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冬輝
摘 要:“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倡導的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思想,對于提高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意義重大。本文以啟東第二中專市場營銷專業為例,對如何實踐陶行知教學思想,開展實踐教學進行了深入探究,梳理和總結了啟東第二中專市場營銷實踐教學中面臨的困難、改革的歷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問題及研究的對策。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 實踐教學; 市場營銷
中圖分類號:G718.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19-001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應以“做”為中心,在“做”上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實現“教學做合一”。中職按照實踐教學環節和課程的關系可以分為: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綜合實踐課程環節和頂崗實訓環節;按照實踐教學的授課地點不同又可分為: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按照授課教師的不同又可分為:校外兼職教師講授和校內專任實踐教師講授;按照授課方式不同又可分為:觀摩類實踐教學、體驗式實踐教學……面對這么多的實踐教學模式和組合,到底哪種方式是適合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呢?為此筆者做了長時間的探索。
一、“教學做合一”思想下實踐教學開展所面臨的主要困難
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難度大,是由于受到一系列條件制約所造成的,比如:
(一)實踐教學條件
1.市場營銷專業的工作環境比較復雜,對場地、商品、業務模式、顧客資源、客戶資源的依賴較大,主要業務技術環節不可能在校內完成。2.正常運營的合作企業,受到激烈的競爭環境所左右,無法提供大量教學觀摩機會,企業中具備雙師素質的專業人員較少。3.外部企業用工時間與學校教學時間沖突較大。
(二)學生基本條件
1.學生對行業的偏好差異大,難以在某一類營銷行業中找到讓大家同時滿意的實習崗位。2.學生情感波動較大,面對困難,經常會放棄,絕大多數學生短時間內無法適應企業要求,也就是說短時間內進入到學習技能狀態難度很大。3.學生的素質和基礎不同,所需要提升的技能點也就不同,甚至差異很大。
(三)專業教師條件
1.專業教師以課程為依托,各自編制屬于自己課程的實訓項目,這樣站在專業的角度來看,項目組合不夠系統,達不到有步驟提升學生營銷綜合實踐技能的目標。2.受到實訓教學條件所限,專業教師的實訓項目往往比較簡單,以模擬為主,淺嘗輒止,難以深入,技能提升效果不明顯。3.專業教師實踐背景不同,實踐教學所依托的行業環境差異很大,學生容易混淆。
二、“教學做合一”思想下實踐教學成果總結
通過這些年對實踐教學活動的探索,我們得出了以下一些經驗:
(一)堅持“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模式,依托企業環境和條件,按照多行業、多數量、高質量的標準,大力開拓與企業的合作關系;企業規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管理正規、待遇好學生就愿意去、就能學到東西、就能待住,這樣校企合作關系才能逐步走穩、走好。
(二)成立“實訓教學團隊”,有經驗、有社會資源的教師組合起來,共同完成專業綜合實訓任務;團結就是力量,在崗位尋找、學生管理、活動實施時,互相配合,即能保證任務的圓滿完成,又可以相互間交流溝通,加強教研研討。
(三)建立健全“實訓管理制度”,實訓教學絕不等于放任自流,一定要把教學工作貫徹到工作實踐當中,這是提高學生技能和提升學校品牌的必由之路;市場營銷專業每年都依據不同的綜合實訓內容,制定適合的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
(四)建立健全“實訓項目庫”,受到合作的不確定性影響,第五學期的課程很難保證連貫性,開發獨立成章的“綜合實訓項目”是很好的解決思路,這些項目連起來可以支持若干門課程,分開講授又可以實現短期的培訓任務,學習時間可長可短,適應了第五學期的教學特點,本專業這樣的實訓項目已在逐步增加。
三、“教學做合一”思想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在具體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中發現下列問題亟待解決:
(一)校企合作深入困難。目前進行的校企合作,多數是學校定向為企業輸送畢業生,企業承擔畢業生實習,然后,企業根據需要選擇畢業生就業。大多數職業學校對校企合作表現出較高的熱情,但部分企業對校企合作缺乏應有的認識,特別是效益較好的企業。
(二)企業難以選擇。我們學校是中職學校,受學校性質所限,我們能夠選擇的企業往往也只能是商場,超市或一些營銷公司。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實訓,開始時也只能從事一些最低層次例如售貨員、理貨員、收銀員等等一些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低的工作,這些工作既累又臟且收入低,學生參加實習和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不高,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學生在吃苦耐勞方面,與上一代有較大差距,正因為如此,我們在開展校企合作辦學時,應做好對企業的充分了解和對學生進行充分教育的準備。
(三)人員設備調配困難。毋庸諱言的是,由于歷史原因,學校市場營銷專業女教師相對較多且合作的單位離學校相對較遠,在具體的校企合作辦學實踐中,交通住宿等費用過高,教師也在很多時候不能陪伴學生全程實習實訓,使學生在初次進入社會中,實習和生活遇到問題缺少依靠。
因此,我們必須在以下方面做好準備:(1)學校要成立實習與就業管理機構,負責建立與企業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對學生實習和就業管理;(2)學校一把手要親自抓,要走出去,細心考察企業,同時請企業管理人員到學校參觀洽談,給每個專業找到相應的合作企業;(3)要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如《校企合作協議》《學生實習管理制度》《學生實習獎懲辦法》《駐企業教師管理辦法》等操作性規程,從制度上保證校企合作的順利進行。
(四)學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獎勵機制,對進行校企合作貢獻突出的教師進行獎勵,并與評職評優掛鉤。學校還應成立課題組,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問題和對策。同時,通過廣泛宣傳,促使全校形成了“校企合作,人人有責”的氛圍。因時制宜,靈活校企合作形式。
參考文獻:
[1]張長浩.淺議市場營銷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36,博才網
[2]翟紅華.市場營銷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