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向英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九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 臨沂)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病情發展快,可引發心力衰竭,導致老年人死亡[1]。需要采取積極科學的治療,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為探討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相關因素及臨床診治,本研究將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 69~88歲,平均(79.34±3.88)歲;病程 3~15年,平均(10.24±2.12)年;將同期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 69~88歲,平均(80.64±3.89)歲;病程 3~15年,平均(11.07±2.15)年。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05),有可比性。
確診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檢查資料齊全;簽署知情同意書;能夠配合本次研究。
因個人因素拒絕或者中途選擇退出者;嚴重過敏體質;伴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依從性差。
選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將同期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首先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引發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有冠心病、體重指數高于25、霧霾嚴重等,對相關因素進行研究和篩選,進一步分析其主要獨立危險因素。本病的治療有兩種方案,一種是急性發作期的治療,主要是維持患者呼吸通暢,通過持續吸氧緩解其缺氧癥狀,再用大量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若患者并發心力衰竭,可給予小劑量血管擴張劑,加上速效強心劑等控制心力衰竭。另一種是緩解期的治療,以控制危險因素為主,合并免疫療法,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3-4]。
比較兩組患者的單因素分析,例如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有冠心病、體重指數高于25、霧霾嚴重等。對比兩組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例如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體重指數高于25等。觀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診治,例如PaO2、PaCO2、LVEF、LVDd 等指標。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獨立危險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有冠心病、體重指數高于25、霧霾嚴重的觀察組患者的發病情況比對照組患者嚴重,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單因素分析[n(%)]
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險因素有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體重指數高于25的人群。詳細情況見表2。
經過規范的治療后,患者的 PaO2、PaCO2、LVEF、LVDd等指標均比治療前有所改善,治療前后的結果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細內容見表3。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n(%)]
表3 觀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診治(±s)

表3 觀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診治(±s)
組別 例數 PaO2(mmHg) PaCO2(mmHg) LVEF(%) LVDd(mm)治療前 60 54.17±8.11 63.38±11.52 36.46±4.75 64.88±8.12治療后 60 68.73±9.21 48.31±10.77 48.89±5.17 51.41±9.07 t 9.190 7.402 13.714 8.571 P 0.000 0.000 0.000 0.000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也就是肺心病,是心臟病的一種嚴重類型,其發病原因為急性肺栓塞、肺氣腫等[5]。該病表現為咳喘、肺脹、心悸等,嚴重者會出現心功能衰竭、器官損害等現象,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老年人普遍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器官功能衰退,調節能力弱,機體反應能力差,代謝功能差,常合并有多種疾病,易與肺部感染等發生連鎖反應,反復發作,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6]。老年肺心病患者常伴有限制性通氣障礙,容易出現呼吸性酸堿失衡,需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減少肺心病的發展[7]。病程較長導致患者長期處于肺動脈高壓狀態,對肺部損傷嚴重,易引發心力衰竭;煙與合并冠心病等因素對肺的影響也非常大[8]。另外,由于近年來的空氣環境質量較差,霧霾現象嚴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比較多,對肺功能的影響很大容易誘發該病。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需要積極治療,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現象,預防感染。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有冠心病、體重指數高于25、霧霾嚴重的觀察組患者的發病情況比對照組患者嚴重,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險因素有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體重指數高于25的人群。經過規范的治療后,患者的PaO2、PaCO2、LVEF、LVDd等指標均比治療前有所改善,治療前后的結果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研究發現,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相關因素包括年齡超過80歲、病程超過10年、有不良嗜好、有冠心病、體重指數高于25、霧霾嚴重,積極治療后,可改善患者的PaO2、PaCO2、LVEF、LVDd等指標,降低心力衰竭的發生幾率,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