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高中必修課程,是初中物理的升華,對提高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有積極作用。物理屬于自然科學分為理論與實踐,但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經落后,隨之而來的是創(chuàng)新化改革,提出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教師應調動學生積極性,理論和實踐融合,有助于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能力提高,為物理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方法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提出了以人為本理念,促使教師和學生地位發(fā)生了改變。物理是高中階段難度較大的課程,傳統(tǒng)理論教學難以達到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學生留給更多發(fā)展空間,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但目前,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學生學習依賴性大,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差。因此,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物理課堂教學主要研究內容。
一、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論滯后,學生主體地位不明顯
受教學時間影響,教學任務繁重,導致教師為趕教學進度存在滿堂灌現象。這樣一來,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被剝奪,很多問題得不到解決,教學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重視,課堂氛圍沉悶。填鴨式教學強調理論式灌輸,弱化教學過程,缺少點撥、分析、引導等重視,忽略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本質差異。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不懂得靈活運用,一旦題目稍加變化則錯誤率顯著提高,學習思維能力得不到重視[1]。
(二)課堂氛圍沉悶,教學趣味性不顯著
常規(guī)教學模式是:教學開始先復習上一節(jié)內容,再引入新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抽象性較強的知識點局限于口頭講解,缺乏生活化教學,做實驗變?yōu)橹v實驗,因而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趣味性體現。
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課堂參與積極性
據研究:樂觀的情緒可以激發(fā)學生主觀意識。教育改革提出:以人為本理念,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才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教學中,教學應有針對性的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其適宜教學新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有效性。
例如:《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教師先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了解該知識點的發(fā)展過程,再以實驗探究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牛頓第一定律,理解慣性,運用物理語言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象。隨后,提問:力的作用是什么?效果?常見運動狀態(tài)請舉例?學生閱讀課本并思考,經過探究“力與運動的關系”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列舉生活中常見慣性。理解了慣性后,再借助多媒體技術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理解物理概念。最后,課堂總結,梳理本節(jié)課重要知識點,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反思[2]。
(二)重視實驗教學,將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具象化
高中物理理論性強,學生理解困難,長此以往將失去學習興趣。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教學,學生思想被固化,學習壓力大影響實踐活動開展,難以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適當削弱理論知識部分,重視實驗教學,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具象化,降低學生理解難度,通過實驗教學調動參與積極性,為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例如:在講解力的分解時,教師先做一個實驗,用一根細線穿過重錘的鉤子,把重錘懸掛起來,將細線的兩端點合攏然后慢慢分開,當兩線分開到某一夾角時,會聽到轟的一聲,重錘便落到桌面上。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在兩細線的夾角逐漸增大過程中,為什么細線會斷裂呢?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探究新的知識點,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相互分析和探討,并且共同解決問題。
(三)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探究意識
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現已在課堂教學中獲得了良好反響。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學習特征、興趣等分組教學,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在分組時,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合作交流中答疑解惑,理清物理概念逐步提高學習能力[3]。
例如:《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教學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4--6人一組,教師發(fā)布不同的學習任務,共同圍繞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論證做假設。教師提問:同學們怎樣找到做功與速度變化的定量關系?各小組是否有具體的實驗方法?各小組展示方案,怎樣借助橡皮筋彈力做功進行測量?經過實驗完成數據處理,隨后借助圖像法的關系表示。W-V2方的圖像是一條直線,說明了什么?最后,教師整理總結。經過合作探究不僅留給了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還在合作探究中培養(yǎng)合作意識,促使自主學習能力提高。
結語:
綜合分析,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關系著學生今后發(fā)展,同時也是現代教育改革主要目標。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制定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調動課堂參與積極性,從而提高物理核心素養(yǎng),達到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大寶.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學周刊A版,2020(009):19-20.
[2]李宏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及探索[J].科學咨詢,2019(024):122.
[3]丁海龍.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及探索[J].新課程導學,2020(008):31.
作者簡介:張石磊(1980.3-),男,漢族吉林省松原市,通化市第一中學校,本科學歷,中級,研究方向:物理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