認同思想政治教育,并付諸實踐,從而在無形中實現“課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比如在講授商務接待、文化交流等知識點時,學生可以分組充當客戶和接待員。接受過程將被語境化,一些中國文化歷史、自然風光、美食和文化將被融入情景對話。它通過實踐和交流幫助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和歷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給學生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或在電視上觀看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了解時事和中國文化。學生還需要總結所聽到的內容,并在課堂上與他人分享和討論。在英語閱讀訓練中,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課后讓學生繼續閱讀《中國日報》的新聞。一方面,閱讀中國英語雜志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各個領域和時期的發展趨勢,學習中國的一些政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結束語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載體,重構課程體系,創新課堂模式,結合新的新時代背景,積極提高思想政治意識和教學能力,并注重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培養,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今后要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語言技能。
參考文獻:
[1]段城.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