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的語文教學,出現了很多的不一致的地方,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與時俱進,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對新的語文閱讀要求作出新的回應。而這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從學生平時的教學中入手,改變學生原本的教學方式。語文是國語,在中國的歷史上,乃至今日都有重要的地位。語文的學習承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內涵,是學生了解歷史的一個重要手段途徑,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備受教師的重視,在高考的新形勢下,語文閱讀也更加注重學生的課外知識和閱讀技巧。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高中語文;閱讀探究
一、 引言
在這一次次的考試中,大家會發現高中的語文閱讀教學與以往的相比,有了更大的不同,其難度增加了,并且許多知識是需要學生在課外積累的,而且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很多時候學生在閱讀一些文章內容時,會發現有難度,甚至無法抓住其主要內容。這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足的原因,學生在進行學習閱讀時,往往無法非常準確地掌握到作者的意圖,這時候也就需要學生去鍛煉培養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這也就是教師著重需要去注意的。
二、 新高考改革中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意義
(一)培養學生善于思考
在當代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有時候無法把握語文閱讀學習的真正意義,語文閱讀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得到成績,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習慣。在語文閱讀教學當中,無論是教材知識還是課外知識,在新的學習階段都不難發現這些知識的難度更大了,與以往的知識有非常大的不一樣。為了能夠真正揣摩到作者的意圖,能夠準確地理解文章內容,學生往往要進行多方思考,注重細節。在進行閱讀時要十分投入閱讀當中,拿出自己的精力去學習,而往往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思考能力。整個過程在不斷地鍛煉著學生思考能力,迫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到作者的寫作意圖,掌握文章的主旨,找到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內容。
(二)幫助學生學會閱讀
閱讀是人一生的財富,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能被拋棄的,而最重要的是學生如何去閱讀。部分學生在閱讀時有的是在選書方面有問題,有的是在閱讀時出現問題。這都需要教師去積極更正,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斷地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方法,迎來新的教學方法,這個過程也在一步步地幫助著學生,學會如何去閱讀,在將來學生步入社會生活,或者是繼續從事其他行業,在閱讀時都能夠學會閱讀,用好的方式去閱讀,能夠明白閱讀內容想真正表達出來的是什么,給學生的未來一定的幫助,這才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在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下,只有不斷地改變原有的閱讀方式,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學會閱讀。這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在閱讀教學上做出新的貢獻,有一定的創新,才能夠迎來新的曙光。
(三)讓學生愛上閱讀
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教師在不斷地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愛上閱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學生邁向更高層次的一個階梯,只有教師幫助學生做好課內閱讀、課外閱讀,才能夠真正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既能幫助學生在考試中得到一個好的成績,也能幫助學生增加理解能力。一個好的閱讀能力在考試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在生活閱讀中的作用也很突出,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學習來說,閱讀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許多是高中課本或課外的一些閱讀,在這些閱讀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學習閱讀的方法,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生只有不斷地理解才能夠慢慢地養成自己的習慣,在做題時可以得心應手。幫助學生培養這個好的興趣愛好,使其在將來的生活中可以過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 新高考改革中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探討策略
(一)改變教學模式
在以往傳統的教學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以題目的形式出現,或者是材料中的一些內容,主要是對教材中的課文進行講解分析,這與新高考要求下的課外內容增多,課堂的趣味性增大有一定的區別。在新的要求下,也正迫切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一些創新。比如說運用一些多媒體等數據,找到一些好的語文素材來為學生分析講解,或者是把學生的語文閱讀教學由課內的教材上轉向課外閱讀上,讓學生方便進行整體的理解。很多時候,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書本上的一些課文內容僅僅是一小部分,并不能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該課文,或者是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時候就要積極地讓學生去了解這個作者,去了解那段歷史故事。
例如:學生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小狗包弟》時,看了這篇文章學生為包弟的不幸遭遇而悲傷,卻并不能理解這是為什么。但是放在那個年代里面,就可以了解到當年的那段歷史,一些知識分子受到的迫害,但是學生不學習這些內容往往很難理解這些知識。那么這個時候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盡量引入一些課外知識,為學生講解這個作者和其他作品,講述同樣受到迫害的人,這樣才能過在以后的閱讀中或者一些課外學習能碰到相似內容時,可以在心中有一個大體的梗概,明白具體的歷史背景。當真正地理解那段歷史,才能夠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往往寫這一篇文章是作者生活在不同的背景之下,所想到的內容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些背景也幫助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去了解更多的文章。在考試中如果看到相似的背景,也能夠及時地按照背景去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的方式十分有利于學生的課堂閱讀教學。
