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仁強
【摘要】生物是一門研究生命起源的的科學,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和闡明生命的本質,實現人類控制和改造生命的目標。而初中教學中生物實驗課的開設不僅能夠提高初中學生對生物學理論知識的獲取,還能有效提升其動手操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展開探究,以期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興趣
新課改背景下,通過實驗探究來培養初中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和途徑,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教學內容,積極創設實驗情境,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
一、注重興趣引導,鼓勵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針對一些生物現象,完成“觀察分析—質疑思考—實驗設計—探索實踐—歸納結果—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核心素養,需要先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讓學生能對生物現象的奇妙性產生濃厚的探究熱情。例如,在教學有關“生物遺傳”的課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中觀察父母的特征,與自己進行對比。比如眼瞼的單雙、是否有耳垂、能不能完成卷舌活動等。當學生對這些神奇的遺傳現象產生興趣,教師再因勢利導,引入“模擬人類后代性別決定的過程”實驗。教師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望,來調動學生的實驗學習動力,由此可以事半功倍地引導學生進入“科學探究”的學習狀態當中。
二、創設問題情境
古人發明了“指南車”,并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哥白尼也是通過推翻“地心說”的錯誤,提出了“日心說”,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證明了“1+2”的數學命題,這些人都是從一個個的創新命題開始,成就了自己的偉大。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這些鮮活的成功的科學事例教育學生。在平時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實驗氛圍中,發揮自己的想象,提出問題并探究問題。比如在進行顯微鏡相關的實驗教學過程中,著眼于讓學生更加全面的對顯微鏡的功能和結構進行全面了解,在對顯微鏡結構進行講解和闡釋的過程中,由于其相對立體、一些部分難以清晰的展示給學生,其中每一部分的結構也很難讓學生了解清楚。此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微課的制作,將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出來,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清晰的了解,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對顯微鏡的用法進行理解和掌握。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實驗活動的組織者,做學生情感的回應者和激勵者,要與學生一起融入到實驗的樂趣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三、借助多媒體,提高實驗教學直觀性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能夠化虛為實,通過聲、色、形來傳遞知識,增加教學的容量,讓原本的微觀世界轉化為宏觀世界,降低教學的難度,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觀察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趣味教學機制是如今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趣味教學是對現有生物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能使生物教學更鮮活,進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學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
學習中若有疑問,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查閱,以獲取答案,也可以實時進行師生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促使學生去發現問題,更深入地探討問題,大大提升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感受,很好地體現了師生的平等性,極大調動了學生生物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四、結合生活事物,滲透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代指人們通過觀察和實證討論,針對某種生命現象、生命特性進行抽象的分析,將“功能和結構”“能量與物質”“平衡與穩態”等觀念結合在一起,從而能深入理解生命的形態,提高人們對生物世界的認知水平。想要培養初中生的生命觀念核心素養,生物教師需要聯系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豐富實驗的內涵,幫助學生從教材的框架中脫離出來,能結合生活實踐來身體力行地體會生命的價值。例如,在教學有關“酸雨”的課程時,有些學生由于知識面比較狹窄,對酸雨的危害性了解不足。對此,教師可以利用食醋、水、金魚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在課堂上設計相關實驗。首先將金魚放置在清水中,然后每隔十分鐘,在水中倒入適量食醋,直到水環境達到酸雨的酸度水平,同時觀測金魚生命現象的轉變。
學生通過觀察,會發現隨著酸度的上升,金魚雖然會表現出不適,但都會恢復正常。而環境達到酸雨的程度,金魚的生命體征突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出現死皮等現象。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進行細致的分析:生物的生命系統一般會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下,根據外界環境的改變,自身也會進行一定的調節。但在酸雨環境下,外界的影響明顯超出了金魚的調節上限,打破了金魚生命系統的平衡狀態,因此其生命現象會出現劇烈的變化。隨后,再讓學生進行代入聯想:如果自己淋到酸雨,酸雨是否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呢?由此,通過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引導,將“穩態與平衡”滲透在實驗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命觀。
總而言之,生物實驗教學不論對于學生還是老師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從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切入,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內驅力,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減輕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在探索生物實驗奧秘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單威.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23):108-109.
[2]白海俠.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及其改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9):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