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斌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重慶 400065
課程思政就是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育任務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全面推行課程思政是當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舉措。本文以高校體育《武術課程》為例,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探討從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團隊與教學評價等環節如何挖掘武術教育的思政元素。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團隊與教學評價等環節的課程設計,促進教學要素、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的深度融合,構建高校體育《武術課程》與課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學新模式。
武術最首要的教育就是“為武之道,以德為本”,武德教育是武術最重要的教育。武德內容“仁、義、禮、信、智、孝、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高度融合。武德當代具體釋義是:把習武同發揚祖國燦爛文化,熱愛祖國聯系起來,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有寬廣的心胸,對人民要以禮待人,不恃武傷人,不以強凌弱;對危害祖國、人民利益的壞人壞事要敢說敢管,見義勇為,疾惡如仇,協助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盜名、不奪利、不保守,熱于助人的美德;尊老愛幼,尊師重道,對前人和長輩的著作和經驗要虛心學習,認真專研,努力學習技術,刻苦練功,磨練出慈、勇、智、恒的堅強意志,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文武雙全,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2]武德教育目標與思政教育目標同向同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毅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表1 武術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所謂課程思政,就是在高校專業課(非思政課)教學中,融入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武術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見表1)除了確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外,還要重點確立與思政目的同向的思政育人目標。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觀融入課教學中。
課程思政的目的是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作為武術課程教學指導性文件的武術教學大綱,編制時首先樹立思政大格局,圍繞課程思政目的,堅持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結合方式設計高校武術教學目的、任務、知識、技能的范圍、深度與體系結構,教學進度和教學法等。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增強文化自信,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見圖1)

圖1 大綱體現思政目標圖

表2 武術課思政教育主題及思政效果
根據武術課程特點,歸納武術教學內容,設計武術發展概論、武術基本功、武術套路、武術體驗、身體訓練等五個思政主題。圍繞思政目的,在武術教學中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自信、自強、正義、仁愛、禮儀、忠誠、勇敢等個人積極品德。合理的將思政案例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進而實現武術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見表2)

表3 創新教學方法與思政內容切入
圍繞武術教學內容,遵循武術教學過程規律,結合武術課程教學環節,創新教學方法。在武術教學中創新使用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啟發式教學、分享式教學等方法,以及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和滿足學生對武術的認知和興趣。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切入思政內容,把思想價值引領融入各教學方法應用中,在傳授運動技能和培養運動能力的同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見表3)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3]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與教師有直接的關系。武術課教師需要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業知識扎實,思想過硬,且具有寬廣人文視野和深厚道德素養,在知識傳授的同時,用自身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以教育部2018年11月發布的《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為基本要求選拔教師進入教學團隊。加強團隊教師師德與思政培養,通過參加各級各類專業繼續提高思想政治的學習不斷增強自身的德才能力,邀請思政課程專家對武術教學內容中的思政育人素材進行凝練,并對任課老師進行指導。教師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學生的思想品德與心理健康,著力培育學生的行為道德、拼搏精神和創新精神。
設計過程與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考核方案,充分融合思政元素。方案中有老師的考評,有學生自己的評價,有專業評價,也有思政內容的反映。在學生的成績表中處處可以體現武術課程思政的內容,這樣能讓學生在思想意識時時注意思政內容,把思政內容融化為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養分,做到知行合一,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表4 武術課程教學評價方案
在課程思政視角下,《武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立德樹人為育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挖掘提煉武術文化中“武德”所蘊含的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武術課教學全過程。建立融入課程思政的新教學方式,形成武術課教學與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努力將《武術課程》打造為一門課程思政的金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