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阿敏
【摘要】在面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文章主要反思了關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出現的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做了改進策略,通過結合科學的教育理論,并結合了大量的的高級教師豐富的經驗教訓,推出了在新時代下更符合現實情況的英語閱讀策略,更適合新一代中學生的方法,培養出一批更為優秀的新時代青年,使之能夠更好的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上來。
【關鍵詞】英語閱讀;英語教學;教學思考;閱讀策略
引言:
時至今日,英語教育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作為世界上最廣泛的使用語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只能只增不減。在我國的高中教育中,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之一,更是在高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閱讀作為英語試題中較為重要的一環,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耗費更多的心力,但是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傳統教育方式仍占大頭。在面臨兩個一百年、教育培養新形勢下的新青年的情況下,教師們必須對英語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改進,尤其是以英語閱讀為例。
一、英語閱讀在高中英語的重要性以及我國閱讀教育現狀
在滿分一百五十分值的高考英語試題中,英語閱讀題目將近占到總數的35%,這也就意味著在日常的高中教學中,教師要花費三分之一的心血放在閱讀這一模塊上。眾所周知,英語教學任務可分為聽、說、讀、寫四大板塊,英語閱讀題目結合了單詞、語法和思維理解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整體思考能力等等。英語閱讀是一種涵蓋多種知識點的綜合性的考點,這也就考驗教師要在講解英語閱讀題目中的綜合性能。我國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現狀是教師過度單一地去講解譯義,在閱讀講解中過于片面性,不能夠綜合性地概括。
二、反思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不足
1、教師與學生關系刻板、喪失活力
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系中,教育者占據著主導地位,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教師的刻板印象。嚴肅、刻板、不茍言笑,這是大多數人對于高中教師的印象。在2021年的現階段,95、00后逐步成長起來,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加入教師行業,這股新鮮的血液足以重新激活教師行業的激情,更為年輕的心態將逐漸充實教師行業。年輕教師將會反思教師與學生關系的不足,進一步做出改進。
2、閱讀教學任務綜合性差、過于片面
英語閱讀作為整張試題中較為重要的一環,包含了單詞、語法、閱讀、文化等,綜合性考察較強,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教師蘊涵綜合性的知識,在英語閱讀講解中更富綜合性,而我國大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綜合性不夠,在閱讀講解中過于片面,只是單一的翻譯文中意思。
3、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傳播與滲透
英語作為一種舶來品,對于我們的意義在于,通過這門國際語言,教師能夠傳播外國優秀文化,并與學生交流中外優秀文化,悉心引導學生構成正確看待中外關系與中外文化的價值觀。而現實中的英語閱讀教學容易形成過度崇尚外國文化,忽略本國文化的不正之風。
三、對國內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改進
1、重塑師生關系
新時代的師生關系不應該再與刻板嚴肅掛鉤,年輕的血液將會帶活整個教師行業。夸美紐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新時代的教師應該適當地與學生構成和諧的關系,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可以適用簡單生動的語言帶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氛圍,讓學生不必有距離感,拉近與學生的關系,以便更好的推進教學工作。
2、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構成綜合性的閱讀教學課堂
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不應該簡單的逐字逐句翻譯,學生只是了解文章譯義。英語閱讀材料往往都是從美國報紙上摘錄下來的,或描述社會熱點,或表現人物品德,或突出現實問題。在這一點上,往往需要教師拓展更多的課外知識,這也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以及課外知識,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涵養,構成完整的知識框架。閱讀教學課堂除了在傳授閱讀知識技巧之外,還需要更多的輸出。
3、增強本國文化自信,選擇性吸收國外優秀文化
針對于國家文化自信模塊,這也是英語教師應該遵守的國家標準和社會準則。英語教師的根本任務除了英語知識之外,還有交流和傳播中外文化,尤其是在英語閱讀這類綜合性強、文化涵養豐富的題目中,積極樹立本國的文化自信,傳播外國優秀文化與之交流,海納百川,以包容和融合的思想去吸收優秀文化。切不可過度崇尚外國文化,導致忽略本國文化,甚至貶低本國文化。崇洋媚外的做法切不可取,這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最低底線。總而言之,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把握好外國文化的滲透,積極倡導樹立本國文化自信。
以上三大板塊是針對筆者提出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面臨的不足所做出的改進,時代不同,也就意味著對教師的要求不同,新時代已經勢不可擋,越來越年輕的一代95后,00后教師猶如一面春風襲來,促使更美的花朵綻開。
結束語:
通過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斷反思與吸取教訓,新一代教師已經能夠更好的把控課堂,促進學生對自己文化的不斷認同感,在兩個一百年的新形勢下,英語教師以及其他各類教師將為國家培養出一波又一波年輕鮮活的血液,時代的更新就在眼前,也意味著21世紀的未來更加壯麗與美好。
參考文獻:
[1]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豆丁網,201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