(二)重視學生理解
新高考的語文對學生的能力有了更多要求。現在的文章除了現代文閱讀還有一些記敘文閱讀,主要是考查學生的信息能力、理解能力和課外閱讀學習,這就要求學生不但要有很好地理解能力,還要博覽群書,在許多方面上都有一定的涉獵,尤其是近代的一些名著名家等,都要有一個廣泛的了解。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新高考更加偏向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生的課外積累能力。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著重地去注意一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它對學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單看一篇文章可能無法了解,這時也可以去閱讀整篇文章或者是整本書來理解。
例如:學生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時,學生在單獨讀這篇文章時,只能看到作者的一些悲憤,但是卻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含義。這時候不光是學生的理解問題,沒有理解到深層,更多的一層是學生還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這個文章出現的背景。作者來寫這個文章主要是為了抨擊日本人,來贊美劉和珍的這種舍身衛國的精神。學生在閱讀時,有一些學生可能無法理解這篇文章真正想表達的是什么。這時候,教師要為學生剖析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給學生豐富知識,并且要選擇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詢問,幫助學生理解,找到這篇文章的主旨和作者主要想表達的是什么,同時也讓學生看到那段歷史上為國付出的人。在這些不斷豐富的知識中,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看到問題時可以舉一反三,在閱讀時可以進行思考。
(三)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要停留在學生的教材上,更多的要延伸到課外。當前對課外的教學考查比以往更加嚴格了,許多選擇題的內容上都出現了一些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內容。這時候,老師要去不斷地鼓勵學生閱讀,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一些課外閱讀,因為這些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閱讀興趣,而且往往非常多的課外閱讀內容里有一些課內的知識。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在將來應對各種問題時都能有一個了解,知道這些故事的背景。
例如:學生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想》時,單獨在看這篇文章時,是對種族歧視的反抗,但是這些種族歧視的由來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這些疑問又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這時候要給學生機會進行課外閱讀,快速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利用這些課外內容來了解美國的歷史,了解三角貿易。然后在這些有趣的故事中再帶著這篇演講思考,就能明白當時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種族歧視有多嚴重。包括到今天,種族歧視依然存在,仍然是非常多黑人心中抹不掉的陰影,這是當代必須要去重視的。往往一個材料或者一篇文章的趣味性,就能吸引學生去了解這個歷史,或者一篇故事也能讓學生增長一些知識,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培養興趣。在將來學生做題時有一定的作用,同時教師還要在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時進行教學方式的指導,只有教與學的結合才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閱讀的方法,在將來的閱讀中游刃有余。
(四)課堂交流,充分思考
語文本身就是一個開放性非常強的學科,即使每一個學生看的都是同一篇短文,也會對這篇短文的理解有天差地別的想法。這時候,教師就要著重地去給每個學生交流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顯示自己的思考。
例如:學生在課堂上面對一些課外的現代文閱讀時,就會發現許多學生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偏差。有時候學生的思路與作者的思路偏離很多,這就是由于學生的眼界不夠開闊,看問題的角度還有一定的局限引起的。這時候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些觀點中學生要不斷地思考其他學生提出的觀點是否也存在著一定的邏輯性和依據性,讓學生思考發現其他的學生的觀點是否仍然可行,那么學生就要不斷地去改進自己的語文閱讀方法。
(五)讀寫結合,以“寫”促“讀”
目前在高中語文寫作過程中需要運用大量的素材,對高中學生來說,學生的大量素材來自自身的閱讀中,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將讀寫結合。閱讀是輸入的過程,寫作是輸出的過程,如果能讓學生的寫作輸出更加順利,學生的閱讀水平一定很高。在新高考背景中,閱讀是重要的部分,教師一定要對閱讀提起重視。閱讀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中有很多材料能夠讓學生直接利用,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將古詩利用到自己的寫作過程中,當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之后,就說明學生的語文能力在不斷地增強。不僅讓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也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有就是課外閱讀,一般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課外閱讀的寫作順序或者是謀篇布局方法,讓學生仔細研究之后用到自己的寫作布局中,提升自己作文的文采。學生為了將寫作能力提升,自然會對材料進行分析,從而閱讀能力會不知不覺地提升。
四、 結語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語文是一個重點學科,也將會迎來它新的曙光。語文歷經千年而不衰,在當代也應當更加的光彩。語文學習不光承載著教書育人、培養品格的重要作用,而且更是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在語文學習中,相信在這些新的教學方法上,可以讓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變得更強,在將來可以有一個更好的閱讀效果,有更多豐富的知識來應對未來的種種考試。也伴隨著這些能力的提升,慢慢培養出語文素養,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在文學發展上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海碧.淺談新高考改革中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32.
[2]魁金梅,王學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中華少年,2018(2):112.
作者簡介:
魁金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永靖中學。