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亞嬌
(湖北省赤壁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咸寧)
手術室是醫院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搶救病危、重癥室患者的重要場所,手術室患者的安全管理變得尤為重要,加強手術室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是手術室最為關注的管理機制。因此對手術室護理人員實行科學、合理、有效的手術室管理機制(護理安全風險管理機制),能不斷強化手術室患者的護理效果和護理質量,有效避免手術風險事件的發生和術后切口感染的可能性,有效保證手術室患者的生命安全,強化圍手術期整體性的護理效果[1-3]。
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抽取二甲醫院患者進行研究調查,并將醫院參與手術室管理的手術室患者分為兩組,研究組(2019年 7~8月 50例)和參照組(2019年 5~6月 50例)。其中研究組中男5例,女45例,年齡21~43歲,平均(28.51±3.26)歲;參照組男5例,女45例,年齡22~42歲,平均(27.95±3.10)歲。對比參與研究的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可知,P>0.05,對比結果具有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組實行傳統手術室管理機制,嚴格遵循術前準備(手術器械、用具等消毒處理),術中護理、術后監測的管理流程進行,對患者均給予常規手術室護理流程。
研究組在實行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具體護理措施為:①手術安全核查(使用《手術病人通知單》和《手術病人術前核對單》)。核對手術室患者的病區、患者姓名(讓患者親自說出姓名)、性別、患者手腕的識別帶、病歷、住院號、手術部位、手術名稱等(神志不清的患者和年幼患兒,身份確認必須由合法監護人、親屬、朋友或外科醫生共同完成)[4-5]。擇期手術必須首先完成各項術前檢查和評估,確保患者符合手術資格,且無任何排斥反應后,方可下達手術醫囑。②手術醫師必須在手術室患者意識清醒,有選擇判斷權基礎上標記手術部位(采用不褪色的劃線筆做標記),并且讓患者知曉切口大小和麻醉部位等。嚴格規范手術部位識別制度和工作流程。③建立安全核查和安全評估制度,為手術室患者提供全面的保障措施和監管措施,提高手術效果和安全性。④對手術室患者實行圍手術期預防抗菌性藥物時,必須嚴格按照藥物選擇和使用規范進行[6-7]。
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統計患者對參與本次手術室管理機制后進行手術的8 名護理人員進行評估,其中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評分(風險管理認知、風險管理態度、風險管理行為、風險意識),分數越高越好。
兩組對比數據用SPSS 18.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與參照組對8名護理人員進行評估,風險管理各項數據評分高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對比結果見表1。
表1 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評分(±s, 分)

表1 護理安全風險管理評分(±s, 分)
組別 例數 風險管理認知 風險管理態度 風險管理行為 風險意識研究組 4 24.86±0.51 24.15±0.82 24.10±1.03 23.81±1.01參照組 4 20.36±0.32 21.01±0.54 20.03±0.85 19.16±0.79 t 14.948 6.384 6.095 7.2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依據兩組數據的對比結果可知,兩組對比數據形成明顯差異,組間數據P<0.05,有統計學意義,對比結果如下表2。
手術室是安全性和風險性、未知性等共存的醫院組成部分,是專業技術性較強的重要場所。手術室中的護理工作同樣具有風險性,一旦手術室護理人員出現紕漏,會直接造成手術失敗,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必須具有敏銳觀察力、耐心、專業能力、護理經驗等必備特性[8-9]。安全管理是護理管理的一部分,是舉足輕重的一環,安全是護理質量的直接反映,安全影響質量,質量反映水平。實施安全管理不僅有利于醫療護理質量的提高,而且能促進手術室患者的身心康復。手術室的安全性和風險把控性必須依照嚴格的手術室管理要求實施,手術室的護理管理質量不僅決定醫院的醫學水平和治愈水平,也影響著手術室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恢復。針對手術室實行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能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積極性和工作質量,而且手術室患者的預后效果直接取決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我院在2019年6~7月對手術室管理進行升級,實行全方位以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為主的手術室管理手段,改進傳統手術室管理的漏洞和缺陷,不斷強化管理水平和質量,提升手術室護理安全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10]。本次研究將傳統手術室管理機制和實施互聯風險管理防御機制的手術室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可知,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100例手術患者對手術時實行護理安全風險管理后的效果進行評估,護理安全質量中認知、意識、行為、態度的調查評分高的一組明顯是研究組,對比結果相當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和參照組對比,出現因記錄差錯而引起手術室患者切口感染和投訴糾紛,以及術后疼痛加劇發生率高的一組明顯是參照組,兩組研究數據形成鮮明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2 風險事件發生率[n(%)]
綜上所述,應用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風險防御機制,能提高手術室管理的應用價值,逐步提升手術室護理人員對風險管理的認知度和意識,規范手術室患者的藥物選擇和使用頻率,降低發生手術室風險事件的概率,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